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园地

感悟延安精神 践行不忘初心

来源:中游局 时间:2020-12-01 作者:熊尹 编辑:金晶

我对延安最初的了解是小时候从课文和电视中得知的,她是中国革命的圣地,长大以后参军入伍,在部队时,从军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了解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艰苦卓绝的13年,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坚实基础,这就是延安。

2020年10月30日,我非常荣幸和感谢中游局党委,让我以一名长江委抗疫先进个人的身份参加了中游局党员干部延安培训班。

初到延安,呼呼的北风,清新的空气。一片千山万壑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以想象,在这片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黄土高坡上,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在支撑着他们与凶狠的敌人做出顽强的斗争与殊死的搏斗,最终夺取了新中国革命的胜利。

培训班期间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影像教学、体验教学等多种方式,让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在现场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生活过的地方。从破旧的窑洞、简陋的器具,到小米加步枪、打满补钉的破军服。我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形象,他们的身躯是消瘦的,但他们的目光却无比坚毅而明亮,让我更加深刻的体验到了一代革命伟人的丰功伟绩。正是他们的“决胜千里之外”,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艰苦的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

走进梁家河,带着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这句话,沿着总书记当年的足迹探寻,我看到了总书记当年带领乡亲们修建的淤地坝、沼气池、打的水井、创办的铁业社、缝纫社、磨坊。还经历了四大关的考验,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通过现场讲解,我了解到总书记7年知青岁月里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而矢志不渝,这正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所要继承发扬的优良传统。

在为人民服务大讲台时,听到现场讲解员深情地讲述,张思德同志短暂平凡但却伟大的一生,他当过勤务员、通信员、警卫员,搞过生产、烧过木炭。在执行烧炭任务中,因炭窑突然崩塌,为救战友的生命而不幸牺牲,他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忠实地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心一意为革命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奉献。尽管张思德同志一切都是那么平凡,但是他却用不平凡而又短暂的生命抒写了一名普通党员的伟大。让我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为我曾经也是一名在部队服役过12年的解放军战士,同样在基层一线工作,他的事迹,让我更深刻的明白了,无论在什么时候和什么环境下,都要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的干好本职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团结同志,做到严于律己,一身正气。真正的把张思德的精神落实贯彻到工作实践中去。

延安之行是短暂的,延安精神是永远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份缠绵绵的情感;一声急切切的呼唤;一个响铮铮的答案!


责任编辑:郑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