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园地

追寻前辈创业足迹,传承水文优良传统——青年职工到测站调研交流有感

来源:长江口局 时间:2021-10-20 作者:付昱宁、陈一文 编辑:张静

IMG_5172(20211020-084839)_副本.jpg

在水位站实地调研

10月11日至12日,为增强内外业部门沟通交流,长江口局组织管理部门年轻职工赴徐六泾、六滧、白茆、崇头、连兴港、灵甸港、营船港、西界港等8个水位站开展调研。

调研的第一站是六滧水位站。当日恰逢降温,江边寒风飕飕,江中翻起了浪花。站立在江边的我们不禁瑟瑟发抖,然而外业工作经验丰富的徐六泾分局负责人浦泽良却轻松地说这些都是小风小浪。看着他在寒风中坚毅的身躯,我们不禁肃然起敬,赶紧跟上他的脚步。

在白茆站调研时,我们注意到白茆水位站自记台旁的简介牌上写着:按“无人值守、有人看管”模式运行管理,水位、盐度要素实时在线监测、自动上报。对比旁边被岁月打磨得有些斑驳的旧石牌,仿佛能从饱经风霜的自记台标志到现代简介牌体会到几代水文人的艰辛。据浦泽良局长讲述,老一辈水文人都经历过人工观测潮位的工作,当时条件简陋只能在临近水位站的周边找一些民房解决食宿,3人轮班观测,每班观测12个小时,即使极恶劣天气都不能中断。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这些离我们这代年轻人甚是遥远的词语却是老一辈水文人的真实写照。

IMG_5173(20211020-084844)_副本.jpg

徐六泾分局局长浦泽良介绍水位站自计台设施

随着现代水文的技术发展,雷达水位计、浮子式水位计、气泡式压力水位计逐渐替代了人工观测,实现了自动化的监测。新的挑战也应运而生,由于长江口河段临近海区,水底海洋微生物繁多,易造成仪器设备进水口的阻塞,从而影响数据的观测与采集,需派专门人员潜入水下进行清理,这是一项艰苦和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

IMG_5174_副本.jpg

了解水文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在徐六泾水文分局水情分中心,我们参观了水文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这里是汇集在线观测数据的枢纽,是长江水文118个中央报汛站之一。最让我们引以自豪的是,长江口水文人开发研制的水文水质在建监测系统,在广阔的江面,利用一个平台+4个浮标,搭载全要素监测设备,实现了水文水质在线监测,并与交通、环保、水务等部门共享,为长江口地区的防汛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本次调研交流使我们管理部门的年轻职工对基层测站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感受到了水文现代化发展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几十年的奋进征程,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水文人的无私奉献。虽然长江口局现在身处大上海,经济发展蒸蒸日上,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艰辛,更要担负起责任与使命。年轻职工也要继承老一辈水文人的优秀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发光发热,为水文事业贡献自己的蓬勃力量。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