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旗帜】砥砺躬行 谱写汉江水质新篇章

来源:水文汉江局 时间:2018-10-12 作者:杨华欣 李捷 刘月 编辑:汉江局网管

编者按: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长江委表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我局8名共产党员榜上有名。他们都是普通的人,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他们时刻牢记着党的宗旨,于平凡处时时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让我们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身边共产党员”的故事,共同感受新时代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记2017年度长江委优秀共产党员周裕红

盛夏三伏天,正午酷热难耐,尽管天上的太阳在朦朦的水汽中只显出个轮廓,但湿闷的化学攻击让人无处可躲。此时周裕红已经和汉江局水环境分析室的年轻人们在襄阳市清河一桥上忙碌,他抡圆了胳膊将重达20斤的泥沙采样器从桥上丢进河里,为了采到可用的泥沙,他和两个年轻人合力拉着绳子,拖着沉入河底的采样器从桥中间慢慢走向桥边,边走边讲解采样要领,汗水浸透了衣襟。汉江两岸华灯初上时,他又出现在江面的一艘小船上继续采样,直到晚上9点才返航。忙碌了一天,年过五旬的他依旧精神昂扬,坐在船头,望着热爱的这一江清水,疲惫顿时消散。

周裕红,1964年出生,1984年参加工作,2007年11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他始终保持一颗共产党员的初心,扎扎实实、无私奉献,为汉江局水环境监测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信任,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一马当先的“领路人”

自从加入党组织的那一天开始,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信仰在前,理论在前,业务在前,模范在前。在他办公室的柜子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大摞厚厚的笔记本,都是十几年来他撰写的1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和体会文章,还专门用钢笔恭录了十四大以来历次党章全文,每次党会党课就数他做的笔记最多,最认真。他的字也写得极好,笔走龙蛇,刚健有力。2013年他担任汉江局水环境分析室主任,2015年汉江局成立第四党支部,他又当选为支部书记。随着身份的变化,他默默担起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支部书记、科室主任,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他总是这样说,也坚持不懈地这样做着。工作中,他以身作则,认真细致,时时事事起到表率和带头作用,面对最困难的工作,他总是冲在最前列。

汉江是长江中游左岸最大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汉济渭工程供水水源地,是全国唯一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流域。汉江局承担了辖区内13个常规国家基本水质断面、18个省界水质断面和8个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3个河段水生态监测的水质监测工作。每年,需要整理入库水质数据量约为4.5万余个,为《水质简报》《中国水资源质量年报》《中国水资源公报》《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公报》等出具各类检测报告36份。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周裕红冲锋在前,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积雪未融的现场,都有他带头采样的身影。夜晚的办公楼,他的办公室总是亮着一盏明灯。在2016年长江流域(片)水质监测工作中,汉江局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成果规范,报送及时,考核成绩突出,受到长江水环境监测网的表彰。

2018年1月,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河南西峡县淇河河段发生水污染事件。事发地距离丹江口库区较近,接到事件报告后,汉江局第一时间成立应急监测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周裕红带队连夜奔赴事发地点开展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工作。应急监测组日夜奋战,依据污染物的性质,调整监测方案,连续奋战五个昼夜。周裕红不眠不休,从取样、送样、分析到出结果和评价报告,他层层把关,在仪器操作间监督分析人员规范高效地完成实验,眼睛红肿了还仔细校对资料。由于响应及时,汉江局为河南省环保局、水利局对于此次水污染事故控制、处置、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与居民的一致好评。监测数据及时上报了水利部及流域机构,开展了风险评估,有效应对了此次水污染事件。“碧空飞翔领头雁,人字队形飞行远”,正是周裕红这种领头雁的担当精神和感号力,将汉江水质室全体成员拧成了一股绳,凝结成一个整体,打硬仗,出战绩。

披荆斩棘的“开拓者”

2015年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 (水利部分) 成井水质监测项目招标,周裕红带领汉江水环境监测的同事,投入紧张的编制标书中,该类型项目又是首次应标,通过十余天的奋战,投标文件终于编制完成,顺利投标,最后汉江水质成功中标第一标段。由于该项目施工时间紧、任务重,为了顺利完成,周裕红带队远赴河南郑州,与现场施工方、片区监理、地方水文局等积极沟通协调,参加第一口井采样作业。由于成井抽水试验有严格的技术要求,第一口井抽水试验结束时已是午夜时分。成井地远离城市,没有路灯,四周漆黑一片,为了保证水样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周裕红灵机一动,打开采样车车灯,借着仅有的一束光源,完成了第一口监测井的采样。等一切结束,周裕红一行人找到住宿地点已是凌晨2点多了。

2017年8月,周裕红带领汉江水环境监测中心,参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项目投标。面对从未涉足的领域,他统筹部署,群策群力,从人员安排、车辆调度、仪器设备的配置,到采样路线规划、运输冷藏保障、测站交接沟通,面面俱到。经过连续半个月的高强度工作,最终制定出了一整套科学的采送样方案。投标文件从几百家投标单位中脱颖而出,汉江局成为该项目唯一一家水利行业中标单位。

2017年5月,汉江水质中标襄阳市125个乡镇污水收集管网排污口论证项目,之后在十堰市等地开展了多个排污口项目的论证。2017年10月,中标襄阳市襄州区水资源规划项目,12月中标襄阳市城区水生态修复项目。先后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科研合作,项目涉及地表水、水生态、土壤。组建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开展了辖区内水环境科研分析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周裕红的带领下,汉江水质不断拓展视野,拓宽发展思路,勇敢涉足不同领域,啃下“硬骨头”,为推动汉江局的经济发展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

循循善诱的“好导师”

汉江局水环境分析室是一个年轻的科室,80后的青年占了“大半个江山”。然而工作性质决定了年轻人需要快速地成长、成材,能够尽快独自担起担子。“严而有格,爱而不宠”是他对下属最贴切的形容。

周裕红本身有个大嗓门,情绪一激动,声音又高了八度,几乎所有水质室的职工都被“训斥”过,水质资料没有准时出、校核资料跑了神、布置的任务没有按时完成,亦或者实验室的卫生没有维护好、屉子里的灰没有及时擦……刚开始,年轻职工心里都委屈,觉得压力大,时间长了,也慢慢理解到他的良苦用心,严格要求是为了更快更好地进步,特别是对待水质监测工作的态度,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与马虎。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年轻群体,60后的周裕红也感到了压力。工作之余他总是拉着他们聊天,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家长里短,天南海北地聊。每个职工的家庭情况、单身职工的感情状况,他都了如指掌,谁有了什么困难,他都第一时间尽己所能地提供帮助。“周主任像导师,为我们的工作指明方向,又像朋友,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这是水质室职工心中的周裕红。

从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 (水利部分) 成井水质监测项目,到湖北省200多个乡镇污水收集管网排污口论证项目,再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项目,一批批年轻人慢慢扛起了大旗。“看到你们迅速成长,敢于主动接下担子,承担责任,能够独立统筹一个项目,我很高兴,是你们给了我成就感呀,说明我的传帮带还是有效果的嘛。”周裕红欣慰地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做‘思想上的巨人’,更要做‘行动上的巨人’。既然扛起汉江水质的大旗,就一定要扛好。带着同志们一起,帮助汉江水质越走越辉煌!”周裕红坚定地立下誓言,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践行着誓言。水质项目接踵而至,夜深了,周裕红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

责任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