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砥砺前行又一载,继往开来谱新篇

来源:水文汉江局 时间:2018-11-01 作者:杨华欣 周明 编辑:汉江局网管

——记水文汉江局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项目实施一周年

2018年10月,国家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第一年度工作总结会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顺利召开。根据总站的统计结果,水文汉江局负责的第九包年度全程序空白符合率为99.77%,超出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排名第一;年度外部平行符合率为97.00%,超出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排名第三;2018年第三季度平均每个断面被监理方查出的问题数量最低,且远远低于其它采样公司,成为业务标杆。

作为水利系统唯一一家中标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项目的单位,一年来,水文汉江局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不辱使命,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既定任务。优异的成绩得益于每一位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往直前。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2017年9月,水文汉江局中标国家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第九包的消息传遍全局上下,广大职工兴奋不已,跃跃欲试。首次任务定于国庆后展开,意味着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要完成采购大量仪器设备、冷链运输车、采样工具和种类繁杂的耗材;制订周密的项目实施方案,调配大量人员和车辆,完成仪器的检定,开展大规模技术培训等等工作。面对密集复杂的工作,激动的心情迅速平静下来。领导班子火速召开项目研讨会,对项目实施作出全面部署;国庆放弃休假开展集中培训;车辆采购顺利完成;仪器配备、样品瓶清洗装箱……汉江局沉着应对,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随后,调动了1个协调组、26个采样组和8个运输组,共计96名项目人员和34台车辆,奔赴7个省、44个地级市顺利完成了为期8天的首次采样任务,成为完成任务最快的一家采样单位。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水文局领导给予了最大的指导和支持,局长王俊强调,一定要组织实施好项目,展现长江委及长江水文的技术实力,党组书记戴润泉利用汛检专门提出了要求,副局长刘东生、徐剑秋、程海云,纪检组长罗禹权、总工陈松生都通过到汉江局检查工作的机会,了解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分别对实施中的安全、技术等问题提出要求。

2017年10月,在首月采测分离任务总结会上,“你们是国家队,设备先进,管理完善,人员素质高,在水质监测领域有丰富的经验,谢谢你们能够参与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任务,希望你们今后多提宝贵意见。”环境保护部监测司副司长,在有全国20多个省站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上,充分肯定了水文汉江局的各项准备和开展工作。

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大雨冰封的恶劣天气,还是一路征途上的艰难险阻,汉江局的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全体参与人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每月按时优质完成了任务。

汉江局局长、党委书记冉曦更是为了项目的顺利高效实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感受中标的喜悦后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组织实施,人、财、物如何迅速落实到位。在冬季白雪皑皑的荒郊野外,副局长廖长路带着刚参加工作的新职工,双手和嘴唇冻得发紫,仍然坚持采样。在陕西秦岭冰雪覆盖的大山里,年过五旬的副局长胡家庆身穿下水裤,浸着冰冷的河水,涉水采样几个来回。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朱修泽,副局长杨波先后参与采样,汉江局总工程师林云发“客串”采样司机,平均每天开车12小时,早上天不亮就出发,半夜才找到住处。领导的亲自参与,起到了极大的示范激励效应。在河北雄安新区的白洋淀里,为了到达指定采样点位,采样职工扛着破冰锤,乘坐人力雪橇一个多小时破冰采样,再用人力将水样拉回岸边分装,前后在冰面上行走三个多小时。送样人员每天搬着沉重的水样箱往返于各监测分析站,有的还要一层一层的搬到5楼、6楼、7楼,一趟下来人腰酸背痛。气温高达40摄氏度的夏季,炎炎烈日下,采水样、拎水桶、搬箱子,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女大学生胆大心细,敢拼敢闯,又细致入微,采样操作有条不紊,采样数据从不出错,采样资料整洁规范。

一年来的每个月底,在余家湖水文站的样品瓶洗涤室里,总是活跃着一群人。他们身穿防护服,戴着手套和口罩,有的在“过硝酸”,有的“过铬酸”,有的“过盐酸”,有的“过纯水”,忙的不亦乐乎。他们就是汉江局地表水项目的样品瓶洗涤团队——前期项目质量控制组。他们每月洗涤各类样品瓶5000余个,持续三五天,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每月机关四个党支部还轮流去当志愿者,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志愿服务一天。正是他们的辛苦付出,赢得了年度全程空白符合率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一年来,正是所有参与人员的舍小家、顾大家,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用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辛勤汗水,让汉江局脱颖而出,成为其他采样公司学习的榜样。

