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园地

[长江水文青年说] 请进来 走出去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来源:机关党委 时间:2019-02-26 作者:郭卫 邵骏 编辑:杨杰

2018年对长江水文来讲,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在局领导强有力领导下,各单位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应对了万州沉船、堰塞湖抢险等事件,打赢了关乎人民生命财产的保卫战,堰塞湖抢险更是实现了人员零伤亡。对我们个人来说,也是参加工作以来首次参与抢险。借青年职工建言之际,结合堰塞湖抢险总结,对水文技术补短板、强创新提一点所思所感。

一是“请进来”,拓宽技术交流。回顾2018年金沙江上游的4场堰塞湖,尤其是第四场“11.3”白格堰塞湖,印象最为深刻,感悟也最多。该场堰塞湖为“10.10”白格堰塞湖右岸再次滑坡堵塞河道形成的,在当时前方反馈险情后,长江委防办迅速组织多家单位进行会商,探讨解决方案,水资源中心负责堰塞湖溃坝洪水过程估算及溃坝洪水的演算工作,但就现有技术条件,很难做到溃坝洪水的准确估算,前线指挥部也难以决策,工程挖掘机登陆坝顶开展作业已是一周后。如果能够准确地预测溃坝时机,准确地评估堰塞体的稳定性,尽快地开展工程措施,相信下游沿岸的经济损失还可以大幅度减低。

堰塞湖处置后,长江委举办了技术讲座,内容很丰富,听得意犹未尽,更想能够与其它单位有所交流,有所共进。希望水文局以后能够邀请本专业专家、跨专业专家,通过论坛、讲座或高校交流等方式,就水文行业前沿问题、遗留问题进行学术探讨,不断拓宽、深化工程水文行业交流,以期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长江水文的行业话语权。

二是“走出去”,加强跨专业融合。水资源中心现已构建了博士、硕士为主体的团队,但多数为水文水资源专业,在如今水利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单单凭借一个专业是无法做好社会水文工作的,应对人才进行后续培养,鼓励技术人员走出去,参加一些跨专业交流,提升人员的专业融合能力;结合前沿交叉领域的学术进展,开展工程水文的专业提升工作。

三是加强合作,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结合我局的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加强与高校合作,成立科研顾问组或者科研委员会,指导年轻人进行科研基金项目申报,增加在科学基金项目方面的命中率,提高科研技术实力和话语权。

最后,感恩长江水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我们可以在这里施展抱负,在这里放飞梦想。面对水利行业分类改革,水利行业强监管、补短板的大形势下,祝愿长江水文激流勇进,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