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旗帜】一位勇挑重担的年轻党员

来源:水文长江口局 时间:2018-10-15 作者:长江口局党群办 编辑:张静

 

编者按: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长江委表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我局8名共产党员榜上有名。他们都是普通的人,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他们时刻牢记着党的宗旨,于平凡处时时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让我们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身边共产党员”的故事,共同感受新时代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记2017年度长江委优秀共产党员薛剑锋

说起薛剑锋,水文长江口局的领导同事都对这个年轻的小伙赞赏有加。他,2003年从江苏大学毕业到长江口局参加工作,在河道勘测中心这个全局最主要的生产部门一干就是15年,积累了丰富的水文测绘工作经验,2014年起任科室副主任的岗位,是一个做事踏实、勤于钻研、能挑得起重担的年轻党员。

勇挑重担的年轻骨干

从一个懵懂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成长到能带领团队走南闯北、穿江入海的项目负责人,薛剑锋身上透着一股能干事的踏实劲头,以及对水文测绘事业的满腔热情。

在河道勘测外业工作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常年漂在野外、艰苦的行当。烈日下江堤边的暴晒、寒风中芦苇丛穿行,大风大浪测流也是家常便饭。

2007年7月,薛剑锋参加了吴江城市南北快速干线测量项目,他很快便体验到了:干测量的人要能比一般行当的更艰苦。工期紧,天还没有亮,就出工了,经常在路边小店买几个包子馒头当早饭,吃完大家就扛起测量仪器奔赴工地,到了工地,按照设计的路线,一人测线放样,一人打桩做标记。他和同事小刘背上仪器、挎着工具包,踏过草地、穿行树林、趟过水塘、一路测量。到了下午,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他连忙找出塑料薄膜将仪器的面板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车在前面等,沿着放样路线走就能看到!”等对讲机里传来收工的消息时,此时他们已经走了数十公里。好不容易到了车前,自己满身的泥巴,污黑的双手。来不及清洗,车上还有饼干、水和干粮,赶紧填下肚子。回到驻地,打开电脑满屏的测量数据又等待着他去计算处理。

这件事让薛剑锋明白了水文前辈说的默默奉献、吃苦耐劳的涵义。他自己也常说:“我是年轻人,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更要在团队中多承担一些工作,挑起更重的担子。”于是,从长江到海区,他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长江口区域广袤的河道勘测任务,在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上海洋山深水港、青草沙水源地等许多国家的重点建设工程都有他们的足迹。

攻坚克难的行家里手

现代水文技术和测绘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薛剑锋的工作单位长江委水文长江口局是一个以技术立局为根基的单位。在这样一个技术创新氛围浓厚的环境下,年轻人有很多锻炼成长的机会和空间。

薛剑锋和同事们工作的区域是一段很特殊的江段——长江口。感潮河段的特性使很多在内河里能用的测绘方法,明显地“水土不服”。有时候真的毫无经验可循,只能自己摸索着办。新的仪器设备来了,大家组成团队积极攻关。面对复杂的河道地形,总是有很多的困难,需要随时面对和解决。

他身上有种不服输的干劲。一位老测量队员说,“单位五点下班,我经常看到他还在那捣鼓数据、软件。在新技术和软件应用方面,他确实是动了点脑筋。”多年前队里有一款导航软件,不能同步保存测量数据,经常出现软件闪退后数据丢失的问题。他就试着编制了该软件的辅助软件,在测量现场不断的测试,终于能同步保存数据,这是他第一次解决了测量现场的技术问题。

从那以后,他逐渐养成了善于发现、独立思考、持续钻研的工作态度,遇到问题边向同事请教作业经验,边思考如何优化作业程序。工作15年来,他先后独立编写了断面成图系统、测深数据交叉线检核计算软件和海区潮位分带计算软件等,都在长江口河道勘测工作中成熟应用了。

