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勘测局长谈安全]坚持安全发展理念 落实责任使命担当

来源:三峡局 时间:2021-06-24 作者:李云中 编辑:三峡局

编者按:今年6月是全国第20个“安全生产月”,主题为“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根据水利部、长江委的统一部署,水文局“安全生产月”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为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力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为建党百年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即日起,长江水文网推出“勘测局长谈安全”系列活动,邀请水文局各勘测局“一把手”围绕安全生产谈体会、说举措,进一步凝聚水文局安全发展共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安全是改革发展稳定的根本保证,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把握规律,强化统筹谋划,与时俱进地不断改进提升、着力解决影响安全生产工作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水文三峡局按照水利部2020年印发的《水利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坚持“三峡无小事、责任在我心”的“大安全”发展理念,探讨以“三标一体”为基础的先进管理方法,以 “1+6+N”为支撑的网格安全保障体系,以“安全管理责任到岗,安全生产责任到人”为核心的安全责任体系,以“人、机、环”为重点的安全管理主线、以本质安全为标准的基层水文安全管理体系,切实转变安全管控观念,严格落实“六大类安全风险源”管控,从“安全管理方针理念目标、责任体系、保障体系、教育培训、风险隐患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现场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危化品管理、持续改进措施”等方面,促进三峡水文高质量发展。

本文主要从水文测区安全生产形势研判、构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落实、提升安全防控综合治理能力等方面,谈谈我局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做法、收获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以安全发展理念、方法武装头脑,深入分析研判三峡水文测区形势,筑牢安全风险防控重要基础

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和制约的因素复杂多变,做好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意义重大。从本质安全管理出发,在水文勘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对已知的风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分级、标识,对其进行整改、消除、减小、控制,实现水文生产中“人-机-环”系统的合理匹配,采用先进的PDCA方法,努力营造基层水文安全文化底蕴。一是要深刻认识基本水文测区安全形势。总体而言,三峡水文测区从天然时期“蜀道难”的川江险道,演变为现今的“库区、坝区、两坝间和坝下游”截然不同的水利工程影响河段,安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需要我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二是要深刻认识“走出去”的高风险形势。我局实施“立足三峡、面向全国、走出国门”的市场经营战略,上高原、进峡谷、战海潮、走海外已成为常态。这些测区远离本部,风险极大,尤其是国外项目,环境不熟、语言不通、风险不易掌控。三是要深刻认识水文测员、测具、测船、测站等不断更新换代的共性和特殊性。我局有水文、水质、测绘等六大类产品,涉山、涉水、涉毒(危化品)是基本的安全生产环境,对于不同的职工、不同的测站、不同的测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专业测具和测船,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总体上体现出水文点多、线长、面广的安全生产复杂严峻局面。通过分析梳理形成“六大类风险源”(即:人为事故风险源、设备设施事故风险源、水火事故风险源、网络事故风险源、危化品事故风险源、保密事故风险源),建立了以“三标一体”为基础的《三峡水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1+6+N”筑牢安全风险防控网络,“1”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委员会,“6”为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消防领导小组、网络安全领导小组、保密安全领导、职业健康领导小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N”为若干重点值班值守网络化防控点。

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安全工作新要求,理清思路,明确方向,转变观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着力构建基层水文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安全工作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作为基层水文单位,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把握历史方位,找准工作新要求。一是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从事后处理向源头治理转变,从单一监管向综合治理转变,从传统监管向现代化手段转变。二是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主体责任、岗位责任、监督责任”,形成“一把手挂帅,主管领导负责,安全总监专管、各级领导分管,职能部门监控,党政工团齐抓,全员参与”的安全防控格局,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传导压实。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安全与质量、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三是要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建设。以《三峡局安全工作管理办法》为基本制度,按照水文局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要求,研制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手册》《水文测船“五关一档”管理指南》《实验室安全标准化手册》等配套手册或指南,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共织安全风险防控大网,强化考核奖惩约束机制,把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与日常考核、月执行力评价、年度绩效考评结合起来,促进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全员共担安全风险。

三、坚决贯彻落实各级安全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抓实安全风险防控和过程动态精细化管理,努力营造三峡水文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文化底蕴

按照水利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决策部署,积极落实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实施动态管控。一是高度重视安全风险识别,按“六大类安全风险源”,开展隐患排查发现、提早预防和及时处置,做好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目前,我局已布设18个重要安全防控点(根据单位发展动态调整),落实全天候值班、巡逻、值守。针对高原、山地、海洋、国外等不同测区环境,在项目设计策划阶段,必须进行测区风险识别,制定详细的安全防控资源配置和应对措施。二是要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作为常驻三峡工程工地的水文勘测局,“三峡无小事”,安全生产必须从平时抓起,从小事抓起,树立“隐患就是事故”观念,坚持“三同时”“五同步”“四不放过”原则,时刻保持对各类风险隐患的高度警觉,筑起安全防范之墙,在过程控制、隐患排查、整改落实、值班值守、痕迹资料等看似细微之处下功夫,努力遏制一切安全事故发生。三是要做好安全风险防控台账管理,包括安全生产交底、教育培训和过程检查监管等各方面。安全总监做到常与基层沟通,及时掌握信息,迅速反馈风险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并在《三峡局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施台账动态管理。四是创新安全风险管控方法,开展突击检查、暗访等“四不两直”措施,发现隐患不改和违规操作等,决不姑息,严肃处理,“宁当恶人、不当罪人”,持续筑牢“安全第一”防线,确保“人命关天”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深化“人、机、环”系统思考,探讨构建三峡水文综合安全治理体系,加强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全员安全防控执行能力

强化责任落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构建三峡局“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管控长效机制。本质安全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门学问,既有技术、技能含金量,也有质量、责任心要求。因此,做好安全工作,必须按照安全发展理念,优化构建综合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是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特别是要强化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培养干部职工养成注重细节、从严控制的工作作风,敢于较真,善于抓细,及时发现和堵塞安全漏洞,识别和防范各类风险,落实各项消减措施,强化危机和风险意识,增强职工识险、避险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要严格按规范、规程和制度办事,养成尊重科学,反对违章蛮干的习惯。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不安全行为发生,养成令行禁止、雷厉风行,执行制度一丝不苟、完成工作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和水文好传统。三是要按“人岗匹配”原则,开展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让“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遵章守纪、共保平安”深入人心,支持并鼓励职工报考注册安全工程师。每年安排4-5期安全培训和应急安全演练,将安全生产知识、应急预案、技能培训等下基层、到测站、到国外,总结推广基本规律、先进经验与好的做法,力争受训人员全覆盖(含新入职职工),力争涉水人员游泳全部达标;四是要落实大型野外勘测工作报告制度,必须开展策划阶段安全风险分析,做好作业前安全交底,每天报告安全生产动态,建立项目安全防控台账等必要痕迹。五是要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编制日常和应急安全预算经费,保障设备设施及时到位,切实解决安全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六是要进一步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安全事故综合能力;七是要进一步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化,及时反映安全生产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形成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八是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过程管控,持续改进,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安全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总之,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水文三峡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发展理念、红线意识、底线思维、责任体系、防控风险等方面的重要指示,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历史使命,把握主要矛盾,强化责任落实,提升安全防控能力,营造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切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推进三峡水文高质量安全发展。


责任编辑:钟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