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园地

【汉江查勘】我与汉江缘

时间:2019-06-03 作者:周文静 编辑:杨华欣

前十多年,我与汉江最能扯上关系的缘分恐怕也只是我们都在陕西省,然而,我在关中,他源起陕南汉中,虽一字之差,气候条件、风土人情却是大相径庭,我们顶多牵强附会算作“本是同根生”。后来,我学了水文,对汉江的了解更进了一步,知道了他是长江最大的支流,知道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知道了汉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那时,他是我教科书上要背诵的知识点,我顶多在提到他的时候敢说略有耳闻。工作后,我来到了长江委水文汉江局,从此便正式拉开了我与汉江缘分的序幕,我经常在陶岔渠首监测他输送了多少水量去京津冀,也时常关注着汉江流域的水雨情。我看着他奔涌向西,汇入长江最终入海,经常思考究竟是从何而来的涓涓细流汇成这一江清水,滋养万物。

5月23日,汉江局团委组织了一次“汉江源”查勘活动,各部门(单位)的20余名青年职工组成了一支“汉江源查勘”小分队,我有幸名列其中。我们从汉江中游襄阳一路溯源而上,寻找汉江源头。除此之外,沿途汉江流域上游防汛测报的工作情况、水文特性以及重要水利工程的分布运行情况,以及与其他相关业务单位的沟通交流也都是我们本次汉江源查勘的重要内容,可谓任重而道远。

从襄阳到十堰,我们参观了黄龙滩水电站,了解了汉江支流堵河的水情特性及水电站的运行情况。黄龙滩水文站是我们汉江局辖区内的重要水文站,但同行的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第一次拜访,看着整洁优美的站容站貌,听着前辈们讲述以前水文测站的环境和工作方式,不禁感慨时代发展带给水文事业的改变,一代代水文人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先进便捷的工作条件。从十堰到安康,我们参观了安康“838”洪水防汛抢险纪念馆,馆内陈列了当年抗洪救灾的照片、文件资料,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观看了838防汛抢险的纪录片,看到翻滚的洪水瞬间吞噬家园甚至生命,尽管已时隔几十年,我们仍为历史默哀,为灾后破茧而出的新安康而热泪盈眶。随后我们前往安康水文站,正赶上站上工作人员测流,大家都是同行,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于是交流多了起来,气氛明显活跃,虽说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见面,但聊到水文工作却像是一见如故了。安康水文站陈站长带我们参观了缆道房和自记井等水文设施,介绍了安康水文站基本情况,为我们讲解和演示了安康水文站近年来研制的智能化缆道操作系统,新开发的缆道操作运行程序、信号传输系统、首创的铅鱼搭载ADCP沿水面自动运行和定点测流功能等。听完陈站长的讲解,看到他们缆道测流的前沿性,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同时也引起我们的反思。一直以来,都说长江委水文局代表了水文行业的最高水准,作为长委水文局的下属单位,我们自然也应挺胸抬头,可近年来,技术创新与科研方面略显不足,地方水文一路奋勇前进,我们是不是应该看清形势,策马加鞭,发挥青年职工理论知识的优越性,结合各测站实际情况,致力于提高水文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我们和安康分局各职能部门人员针对流量在线监测及高洪应急测验的方法进行了研讨,收获颇丰。25日,我们距离汉江源更近了。抵达汉中,我们首先参观了武侯水文站,这是一座建于1935年的水文站,也是国家最早建设的水文站之一,经历了84年风雨洗礼依然驻守在汉江边上,收集着流域水文资料,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在这里,一代代水文人不断更替,而一代代水文人的初心却始终如一。都说逆流而上,道阻且长,去汉江源的山路蜿蜒曲折,我们一路摇摇晃晃,还经历了两次大堵车,终于在下午13点左右接近目的地。有一段山路车子无法通行,于是我们沿着山间的小路拾级而上,大家顾不上疲惫与饥饿,欢呼雀跃奔向山顶。

更近了,三步并作一步跨上最后几级台阶,看到了,那是从山体夹缝中的钟乳石上滴落的一滴滴清泉水,滴答滴答。原来汉江从这里起源,这一滴一滴从未干涸过的水,从这里开始,翻越高山,跨越平原,汇聚成一股清流,自西向东,汇流成江。水滴滴落的钟乳石神似一头牛的形状,传说这是那只随大禹治水的黄牛,用身体堵住了汉江奔涌的洪水,化作一块石头,守护着汉江安澜。而我们今天站在这里,为汉江水文甘为孺子牛,在新时代的今天,通过科学手段对汉江进行梯级开发、调度,通过水文的精准测报,让汉江最大程度的造福于人类。我爬上“牛背”,接了满满一杯汉江源头水,准备带回去留作纪念,尝了一口,干冽清甜。

我们这支汉江源查勘小分队,在终于见到了汉江源真面目后,找到了汉江的“根源”,同时也找到了我们汉江水文的初心。我们是水文人,恪尽职守,做好汉江水文的防汛测报工作和水资源利用,是我们的天职。

回程的路上,感慨良久,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也感叹我和汉江的渊源。汉江自陕至鄂,最终在湖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汇入长江,找到归宿,我也由陕到鄂,追寻着汉江的步伐,最终驻扎在襄阳这片土地上,守护着汉江。这可能会是我和汉江将要书写一生的故事和情缘。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