2016年研究成果

创新基层单位干部理论学习方式方法研究

来源:机关党委 时间:2017-03-14 作者:政研课题组 编辑:杨杰

创新基层单位干部理论学习方式方法研究

单位:长江委水文三峡局

课题负责人:李云中

课题组成员:赵俊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部署,各级党组织也都作出了一系列安排,这些学习安排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作用,要看如何在基层落实,如何在基层单位的生产和发展上体现实际效果。因此,如何加强基层单位干部理论学习,防止“末梢淡化”效应,是我们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长江委水文局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水文三峡局)理论学习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基层单位理论学习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基层单位干部理论学习的规律取得一点初步认识。

一、 水文三峡局工作基本情况

水文三峡局是长江委水文局所属的勘测局之一,现有在职职工150余人。负责长江三峡宜昌江段的水文水资源监测、水文气象预报、水环境监测分析、河道测量和水文分析计算。三峡水文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概括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责任重大。防汛是天大的事,确保长江安澜事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尤其水文三峡局地处三峡工程前沿,是长江中下游防汛抗洪的桥头堡,防汛测报必须万无一失,容不得出错。所以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及时、准确、高效地完成测报任务;

二是工作繁忙。事业发展需要完成日常的水文资料收集、科研、创新任务,经济发展更需要主动服务社会,因此承担着繁重的任务,但因编制所限,人员无法增加,导致日常工作繁忙;

三是范围分散,外业工作环境差。基层单位主要从事外业工作,经常分为几个工作小组,分头开展工作,站点分布在长江沿线,站点分散而又连成一体。外业勘测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加班加点抢时间是常态,人员不易集中;

四是应急机动要求高。防汛测报看老天爷的脸色行事,很难按照预想的方案按部就班地学习或工作。水文外业工作受水情影响极大,一旦水情有变化就是行动的命令,所以工作计划常常随水情变化而变化。

所有这些特点,决定了三峡水文必须保持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造的职工队伍,既要有较强的个人能力,又要有较强的整体协作精神;既要有严格的纪律,又要有独创精神;既要适应外业的艰苦环境,又要适应水文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

二、 水文三峡局干部理论学习现状

水文三峡局现有在职党员63名,占在职职工总人数的40%。设有党委、纪委,均按期换届。下设10个党支部,各党支部规模不大,最大的11名党员,最小的只有4名党员。

水文三峡局的政治理论学习主要通过党委中心组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基本上每月底集中组织一次,一般主要是传达学习上级近期的有关指示精神,主要领导干部交流学习体会,布置各党支部的学习任务。重要学习任务、或者上级有特殊要求的,临时增加一次专题集中学习,这些学习一般事先会定好主题,有时会要求领导班子成员事先开展一定的调查研究,有时会要求部分或全体与会人员撰写书面交流材料,有时还会要求部分与会人员撰写学习体会文章投稿。各党支部的集中学习一般每月一次,或者根据三峡局党委的布置开展专题学习。

这些学习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水文三峡局不仅在历年的防汛测报和水文基础资料收集工作中圆满完成了任务,还在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中提供了良好的水文服务,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西藏墨脱滑坡、青藏高原湖泊测量等急难险重工作中,水文三峡局派出的职工队伍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了任务,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肯定。荣膺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光荣称号,水文科研硕果累累,职工收入逐年稳步提高,单位文化建设丰富多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是分不开的。

在我们对基层单位干部理论学习进行的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少数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错误地认为理论学习是练“虚功”,认为这些道理都是老生常谈,在实践中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负担,敷衍了事;

二是少数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理论学习是高层领导者的事情,一般基层干部不管方向,不管政策制定,只是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上面叫怎样干就怎样干。不学理论照样可以完成生产任务。

三是少数党员干部把学习和工作对立起来,存在着重生产轻学习的现象,有的甚至以工作太忙、人员无法集中、临时的水情变化打乱了计划为借口把学习丢到一边。

四是少数党员干部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参加理论学习,总期望一学就能解决问题,忽视用学习来提高素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五是少数党员干部调查研究力度不够。存在着走马观花、泛泛而谈的现象。对实际不了解,就不能真正地理解理论。

