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园地

幸运身在这样一个集体

来源:中游局 时间:2020-12-21 作者:付强

—长江委第一届无人机监测技能竞赛小记

伴随着2020年武汉第一场雪的结束,长江委第一届无人机监测技能竞赛落下帷幕,长江水文播撒的种子终于收获了累累果实。感谢大赛的主办方和承办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技能和精神面貌的平台,一个与兄弟单位互相交流、共同学习的机会。作为长江水文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本人更要感谢水文局、中游局、河勘中心等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培育与帮助,在任务繁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为我们创造条件、强化培训、提高技能。

2015年我正式成为一名水文新兵,入职培训时就被罗兴同志在全国水文勘测工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感动,心中充满向往。培训结束我来到河勘中心,那时正值后来成长为大国工匠的郭志金备战全国工程测量大赛之际,参观他的备赛训练让我对竞赛有了更实际的感受,让我感觉和他差距巨大。慢慢的,在组织的培养和前辈的帮助下,我也从初出茅庐逐渐到生产中能够独当一面。2017年我参加了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工程测量项目个人第6名和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虽然略有遗憾但是收获颇多。今年我又有幸参加了此次竞赛,并取得第一名,感觉自己离这些榜样们又近了一步,更开心的是,作为赛前培训班的班长,班上15名同学全都站上了领奖台。

在长江水文河道测量中,传统测量技术手段人员投入大,工作效率低。从2018年我们就尝试使用无人机测量来提高生产效率。虽然长江水文在无人机测量方面起步晚,但是借着此次无人机监测技能大赛的东风,各位水文局选手都顺利获取了无人机驾驶执照,系统学习了摄影测量理论知识,并且完成了不少相关的项目,真正做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产。

回首今年从得到参赛消息到最后参赛,我们局各位选手结合生产项目,不断提升无人机操作技能,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生产和训练中既有成功的欢笑,也有失误的遗憾,更有解决完一个个问题的惊喜与思考。大家在训练中紧张而充满活力,在生产中专注而思维广阔。通过这次竞赛,不仅让我的个人技能得到了提高,更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深夜12点,大家还在群里讨论一些技术细节;每天清晨,教练们早早就在无人机驾校布置好了模拟训练场地并提前在现场等候。在这样的长江水文大家庭里,大家群策群力,共同付出,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难忘训练、竞赛期间的那一幕幕。培训期间,水文局程海云局长亲临现场指导当天,气温断崖式下降,看到少数选手衣着较为单薄,他当即指示局工会领导统一购置防寒衣物,让我们倍感温暖。比赛期间,陈敏书记突然出现在赛场,让我们倍受鼓舞,也让其他单位选手羡慕有加。陈松生总工程师、许全喜副局长,中游局张潮局长在百忙之中也先后抽出时间看望集训中、竞赛中的选手们。蒋纯、周建红两位处长一有空就来现场督促训练,并为选手们指明努力方向。刘世振、冯传勇、周儒夫、杨松四位科长是竞赛训练的智囊团,与选手朝夕相伴,为选手解决各种技术上和生活上的难题。中游局河勘中心戴永洪主任是我们的后勤部长,一有困难就想到他。局网信中心紧急调配的5台工作站让我们在竞赛中如虎添翼。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我们青年职工,应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不断提升自我,在践行“四个水文”服务“四个长江”建设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流域人民美好生活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责任编辑:刘文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