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园地

【汉江查勘】汉江源头行

时间:2019-06-11 作者:刘月 编辑:杨华欣

作为一名汉江水文人,对汉江源头始终有着别样的情怀,于我而言,出生在丹江口,从小在汉江边长大,汉江更是生我养我的一方水土。看过了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江面,淡淡雾气里的那份朦胧诗意,看过了温暖的夕阳洒在平静的水面上,跃动着的粼粼波光,也看过了汉江奔腾肆意、咆哮千里的愤怒姿态,我在想是什么样的地方孕育着浩浩汤汤的三千里汉江呢,到汉江源头走走看看也成了我内心的小小愿望。

借着汉江局青年人才培养的东风,汉江源头行活动终于成行。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者,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让我头疼不已。防汛测报、地表水等创收项目让大家脱不开身,人员时间如何协调?单程近700公里,活动行程如何规划?沿路考察地点如何安排?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涵盖各个专业类别?一个个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闷头赶路,不如问人寻路”,此时我充分发扬了问问问的精神,请教已经去过的领导,把技术等相关部门拉过来“入伙”。最终,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由副局长杨波带队的20人青年考察队伍及行程终于敲定。

Day 1

5月23日上午8点,考察团一行从襄阳准时出发。5月的骄阳已初具杀伤力,每个人的热情似乎比头顶的烈日还要炽热。“考察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水电站洪水预报、大坝安全监测,水文站测验方式方法、业务创新……回来之后每个人都要交作业哦。”杨波再次强调了此次活动的目的以及注意事项,并安排了考察任务。

第一站,黄龙滩水电站。我们到达时,已有水电站工作人员在门口等候,两家单位也不是第一次接触,简短的介绍后直接切入主题。首先参观了调度室,了解了水电站建站历史、水库各种特征参数、后期改建等基本情况,之后大家便前往坝顶。黄龙滩水电站坐落于汉江水系第一大支流堵河之上,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1140平方公里,最大坝高达107米。站在坝顶远眺望去,两岸青山掩映下的一江碧水像极了一副山水泼墨画。此时大坝水工班的工作人员正在介绍大坝水雨情遥测系统情况,我赶紧拉来了网信中心的张成孝,让专业的人员做专业的事,听着他们聊着“产汇流计算”的一些专业知识,我感慨着我的专业知识早已还给了老师吧,看来“温故而知新”很重要,不然别人问学什么专业时都不好意思承认是水文专业的。此时,刚好有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大坝安全监测,工作人员介绍到:正在进行的监测项目是测量大坝沉降,目前,应力、温度、渗流量等项目基本都实现了自动观测,大大降低了工作量。

第二站,黄龙滩水文站。黄龙滩水文站位于黄龙滩水电站下游约3.4公里处,是黄龙滩水库的出库和堵河入丹江口水库的控制站。丹江口水库二期工程完工后,水库正常蓄水位升高,该站受库区回水顶托影响,水位流量关系较为复杂,测验方式较为多样,有流速仪缆道测流、H-ADCP在线监测、M9流速仪等。该站隶属我局十堰分局,但是很多同事都是第一次来,大家迅速开启了“好奇宝宝”模式,“诶,这个带推拉门的池子是干嘛的”“这是给铅鱼洗澡降温的”,一问一答,好不热闹。“喂,老毕,过来下,我记得汛前检查黄龙滩有个缆道微机测流系统信号部分备品备件不足的问题,整改情况咋样啊?”观看缆道测流系统时杨波问道,“这是来汛检的啊。”毕勇笑着说,在大家的笑声中毕局一一拿出来备品备件。闲聊起来,站上老职工说“别看现在黄龙滩到十堰只要半个多小时,80年代初刚来工作时,回一趟十堰至少要辗转半天时间,当年最大的问题就是谈朋友了,你们现在比我们当年幸福多了”。如今,各个水文站已经实行巡测模式,既解决了已婚职工家庭生活问题,又为青年职工婚恋提供了便利条件,我想单位的青年职工在相亲市场上肯定也更紧俏了吧。

DAY 2

第三站,安康“838”洪水纪念馆。此次考察方案第二天原本只安排了安康水文站,在安康水文局邹建华副局长的建议下,临行前增加了“838”洪水纪念馆。1983年6月以来,安康地区各地普降大雨,至8月1日1时,安康汉江流量达31000立方米每秒,安康老城及沿江集镇遭受了一次毁灭性灾害,国家和人民财产遭受到极为惨重的损失。“838”洪水纪念馆从灾害、抢险、重建、展望四个板块重现了洪灾给人们带来的惨重灾害,再现抢险救灾阶段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事迹,表现洪灾过后安康人民重建家园的丰功伟绩,展望安康人民对未来水利事业的殷切厚望。站在防洪大堤上遥相望去,河对岸正是西城阁、安澜楼、博物馆等安康的标志性建筑。经过近40年的发展,安康城已焕然一新,防洪大提修建的漂亮而坚固,两岸的高楼大厦高耸林立。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面对灾害我们只能预防、并把危害尽量减小。假如当时能够预报,城区内人员和财产能够提前转移,是否损失会减小很多呢,当然,我不能以现在的各项技术去推断当时的情况。但是,水文工作要做的不正是如此吗,大汛不来、备汛不止,一切为了防大汛,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做好防汛测报,保一方安澜,这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水文测报之所以叫测报,在于测更在于报,测验为基础,预报起到防患作用,测验和预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做好了测验和预报,我们才能在面临洪水灾害时才能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第四站,安康水文站。久闻安康水文站之名,到来之时还是给了我不小震撼。干净整洁的站房,标准化的气象场,先进的仪器设备。安康水文站共有6名职工,却担负着安康水文站、2个巡测水文站、69个雨量站(这么多雨量站应该是山洪灾害的建设成果吧)测验任务,人力资源配置较少,但是近年来的成绩却很突出,我想这和完善的管理以及测验人员全面的业务技能分不开的。巡测的大方向也是如此,高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优秀的职工技能水平、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这也是水文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吧。

