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初心故事】国之重器有巨匠

来源:机关党委 时间:2019-11-20 编辑:杨杰

编者:11月15日,水文局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郑守仁、许全喜、邹冰玉、张斌、张金辉、汪卫东,以及上游局白格堰塞湖应急监测团队的先进事迹,深深感染了与会干部职工。大家表示,要以榜样导航,用先进激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长江水文更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现将报告会先进事迹材料刊发于此,供大家学习参考。

国之重器有巨匠

——记长江委原总工郑守仁

讲述人:长江委国科局 杨琳

尊敬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作为代表为大家讲述“国之重器有巨匠”的故事。

有人说他是“三峡之子”,有人称他是“当代大禹”,有人赞他为“工地院士”“水利工程师的标杆”。55载水利工地为家、9000多个日夜守护三峡大坝、两次患癌仍坚守三峡工地……他早已把自己的生命和三峡融为一体!他,就是长江委原总工程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

一生治水:不居功,不争名,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

1940年,郑守仁出生在安徽省颍上县淮河边的小镇润河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他的童年经受了淮河水患之苦。1948年冬,家乡解放,淮河沿岸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引下,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淮工程建设,在郑守仁家乡修建了润河集水利枢纽工程,这是淮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水利枢纽工程。郑守仁亲眼看到了这座治淮工程建设的过程,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淮河,变水害为水利是为民造福的伟业。他下定决心:长大了也要献身祖国的水利事业。1963年,郑守仁从华东水利学院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专业毕业,分配到长江委工作。从此,他的脚步从陆水到乌江渡,从葛洲坝到隔河岩,直至三峡,一生与水利结缘。

郑守仁从事水利工程设计55年,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负责的工程设计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二等奖2项;国家优秀设计金奖2项、银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6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进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钱正英奖、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省部级劳模、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众多奖励和荣誉称号。

其工匠精神获国际大坝委员会高度赞誉,2017年7月,荣获国际坝工界最高奖项——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

三峡脊梁:创新引领,攻坚克难,带领设计团队攀登世界大坝建设高峰

郑守仁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担负起葛洲坝导流围堰和大江截流设计的重任,提出“钢筋石笼”龙口护底方案,大大减少进占抛投料的流失,实现人类首次腰斩长江,世界为之震惊!

1994年,郑守仁全面负责三峡工程设计工作,主持、研究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有与设计有关的技术问题。为打好“右岸一期土石围堰优化设计”这一进军三峡的第一仗,郑守仁和团队扎根现场,反复研究、试验,提出了“排淤挤淤”的设计方案和“内堵外排,保留粉细砂”的处理方案,保证了一期围堰的顺利建成,其基础处理及施工方法优化研究更达到应用技术领域国际先进水平,节省投资近6000万元,工期提前10个月,为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奠定坚实基础!

1997年的大江截流是在葛洲坝工程形成的水库中实施的,水深达60多米,超出一般特大型工程截流水深的两三倍,江底还有20多米的松软淤沙,截流难度之大,世所未有。面对难题,郑守仁集中群体智慧,首创“人造江底,深水变浅”预平抛垫底方案,保证了大江截流顺利实施。

2002年的导流明渠截流流量大,落差高,龙口合龙单宽能量世界第一,江底为人工开挖修整形成,平整光滑,综合难度世所罕见。截流前,郑守仁花了两年时间,通过水工模型反复试验和比较研究,提出双戗截流、分担高水头落差的良方,采用“江底加糙”、上下游围堰同时进占等重大技术措施,确保了截流顺利实施、一举成功!

三次挑战截流长江这一世界难题,郑守仁都是在工地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他夜以继日奔走在工地上,不辞辛劳地主持着一次次技术讨论,事必躬亲地总结着一项项技术资料。风雨无阻,节假无阻,病痛无阻!2500多次的现场讨论,6800多万字的会议纪要,500多期的工作简报。一个个直击心灵的数字铸就了举世震惊的三峡工程!

大国工匠:持之以恒、敢于负责,始终对工程质量一丝不苟

三峡工程的质量是千年大计,作为总工程师,郑守仁始终把周恩来总理“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谆谆教诲镌刻在心里,把工程质量看得高于一切。

对每一块大坝基础、每一项分步工程、每一次工程验收,郑守仁都严格把关,一丝不苟。当他看到多头转包、施工质量没有保证时,奔走呼喊,直抒已见,不怕得罪人。工程验收尤其是三峡工程重点部位的基础验收,郑守仁必到现场,丁是丁,卯是卯,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方,绝不“少数服从多数”。

对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除了向各有关单位反复强调进行处理外,他还提出技术处理措施补救,坚决不留隐患。在郑守仁主持的优化设计下,仅主体工程就节省混凝土100多万立方米,节约投资3亿元。

提起三峡工程的质量,郑守仁自豪地说“三峡工程稳定运行了十几年,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大坝靠近坝基的最低一层廊道我们可以穿着布鞋进去,右岸大坝400多万方混凝土没有出现裂缝。”

不忘初心:牢记誓言、淡泊名利,始终践行水利行业精神

55年来,郑守仁不忘初心,始终践行着入党誓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生命与大坝、与水利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女儿出嫁的日子,他没能到现场送去祝福;父母生病的时日,他没能守在塌前亲自照料。

但他把自己的大爱贡献给了热爱的事业和亲爱的同事,奖金、稿费、讲课费,如数捐出,捐款的汇款单上只写着——“长江委一职工”。郑守仁在三峡坝区的家——两个小房间,分别只有十几平方米。卧室里,摆下一张床后,空间就所剩无几,一张桌子、一个简易衣柜,就能把逼仄的余地占据,桌上摆满了瓶瓶罐罐的药。身为院士和领导,他坚持和普通员工吃一样的食堂三餐。除了在办公室,他最常去的就是工地,即使是除夕夜也雷打不动。他患有肝病和高血压,但为了更方便工作,他拒绝住院治疗,长期靠安眠药入睡,即使吃两三粒仍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长期驻守工地极为简陋的生活方式,超负荷的运转,让郑守仁积劳成疾。2005年8月,郑守仁因癌症住进医院。术前的一个双休日,趁医生不在,他却从医院跑回三峡工地,要求千方百计做好混凝土的温控防裂工作。2015年,郑守仁不幸又患了另一种癌症,术后至今每三个月仍去医院做治疗。可即使退休了,他仍带癌坚持工作,或参加三峡有关技术咨询研讨,或辗转重点工程工地进行技术把关。

名和利,郑守仁视之为过眼云烟。对于荣誉,他总会说:“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而是群体的功劳,领导这么信任我,让我负责这项工作,责任是主要的,经济上的需求是次要的。我们搞技术工作的会把这些东西都看的比较淡薄一些。”

今天,79岁的郑守仁仍抱病坚守,争分夺秒地忙碌着整理总结三峡工程有关资料,230万字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筑物设计及施工技术》已由长江出版社公开出版,200多万字的《长江三峡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雏形初现。熟悉郑守仁的人知道,他,正在跟时间赛跑!他,正拼尽全力,续写不变的忠诚与担当!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