研精竭虑,用心如此

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讲话,生态环境部和全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2018年成为了三年环保攻坚战的第一年。采测分离项目体系是生态环境部在水污染防治和地方环保考核工作上的一把尖刀,水文汉江局作为第三方采样机构,采集的每一份水样和每一项现场监测数据都将作为考核地方行政长官政绩的重要依据,甚至是处理纠纷时的重要依据。这使得现场采样人员的每一个操作和上传到系统的每一份附件都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采样公司的要求不断提高,并引入了第四方监督体制,在各方面加强对第三方采样公司的监督和管理。

如何不断完善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符合水文汉江局特点的项目管理制度,将“四个水文”的重要理念贯彻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成为重要课题。在复杂的环境和繁琐的工作中,汉江局抽丝剥茧,洞彻事理,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

健全管理制度,优化任务分配。通过深入研究项目特性,不断探索和实践,汉江局先后出台了《汉江局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手工监测断面监测技术服务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手工监测断面监测技术服务项目后勤保障工作方案》《长江委汉江局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手工监测断面监测技术服务项目奖惩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多部门联动的管理体制,确保了项目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由于各项工作的交叉,项目实施半年后,优化划分的四个任务区分别由机关和三个勘测分局负责,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主体,优化了项目管理机制。

优化方案设计,推进降本增效。项目初期,由于不熟悉各断面的地形条件和交通状况,项目人员的技术熟练度不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任务区域由8个优化划分为4个,采样组由26个优化缩减为16个,项目车辆由34台优化缩减为24台,任务工作日由8至9天优化缩减为6至7天,物资耗材的用量也大幅度缩减。

强化技术支撑,完善质控体系。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技术工作。每月任务前要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分配系统工单、配制校准试剂和固定剂、样品瓶洗涤、抽检测验等;任务开展期间要协调联络、解答现场技术问题、处理各类纠纷和意外、检查上传附件的规范有效性等;任务结束要汇总监测数据、编制检测报告、整理归档纸质资料等。为了实现这一系列工作的标准化、系统化,汉江局专门成立了长期的技术支持服务团队,制定了《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手工监测断面监测技术服务项目内部质量控制方案》,组织编写了《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手工监测断面监测技术服务项目作业指导书》,理顺了工作思路,总结了技术经验,完善了质量控制体系,使项目成果质量持续提高。

加强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氛围。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项目服务周期长,跨度大,为持续保持项目团队的工作热情,2018年7月,经过汉江局党委和工会研究决定,在2018年8月至10月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项目劳动竞赛活动,对表现优异的团队和小组予以奖励。竞赛期间,机关和三个分局参赛团队热情高涨,在各项工作中,你追我赶,不甘落后,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热情和成果质量,7支采样小组收到了来自不同地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的感谢信。

开展技术创新,内部采测分离。通过参与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任务,汉江局深刻认识到,“采测分离”模式是推动水质监测行业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亦是大势所趋。经过8个月的采样实践,培养锻炼了一支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的水质采样队伍,购置了一批先进的现场监测装备,为辖区内的纵向任务实施“采测分离”新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6月,汉江局制定了《汉江局基本水质监测断面采测分离实施方案》,2018年7月,汉江局内部采测分离正式实施。探索试行“采测分离”工作模式,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的一次主动尝试,也是对长江水文“四个水文”新发展理念的积极实践,真正做到“采样有分工、过程有控制、分析有专业、科研有提高”。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项目是国内环保系统改革的一项重大改革,汉江局能够参与其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该项目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各省站、地市站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参加各种环保系统的技术交流活动,参与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持的《冰封断面水样采集要求》国家标准的制定、《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样品保存及运输培训教材》的编制、生态环境大数据2017年度建设项目的验收评审工作等。

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汉江局将借助平台优势,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优质高效地完成后续任务,扎实培养出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一大批技术成果。以更强劲、更持久的力量,以更坚定、更一致的步伐,勇往直前,紧跟时代的脉动,贯彻新时期治江新思路,积极推进“四个水文”,推动汉江水文事业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汉江局网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