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中国水利报】以青春丈量江河——记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长江委水文局付强

来源:中国水利报 时间:2025-07-02 作者:袁静、孙思瑞、郑力 编辑:郑力

微信图片_20250702143359.jpg

日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颁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表彰我国优秀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贡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水文中游局)河道勘测中心副主任付强,荣获新时代青年先锋奖。他怀揣着对水利的热爱,十年间参与完成80余个重大工程测绘项目,2024年累计飞行无人机约2000架次,航程达2万千米,成为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典范。
  长江儿女,在磨砺中坚定信念
  付强生于长江之畔,长在松滋河边,对母亲河的深厚情感,促使他毕业后投身长江水文一线。工作第一天,在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影响处理河道观测项目中,他就经历了一次“大考”——在40摄氏度高温下操作被晒得发烫的测量仪,在芦苇丛中来回穿梭躲避马蜂,在夹杂着碎石的淤泥里跋涉……这些都没有吓退他,反而激发了他勇往直前的信念。
  “一个点一个点测到位”,在老师傅的叮嘱下,付强认真学习勘测技术,思考“新旧共生”的传承哲学,让技术创新扎根治江实践。
  2021年6月,付强所在部门正在加班加点进行2021年长江长程水道地形测量,而他的妻子临近生产住进医院。作为内业组组长,付强面临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白天照顾妻儿,深夜处理数据,最终带领团队交出“零误差”的优异答卷。这份坚守,成为他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注脚。
  技能标杆,在比武中勇攀高峰
  在水文一线,付强踏实肯干;在技能竞赛中,他也奋勇争先,取得累累硕果。2017年,他参加湖北省第五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备赛时,他向前辈请教外业操作技巧,刻苦练习,精益求精。最终,他获得个人三等奖、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2020年,长江委水文局推广无人机监测技术,付强一个月内取得无人机驾驶执照,并参加长江委职工职业无人机监测技能竞赛。作为培训班班长,他不仅自己认真备赛,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协助教练布置场地,搜集资料,传授经验。最终,他荣获总分第一名、理论单项第一名,班上15名选手在他的带领下,也全部获奖。
  2021年4月,为备战河湖监管无人机应用技能竞赛,付强增加练习难度,模拟特殊情况,追求速度提升。他自创学习方法,利用碎片化时间复习理论知识,最终荣获个人第一名、团体第一名。如今,他既是单位技术教练,又是行业竞赛裁判,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技术先锋,在实践中开拓创新
  深耕航空测绘技术领域10年,付强始终走在技术创新前沿。
  在同事眼中,付强是“背着电脑的革新者”,思考如何用新技术解放人力,坚持在工作中钻研学习、沉淀知识。针对传统测绘效率低下的问题,他自学无人机操作及数据后处理软件,助力单位水文工作从人工测量迈向无人机测量。他主导开发了海量点云数据特征断面提取软件,推动成图效率提升200%;研发长江中游水位推算系统,解决水位推算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他承担的项目两次斩获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
  2022年,水文中游局成立“付强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团队围绕河道勘测技术开展研究,共获5项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相关成果获多项荣誉。付强作为团队负责人,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青年技术骨干,推动单位智能化测绘发展之路走稳走实。
  应急尖兵,在急难时勇担重任
  2024年7月5日,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险情。付强在其他项目返程途中接到抢险任务,立刻奔赴单位整理装备仪器,紧急驰援一线。抵达现场时已过午夜,因道路堵塞,他和同事背着沉重的设备徒步前行。面对7级大风等恶劣环境,付强凭借精湛技术,操控无人机在溃口区域完成溃口点云数据采集。次日清晨,他再次采集影像数据,构建水陆一体三维实景模型,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这场持续40多个小时的应急测绘,他和团队为抢险提供了关键依据,作出突出贡献。
  类似的“应急大考”还有许多。付强始终冲锋在前,用专业素养为抢险决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十年磨一剑。从基层测绘者到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从技术能手到青年先锋,付强始终致力于用智慧点亮江河,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责任编辑:郑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