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属单位

汉江青年“说” ——汉江局庆祝建团10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暨2022年青年职工座谈会摘要

来源:汉江局 时间:2022-06-08 作者:李捷 编辑:刘月

2022年6月1日,水文汉江局召开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暨2022年青年职工座谈会。

汉江局副局长龙雪峰和科研室主任连雷雷,这两位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曾经的“青年”,结合自身实际与青年职工分享成长经历,勉励青年职工珍惜时光,抓住机遇,勤思多研,敢为人先。5名青年职工代表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自己工作和学习实际谈感受和体会。

在此将7名同志的发言摘要整理成篇,听听汉江“青年们”怎么“说”。

龙雪峰(副局长,45岁):

我是1998年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电子仪器及其测量技术专业毕业,工作后最初的十年在汉江局河道队工作,这也算是专业对口,加上我喜欢计算机,喜欢琢磨,编写了方便河道测量的软件开发程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在这里工作得也比较得心应手。33岁,我被调动到了襄阳分局从事水文工作,这算是一个大的转折,我告诫自己全力以赴,绝不退缩,在两年的时间里,我熟练掌握了水平式ADCP和走航式ADCP的各项技能,年底水文资料审查的时候搞河道出身的我俨然是半个水文专家了。2011年以后我参加了水文资料整编系统(5.0版)软件的编写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总结我的成长经历,我认为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抓紧时间提升自己,找到自己的长项和主攻方向,坚定地走下去。

连雷雷(科研室主任,37岁):

2006年毕业后我来到汉江局,先后在白河水文站工作1年,河道勘测中心工作2年,黄家港水文站工作5年,目前在科研室工作7年。工作这些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15年山洪灾害调查评价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完全是个新东西,工作多而繁杂,我还主要负责经验值几乎为零的内业这一块,真是千头万绪,压力山大。幸运的是局里之前安排我去水文局学习了将近一年,把在学校的专业知识又重新捡了起来,这次刚好学以致用。项目组当时集中了全汉江局优秀的年轻人,我当时也很年轻,和大家伙儿一起熬夜加班,一起钻研攻关,最后终于啃下了这个“难啃的骨头”。参加这个项目的很多年轻人,现在成为了汉江局各个部门的骨干力量,这一年也成为了汉江局经济腾飞的新起点。

李姝乐(十堰分局,26岁):

入职汉江局工作3年。在别人的印象里,外业好像一般是男同志的事,但在十堰分局,女同志照样巾帼不让须眉,发扬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作风。在国家地表水的采样一线,我从采样小白成长为一名能内能外的分局采样大组长,寒来暑往、日月交替,面对炎炎烈日、面对皑皑白雪、面对肆虐疫情,我们总是能共携手一起克服苦难,完成好每一次的采样任务。2021年汉江连续50天秋汛,熬夜抢测洪峰成了家常便饭,缆道房的灯光吸引了无数蚊虫,我被叮得浑身是包,我从一个爱美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有着“水文烙印”的女孩。顺利完成一次次测流、准确报出一个个水文数据,我的成就和喜悦覆盖了所有的疼痛与辛苦。

张洁芳(丹江口分局,23岁):

入职汉江局工作一年。去年我刚刚参加工作之时,汉江便迎来了秋汛大洪水,在各位前辈的带领下,我也开始参与到外业工作中。初次接触到流量测验,对设备的调试、软件的使用、数据的处理都十分陌生,没法跟上大家的节奏,我能做的就是在一旁默默把自己见到的、理解到的东西记在本子上,慢慢积累学习。汛期丹江口水库闸门启闭频繁,黄家港站作为水库出库控制站,做好每一次流量的变化记录十分关键。我和同事们经常在天微亮之时便开始了流量测验工作,在测船上一待就是一整天。都说大水最能锻炼人,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从一开始测流时的手忙脚乱到如今可以独立完成测流工作,我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张小南(襄阳分局,30岁):

入职汉江局工作7年。今年我正式接手汉江局泥沙颗粒分析的工作,一上来就是丹江口库区固定断面的分析任务,这个任务时间紧、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出成果周期长。经历了几天的手忙脚乱之后,在同事的帮助下我逐渐找到了方法,也能更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利用烘杯子的时间整理内业资料,利用晚上的时间多做准备工作,保证每个杯子都不闲着,各个工序都能顺次相连。每次看着近两百个移吸杯被充满、看着一张张表格被数据填满,心中的成就感一次次打败了疲惫。近两个月的项目时间,让我从一个新手成长为了熟练工,收获的不仅仅是工作的完成,更是内心的充实。

贾勇帅(河勘中心,31岁):

入职汉江局工作5年。5年里,我先后参加了西藏测湖、贵州山洪灾害调查、丹江口水库地形观测与库容复核等重点项目;参加相关项目的报告编制,了解了水文、测绘产品的再加工;在张振军创新工作室,积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先进技术,参与到多项重点创新项目的实践工作。这些都为自己的成长奠定了基础。期间,我也积极参加多项技能竞赛,先后获得了“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长江委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监测)二等奖、湖北省青年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决赛第五名,获得了“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的荣誉称号。荣誉属于过去,表彰只是起点,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陈玉莹(水环境监测分析室,31岁)

入职汉江局工作一年。国家地表水的协调工作是我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这项工作突发状况很多,经验不足的我常常应接不暇,比如突然要增加船采或者有船临时不能用、疫情封控不能送样、app上不能提交等等,还有早上必须早起、中午不能休息,周末时既要带孩子还要加班搞协调……我是河南人,河南豫剧有一出非常有名的戏,叫“谁说女子不如男”,似乎河南女子天生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儿和坚韧。我咬咬牙,一点点学习、沟通、请教,逼着自己坚持和努力,几个月下来,我基本可以应对了,也不再那么紧张和焦虑了,我可以独立解决一些难题,同事们也开始给予我肯定和赞许,我有了自信和成就感。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