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园地

立愚公移山志 解万民用水难

来源:预报中心 时间:2019-08-15 作者:徐卫立 编辑:秦昊

8月9-11日,我有幸赴红旗渠教育基地参加了“发扬红旗渠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短短几天时间,通过专家讲座、实地参观、实景再现以及专题片播放等体验式教学形式,伴随着感动与振奋,我对红旗渠精神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启发。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之于林县人民,犹如天空之于飞鸟,大海之于游鱼。林县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对林县人民自古以来悲惨生活的生动描述。面对贫困的生活环境和贫瘠的自然环境,林县人民并没有低头和屈服。1960年,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用鲜血、汗水和生命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劈开了太行山,引来了漳河水,滋养了林县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与作为。红旗渠工程十分艰巨,且施工期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施工环境恶劣,技术装备简陋,资金和物资短缺。而当年红旗渠建设的总设计师、组织者和指挥者、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首次提出修建红旗渠惊天构想时,语惊四座,会场上惊讶者有之、感叹者有之、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也有善意的劝告。而当时杨贵也清楚,工程史无前例、凿山开渠从山西引水入林,战线长、障碍多、施工难、风险大,一旦功败垂成、必将身败名裂。但他心系林县50万苍生疾苦、敢于舍出身家性命为民请命。他敢想、敢干、敢担当,十年如一日,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翻山越岭、调研勘探,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正是以杨贵为代表的林县县委一班人,真正代表了群众利益,敢于担当和作为,带领广大人民在不可能的时间、不可能的地方,完成了这不可思议的工程。

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广大群众自力更生和无私奉献。在粮食紧张、物质短缺、设备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修渠民工每天只有6两粮食掺和着野菜充饥,但是大家从未放弃;没有参考资料,土木专家就亲自勘测、精心设计;没有施工中所需劈山开洞的炸药,就土法上马,自己研制炸药;没有水泥就自己生产水泥……。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无论受益地区和非受益地区都不计局部利益得失,为红旗渠建设贡献力量,特别是81位同志为红旗渠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20万林县民工克服种种困难在太行山上劈山开石,架起157个渡槽,打通211个隧道,终于修成宽8米,高6米,全长70.6公里的总干渠。红旗渠蜿蜒于太行山区崇山峻岭之中的悬崖峭壁上,纵贯林县全境,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精神更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智慧与创新。红旗渠最长的一条隧道叫曙光洞,隧洞全长3898米,渠宽2米,高2米,其最深处离地面61.7米。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落后的技术设备和施工条件下,林县人民发挥聪明才智,每1000米设计一个竖井,既便于长隧洞的通风透气,又方便出渣,还可以安排更多的劳力参与挖掘,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再就是三用桃园渡桥,桃园渡桥是红旗渠上最高的建筑物,座落在城关公社桃园村南的桃园河上,全长一百米,高二十四米,宽六米,桥下过洪水,桥中过渠水,桥上过汽车,一桥三用。七八十年代开始,红旗渠建设实践中培养的大批能工巧匠在改革开放后,浩浩荡荡走出太行,林州人依靠勤奋、智慧,获得了各地认可,“林州工匠”威名远扬。

“自力更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曾经响彻历史的岁月,也同样激励着我们当代人。当前水文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对水利工作赋予了新内涵、新任务、新要求。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水文人也应该发扬红旗渠精神,做人“忠诚、干净、担当”,做事“科学、求实、创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为全面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责任编辑:刘文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