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属单位

汉江水文测绘的“航空兵”

来源:汉江局 时间:2023-02-24 作者:郝金义 编辑:杨华欣

操作无人机_副本.jpg

2月14日,汉江局河道勘测中心一支测量小分队携带无人机等仪器设备,前往汉江支流小清河开展河道地形测量。这次测量采用“老带新”的模式,让2月初刚通过培训取得无人机飞行资格证书的“新飞手”尝试独立完成外业测绘任务。

无人机技术与测绘行业的融合发展,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测量方式,双脚走天涯,闯荡“生命禁区”的经历即将成为测绘行业的历史,在先进测绘技术和时代进步的推动下,汉江水文测绘的“航空兵”应运而生。

胡立是前期培训的“航空兵”的一员,第一次执证上岗操作无人机他既紧张又兴奋,两眼紧紧盯着手柄上屏幕的飞控参数,“风速大于8米每秒请谨慎飞行”“风速大于9米每秒请谨慎飞行”手柄不停地发出警告声。“风速快要超过10米每秒了需要停止测量任务吗?”他紧张地问。“不用担心,这款无人机最大能抵抗15米每秒的风速,继续观察风速。”在旁边指导的“老飞手”冉中鑫说。胡立紧盯着手柄屏幕,余光不时地瞟向飞行器观察运行情况,直到无人机飞行器安全降落到地面,他握着手柄的双手早已冻的冰凉通红。

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实现了传统测绘工作由“外到内”的转变,大幅度地减轻了外业工作量,降低了外业生产成本,但对内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按时提交资料,加班加点完成数字线画图的勾绘。白天开展航测任务,深夜匍匐在电脑前规划像控点的布设已是家常便饭。汉江局河道勘测中心仅有12名职工,大家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2022年顺利完成了大小测绘项目二十余项。胡立从2020年初调入河道勘测中心以来,第一年在野外测量两百余天,熟练掌握了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第二年又参与丹江口水库库区项目内业资料整理鏖战两百多天,熟练掌握了内业资料整理分析,快速成长为河道勘测中心的青年技术骨干。为了搞懂无人机,他找来大学教材,对照网络视频,花了几个月时间把教材吃透,把里面每个公式演算了一遍,撰写了一篇有关无人机的论文,获得2021年水文局创新创优征文活动二等奖。

无人机依然在天上嗡嗡飞,咔嚓咔嚓地拍摄一张张照片,汉江水文测绘的“航空兵”继续奋斗在汉江流域丈量每一寸土地。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