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园地

参加“助推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长江”无人机应用技能竞赛有感

来源:中游局 时间:2021-06-08 作者:付强 编辑:卓思佳

伴随着长江工会徐德毅主席在主席台上宣布获奖的第五名至第一名选手的名单,长江委选手们心里的石头才落下了地。包揽前四的成绩看似摧枯拉朽、毫不费力,个中滋味只有备赛的长江水文团队明白。从2020年7月参加培训,到2021年5月底完赛,将近10个月的时间,历经四季,回首这段经历,训练中的一幕幕在脑海中翻滚而至。

去年刚得知竞赛的消息时,中游局的领导就高度重视,为我们中游局选手在南京报名了驾照培训班。而且我们的培训不是参加大班,而是和汉江局选手一起组成小班,由专人辅导,让我们感受到单位的重视。大家无以为报,唯有刻苦训练。清早7点就赶赴下游局提供的训练场地,深夜12点还在刷题,最终大家高分通过了考试。驾照拿到手后,中游局又立刻为我们安排了一个星期的飞行技能拔高训练,让我们保持手感和竞赛紧张感,也坚定了中游局选手拿奖的决心,这可能就是中游局的“竞赛底蕴”吧。

水文局集训伊始,我们的“班主任”人劳处蒋纯处长就让我当培训班的班长。班上人才济济,大部分是硕士,我也不知道是因为我白头发多显得老成而获得的此项“殊荣”,又或是2017年的时候参加过湖北省工程测量竞赛有过竞赛经验,总之让我个人感到不小的压力,也受到不小的鼓舞。后来才发现这个班长的活十分轻松,因为各位选手学习态度积极主动,而且都乐于沟通,班主任和教练交代的事情大家都能很好理解并执行,让我在复习之外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在和大家的沟通上。在训练中大家也是毫无保留,互相发挥着自己的长处,展示给其他选手进行交流学习。训练中因为一些技术问题大家时常发生争执,在这些争执过程中我们求同存异,操作流程不断优化,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在无数次的磨合过后,大家基本形成了统一的操作步骤,扎实的理论基础,为长江水文代表队在长江委无人机竞赛的完胜局面奠定了基础。

委无人机竞赛结束后,各位选手都回到了自己的单位继续进行生产工作,等待长江经济带竞赛的消息。冬去春来,大家正在工地上热火朝天的进行长江长程水道地形测量,各位选手都是技术骨干,承担着部门的重要职责。但随着人劳处带来最新的竞赛消息,各勘测局和河勘中心领导克服困难,调配人员,为选手们创造条件参加集训。相比上一次集训,这次集训更残酷,因为这次集训是为长江委选拔赛而设置的,意味着参加集训的9名选手最多选拔出线5名,其中替补1名。这次集训让我比较难受的是,几乎每天都有外业考试和理论考试,对身心均是考验。尤其是理论考试,教材加法律有18本,每天晚上考几本,脑袋里的弦一直绷得很紧。一方面自己要努力训练,调节心态,另一方面还可能面临自己或者同学们的离开,内心也十分不舍。

选拔确定了参加比赛的4+1名单,出线选手还来不及庆祝自己的幸运或者惋惜落选的兄弟,为了提前适应上海的天气,大家稍作调整就在劳动节前和教练组赶赴上海附近的长江口局浏河基地开展训练。同时最终的竞赛大纲也揭晓,用“梅花桩”而没有用我们委竞赛中采用的“一字桩”进行绕桩项目的比赛,让我们有些担忧。但在后面的训练中,可能是我们选手基础打得牢,教练对项目的理解、分析也很到位,最终只花了几天就攻克了这个难题,能安全流畅地按路线进行飞行,同时也对大风天气有了比较好的适应。最后几天的外业训练越来越少,这是教练为我们保持手感和心态专门制定的计划,选手们也默契响应,将复习重心稍微向理论倾斜,这样一直保持到竞赛前夕。

最终迎来5月28日的正式比赛,上午的理论考试我感觉发挥还不错,时间上比我们其他选手略微宽松。我完成下午的定点信息采集项目后,被裁判告知是目前这个项目完成最快的选手,心里比较开心,更加有信心了。接下来,在第一个项目建立的优势下,第二天的河湖监管目标取证项目也顺利完成,第二天晚上进行的内业处理也没有出任何“岔子”。

5月30号上台领奖的时候,我反而感到很平静,可能近10个月的日日夜夜这么走过来,这个奖承载着太多长江水文人的期望,这是长江水文队伍里所有人努力的结果,是长江水文应得的成果。人劳处、工会、河道处,以及建管处和各勘测局的领导和同事们组成科学合理的教练团队和后勤团队,以及水文局和中游局周密细致的竞赛培训体系,是我们致胜的关键。

感谢水文局领导、中游局领导及其他勘测局领导们对选手们的支持和鼓励;感谢水文局工会为选手们提供舞台和装备;感谢水文局人劳处和河道处带领的来自荆江局、汉江局的教练团队,牺牲了无数假期还有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不遗余力指导选手们备赛;感谢河勘中心的领导和同事帮我们选手分担着巨大的生产工作压力;感谢各位选手们的朝夕陪伴;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我也将常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工作和家庭。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相信各位选手们也会将自己的星星之火传递到各个部门,在以后的工作中立足岗位、坚持不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为谱写新时代治江事业发展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刘文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