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属单位

[党史学习教育]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来源:汉江局 时间:2021-04-14 作者:张小南 编辑:杨华欣

说到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前总是在书中、在影视剧中看到井冈山的斗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无论书中语言描绘的如何生动,都不如到现场去体会那一份感动,这一次有幸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内心真是感触良多。

三月末的井冈山,映山红已渐渐盛开,在青山翠柏掩映下,难以想象在这里曾经发生了那么残酷的斗争和那么多英雄的故事,两天的井冈山之行,我们聆听了江西干部学院老师们的课堂教育,更在井冈山的各个革命事件发生地前接受现场红色教学,下面讲讲我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吧。

来到井冈山,我们最先来到的就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这里我们为烈士敬献花篮,感受烈士们的浩然正气。井冈山革命斗争短短两年多,牺牲的烈士却达到四万八千人,平均每天就有56名战士为革命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而这其中,有超过80%的烈士都没有留下姓名,在这里,毛主席在艰苦岁月中提出“三大纪律”,为若干年后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最艰苦的年代,面对敌人的层层封锁始终坚定信仰,不曾退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革命战争年代,信仰的力量支撑着革命先辈面对斗争的残酷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

今年我度过了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春节,身份转换让我第一次没有在家中过年,而是去到了千里之外,祖国的边境线。从前在他的只言片语中听说驻地是什么样子,想象中的总会比现实更美好,当我真的只身去往沙漠,车子在戈壁滩行驶了四个小时都没有看见一棵树的时候,我才知道守防意味着什么。没有自来水,每天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都要去几公里外取水,这水还是咸水,战士们却都很乐观,笑称“因为这水,我们既锻炼了体能,做饭还少了一个加盐的步骤,方便多了呢。”对于普通人来讲,现代生活没有网络简直寸步难行,可对于边防的战士们,这就是生活常态。开裂的皮肤,高原红的脸颊,西北的严寒,西北的风沙,西北的干旱,在他们每个脸上都留下了印记。正当我以为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日复一日与恶劣气候作斗争的时候,有一个英雄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他就是祁发宝,在中印边境用血肉之躯挡在外军面前,和官兵们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看到这个新闻,我小心翼翼问他,你们会不会有危险,他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今年我们这里有两名战友留下遗书上了高原中印边境。以前在我的印象中,边防线在很远的地方,好像在那里立个国界碑就可以证明那就是我们的国土了,如今才知道,大好河山,是用战士们的生命守卫住的,同样二十几岁的年纪,他们每年都要留下遗书时刻做好为祖国牺牲一切的准备,支撑他们的难道不是信仰吗?

看罢历史看现在,我们清晰地感受到百年之内国家的变化和共产党人的不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可爱的中国是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而保卫祖国的英雄从未走远。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疫情,总有那么多普普通通的人挺身而出将人民保护在身后,支撑他们的始终是永不支援的信仰,无往不胜的武器始终是永不脱离群众,井冈山上先烈的故事让人民坚定我们今天选择的路,更让我们坚定自己的家国信仰,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捍卫这个家庭的美满,对于一个人,一百年很长,对于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政党,一百年正值青春年华,百年党史,波澜壮阔,信仰在,我们的国家动力在;信仰在,我们的复兴之路,便不会改变。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