三、 基层单位干部理论学习方式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上述的一些不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上不到位。就基层单位来说,理论学习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第一,理论学习是干部职工提高领导能力的需要。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才能不断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理论学习是基层水文单位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水文基层单位的发展迫在眉睫。水文工作应该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如何发展,急需理论指导,最紧迫的则是政治理论的指导。

第三,理论学习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需要。要实现单位发展目标,应对外界环境的制约,解决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职工队伍建设的核心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思想,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事实上,越是责任大、任务重,就越是要加强学习。用学习增强发展的动力,用学习解决前进中面临的问题。

四、 水文三峡局干部理论学习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基于以上认识,水文三峡局党委认为,理论学习是基层水文工作的生命线,必须抓好、抓落实。对于工作实际中存在的客观环境制约因素,必须认真研究,通过对理论学习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来解决问题。以下几个例子都是近年来采取的一些举措:

1、改进组织方式

水文三峡局原来设置的党支部较少,常常是几个基层单位联合设立一个支部,几个单位工作内容各不一样,很难抽出时间集中学习或开展活动,所以党支部形同虚设。2011年,党委经过认真研究,对党支部设置进行了改进,只要满足设立支部要求的单位一律设立党支部,虽然党支部规模变小了,但是与生产紧密结合,便于开展工作。

近几年,水文三峡局到国外、西部高原从事测验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工作大多条件艰苦,在外工作周期较长,局党委研究认为,只要符合条件的,一律设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对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2、让学习方法更接地气

要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一定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果不切合实际,搞“空对空”,就必然会滑向形式主义。相反,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学习的落脚点放在了“两方案一计划”上,就贴近现实、贴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党掀起了学讲话、谈发展的热潮。长江委党组书记、主任魏山忠、水文局局长王俊相继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水文职工克服自满情绪,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水文三峡局的学习中,党委书记、局长李云中从九个方面分析三峡局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各基层单位、各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学习和讨论,纷纷查找本单位、本部门以及每个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的学习内容十分详实,贴近工作实际,对三峡局下一步工作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也非常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

3、让学习方式与时代同步

自2015年开始,水文三峡局实行“每月一讲”学习方式,每个月举办一次讲座,讲课内容根据工作实际确定,讲课专家有时邀请外来专家,有时则由内部专业人员主讲。让干部职工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让学习更有时代感。在学习党章活动中,由年轻职工制作的党章学习PPT,在党员大会上播放,起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党员们纷纷称赞这个方式新颖别致。在局域网设置学习专栏,把学习辅导资料上传到专栏,便于大家学习。组织了“两学一做”书面答题和网上答题,利用QQ群开展学习交流,拉近了时空的距离。

4、创新干部理论学习的检查考核方式。

在学习考核上,水文三峡局把各部门、各单位学习情况列入月执行力评价内容,对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月执行力评价是三峡局推进内部管理采取的措施,以月度为单位,对每个月每个部门或单位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奖优罚劣。列入考核指标的既有专项的生产任务,也有重要的常规任务。学习是其中重要的考核内容,通过检查学习计划、学习考勤、学习记录、心得体会文章等方式,对党支部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

上述的这些事例都是针对水文三峡局工作实际采取的改进措施,我们从这些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是:创新是我们推动工作前进的灵魂。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总会找到适应本单位自身特点的方式方法。而且由于这些方式方法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更能让干部群众体会到理论学习的魅力。

五、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基层单位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在落实学习行动时总不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制约因素。所以基层单位干部理论学习的方式方法本身就应该是“两学一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思想认识上的提高,二是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前者是要克服主观上的局限,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后者是要克服客观环境的制约,需要通过方式方法的创新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相信,只有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才能真正克服工作实际中的困难;也只有不断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困难,“两学一做”才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