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动态

“机”智筛查,尽在“掌”握——新科技加持七弓岭崩岸险情智慧筛查

来源:技术中心 时间:2025-04-03 作者:陈柯兵 朱玲玲 原松 编辑:刘秀林


1743669350181098536-original.png

4月1日至4月2日,为进一步提升崩岸险情筛查、预警能力,长江委水文局技术中心在岳阳七里山水文站部署大疆第三代无人机场系统,开展七弓岭弯道崩岸险情智慧筛查与“长江流域崩岸预警巡查系统”PC端功能升级工作。

科技加持,构建崩岸智慧巡航“鹰眼查”

此次启用的第三代无人机场系统集成最新的无人机平台与智能巡检技术,通过主机搭载高分辨率多光谱相机等先进传感器,实现广域(10km)巡检、多机协同作业、画面实时高清回传等功能,可对崩岸险情进行精准测绘。

相较于人工巡查,该系统可定制巡航、一键操控、多次无差别定位拍测,经过现场反复测试,无人机机能完全满足七弓岭弯道崩岸段数公里岸线精细筛查、录像与风险点筛查、锁定、重点拍测、实时回传等任务要求,显著提升崩岸险情筛查效率。

多端联动,赋能实时崩岸险情“掌中握”

为加速崩岸筛查与应急处置间的响应时效,技术中心同步升级“长江流域崩岸预警巡查系统”相关功能。无人机实时回传的影像、坐标及潜在风险数据,经云端解析,可实时同步至PC端后台服务器。前线人员可实时接收系统推送的优先级巡查任务,针对无人机巡航筛查的疑似险情点,拍摄补充照片、标记处置进度,数据同步回传至后台服务器形成险情筛查、巡查、判断、上报的闭环管理流程。

未来可期,构建空天地水立体“测报通”

技术中心将布局无人机场、无人船多波束测深、土体形变监测传感等设备,构建“空天地水”立体化崩岸监测体系。通过高分系列卫星大范围获取长江中下游崩岸重点风险区,导入无人机场、船坞自动筛查任务列表,通过多期数据对比分析崩岸发展趋势。在无人机、船标定的高风险点位布设土体形变监测智能传感设备,实时回传土壤压力、位移量等参数并进行变化值与风险阈值解析,与卫星、无人机船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实现崩岸实时预警。

从卫星遥感的“天眼”俯瞰到无人机的“鹰眼”聚焦,从水下无人船的深度扫描到手机终端的实时联动,技术中心正逐步打造岸线“空天地水”立体崩岸监测预警体系,以技术创新重塑崩岸巡查、预警范式。以期将崩岸风险识别精度推向新高度,通过数据流的无缝衔接,可实现从预警到处置的“小时级”响应闭环,构筑数智岸坡,守护大江安澜。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