赶得好不如赶得巧,安康水文站正在测流,陈站长详细介绍了他引以为傲的智能缆道操作系统,大断面图、铅鱼所在位置、铅鱼视频监控画面、缆道控制界面等等信息全部通过电视屏幕实时展示,一目了然。“诶,这个铅鱼好像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呢”终于有人发现了问题。此铅鱼非彼铅鱼,这个铅鱼已经不是铅做的了。为了实现M9在铅鱼上测流,安康水文站进行了技术创新,他们在铅鱼上“挖了一个洞”,把M9镶嵌其中,并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最终选择了306不锈钢材料作为铅鱼材料,解决了铅鱼吸附M9波束的问题,所以此铅鱼是306不锈钢做的。“我们在铅鱼上装了一个调节入水深的感应装置,能够自动调节入水深度,不需要缆道系统控制”。据陈站长介绍,近年来安康水文站一共取得了数字化绞车、缆道操作运行程序等4项国家发明专利,安康这一套测流系统在国内是顶尖的,在国际上也算是先进的。近年来,随着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等国家性的项目,地方水文发展迅速,水文同行的进步值得我们拍手称赞。但是M9我们有、缆道我们也有,测验设施设备配置基本都大同小异,其实更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的是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才是水文现代化最有效的推动力。

DAY 3

第五站,武侯镇水文站。武侯镇水文站是汉江干流最上游水文站,于1935年9月设站,历史悠久,控制流域集水面积3092平方公里,站址以上流域有两大支流——沮水河和玉带河,测验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颗分、降水、蒸发、水质、土壤墒情等。走进站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不愧为园林式单位称号。本是周末时间,水文同行让我们感受到了天下水文一家人的热情,汉中水文局夏群超副局长及办公室人员全程陪同,测站职工也全部到站。在了解了武侯镇水文站的基本情况后,双方进行了交流座谈。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安康水文站和武侯镇水文站都制作了精良的测站宣传片,这对水文站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近年来,陕西水文提出了“业务立局、科技兴局、人才强局、开放式办水文”发展思路,一路上我对“开放式办水文”充满了疑问,此时我才恍然大悟,精良的测站宣传片,广泛宣传水文,让社会了解水文、关心水文、支持水文,这就是开放式办水文的具体举措啊。

第六站,古汉源。汉江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位于汉中市宁强县境内。让人遗憾的是此次活动时间有限,源头考察仅安排了中源漾水。大巴车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盘旋而上,终于在一处弯道处停了下来,大家从车上一涌而下,看着路边的潺潺溪流,高兴的像个孩子一样,捧起水直接喝了起来。顺着溪边的山间小路,溯源而上,突然想起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陡峭的山路完全没有阻挡大家的兴奋劲,虽然下午一点多了还饿着肚子,大家还是铆足了劲往上爬。不一会,山崖上的“古汉源”三个字告诉我们此地就是汉水源头,旁边的山洞里有一块约半米长的钟乳石,吧嗒吧嗒的不停的滴着水,这就是汉江源,没有想象中的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却给人一种生命起源的宁静祥和之感,三千里汉水就是这样点滴汇聚而成。极目远眺,群山连绵、满目苍翠,山泉水的潺潺流响与林中鸟的声声鸣叫相应成趣。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欧阳修的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水文人将山水之乐寓于不改初心的坚守。

DAY 4

第七站,白河水文站。刚刚参加工作时,经常能够听到同事讲述在白河水文站工作的往事,此时我会打趣他们“上了年纪都爱回忆往事”,殊不知他们对白河水文站那份特殊的情感,至今我大概明白了一二,我想那里承载着他们的青春时光、是他们的水文生涯起源的地方。

1978年,全国第一次水文缆道技术经验交流现场会在白河水文站召开,并推广了该站缆道测深偏角改正方法和可控硅调速等经验。1983年,白河站被列为全国15个水文测验实验站和流量国标实验站之一,为流量国标的编制搜集了第一手资料。一系列的荣誉,老水文都耳熟能详、津津乐道,许多从白河水文站走出去的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人才也见证了白河水文站的辉煌和荣誉,如今他们也都在各个地方传承着白河精神。由于白河县防洪工程和白郧大桥的修建,白河水文站正在进行复建,颇具特色的三层小楼已建成,巍然屹立于汉江旁边。我寻着望去,以前的老站房呢,已拆的不见踪影了,是啊,站房可以拆掉,拆不掉的是那段难忘的美好回忆、拆不掉的是内心深处的水文情怀。

责任编辑:郑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