2008年,薛剑锋加入了“精密测深方法研究及数据处理软件”研制团队,主要负责多元传感器集成数据获取方法确定和现场测试,这也是全江第一次针对单波束测深精度全面提升系统的研究,他和团队小伙伴通过不断的室内水槽和现场水深的测试,深入剖析数据结构,匹配设备间的兼容性,解决了数据延时同步问题,成功将多元传感器数据系统集成,为后续精密测深软件的编制提供结构可靠的原型水深数据。

迎难而上的水文尖兵

上海市海洋水文基础数据收集综合调查项目出工准备

2016年,薛剑锋负责了一项重点项目——苏通长江大桥主桥墩基础冲刷防护设计施工监测。这个项目周期一年,需要根据工程进度实时精确监测大桥承台下部抛石成型状况。而承台下部一直是水深测量的盲区,常规的手段无法有效的获取水深信号。

他多次与业主、设计院沟通,反复研究设计方案、设备的选用,最终确定以多波束、惯导系统、合成孔径声呐扫测系统配合浅层剖面仪协同作业,有效的解决了抛石成型盲区测量的问题,为苏通大桥主桥墩基础防冲刷的科学施工提供了优质的测量数据,得到了业主单位的好评。

2018年8月,长江口局又承担了上海市重点项目——全市海洋水文基础数据收集综合调查。当时正值海区台风频繁发生的季节,项目开展的难度很大。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挑起了项目负责人的重担,和队员们多次查勘海区,选择合适时机出测。通过周密安排,他带领30余名测员,大家齐心协力,历时半月收集到了长江口50#灯标之外最远处123度17分的海洋水文原型观测资料,填补了该海域缺乏基础海洋环境监测的空白。

责任重过千金的爸爸

扫测到沉船位置

作为一名河勘队员,薛剑锋很称职,但作为一名丈夫和父亲,他却因为外业工作多,而鲜少陪伴自己的家庭。他的女儿今年7岁,患有过敏性哮喘,每次感冒都容易引发哮喘。2017年7月31日,孩子又犯病了,发烧到41度,夫妻俩立即带着孩子去新华医院儿科看病。医生确诊为感冒引发哮喘继而引起的高烧,建议住院观察。

妻子从事企业财务工作,每个月最忙的时间就是月底的那几天,平时丈夫工作忙、外业多,孩子的生活教育大都是她来操心。她对他说:“你请假看护孩子吧,才从外业工地回来,多陪陪她。到了月底,我不能请假。”

薛剑锋看着生病发烧的孩子,想到之前好几次生病,都不在女儿身边陪伴,随即一口答应。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天夜里,长江江苏太仓段水域发生了大型海轮相撞、集装箱翻沉的突发事件。

第二天早上5点,薛剑锋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音惊醒,是单位的电话,他心里不由咯噔一下。“他,你赶紧来单位一趟,长江太仓段两船相撞了,100多个集装箱落水,要赶快去扫测沉船和集装箱位置,江上都封航了。“电话那头,传来河勘中心张主任焦急的声音。听到这里,他明白陪不了女儿了。他用手遮了下手机,小声对老婆说:长江上出事故了,单位要我立刻去。妻子看着他,叹了口气说,“去吧。我请假陪孩子。注意安全。”

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不到半小时他就到了单位,和大家一起准备好测量仪器,随即赶赴现场。在车上,他们连忙制定好扫测沉船和沉箱的工作方案。此刻,长江太仓段已经封航了8小时。事发江段风浪很大,测船来回颠簸,浪直打船头。见惯了大风大浪,他和同事们密切配合,沉着冷静开始了扫测任务。他们凭着过硬的测量技术,三小时后就找到了集装箱轮翻沉的位置。接着,又逐一排查扫测掉落在江中的沉箱。这一干就是一个多星期,找到了40余处沉箱点位,为航道恢复通航立了大功,受到江苏海事局和长江委水文局的通报表彰。

从薛剑锋身上,我们看到了最基层的年轻的水文人无私奉献和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行。他,克难攻坚,有着年轻人的朝气和干劲;他,努力勤勉,取得了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和测绘工程优质奖等多个重量级的荣誉。他在水文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抒写了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青春奋斗的华章。

 

责任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