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延安行]延安培训之我感

来源:预报中心 时间:2018-12-12 作者:杨文发 编辑:预报中心

终于踏上延安圣地了,终于一睹了真实的宝塔山,终于弥补去年因故未能赴延安之行的遗憾。2018年11月下旬,作为长江委水文局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干部延安进修班的一员,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宝塔山、杨家岭、凤凰山、枣园和王家坪等革命前辈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也参观了抗大、延安学习书院、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其间,聆听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薪火相传—革命后代话初心》《一位国际友人的初心和使命》《回望初心践行宗旨—张思德精神与<为人民服务>》《漫谈陕北的历史文化》《毛泽东与毛岸英感天动地父子情》等专题教学讲授。虽然短暂的延安之旅已结束,但宝塔山前对着党旗庄严宣誓和重温入党誓词,梁家河村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留痕,交通大巴车上断断续续播放的《保卫延安》硝烟画面,静坐时回想革命先烈事迹和精神的瞬间,夜空下与学员们一起散步和畅言等不同情景画面仍时常重现在脑海中。短暂一周的学习之旅,收获颇丰,感触颇多。

一、“延安精神”之我见

延安一周的培训学习之旅,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延安精神的精髓。从1935年到1948年在延安,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领导中国革命由弱变强、不断走向胜利,也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这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延安精神的无穷力量,无愧于民族之魂。

“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风范结合的产物。我被这种精神所感动,更为这种精神所焕发出来的力量而所折服。我们身处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延安精神至今依然是没有过时,依然是焕发出伟大真理的光芒,依然是值得我们中华儿女深入学习和备加珍惜,依然是能在我们思想和精神领域起到决定性和指导性作用,依然是可以引领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不动摇,依然是需要继续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今天是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努力进取,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二、“为人民服务”之我感

延安精神是真正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体现。站在张思德纪念广场上,现场与大家共同回顾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一文,又一次深深地为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领导人身体力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感动。毛泽东同志不管是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还是在亲自出席普通战士张思德悼念大会讲演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还是中共七大会场里面打出的标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些无不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这也是延安精神的最鲜明、最生动的标识。

当前,长江水文正面临由“两个发展、一个建设”向“四个水文”发展目标转移阶段,真正让大家能理解并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还需要全局上下从思想上、业务上和行动上相应做出调整和改进。只要我们坚持根本宗旨,团结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本着为单位发展和职工利益着想的理念,不懈努力,“四个水文”发展目标就一定会更好实现。

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之我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特征,是我们不断夺取党和人民事业新胜利的传家宝。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以身作则,树立自力更生、艰苦朴素的思想境界,保持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依靠这种精神,带领全党同志和群众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不断开创革命事业的新局面。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重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可能靠“搭便车”或“吃老本”就能实现发展,仍然需要大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先进技术、关键技术和大国利器是求不到、买不来,要靠我们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自己的创新和创业,掌握核心技术、掌握知识产权,才有国际竞争力、才有国际话语权。在新时代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基础上,要大胆创新,尤其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需求,抓住学习实践这个关键环节,不断推进工作,努力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一直强调,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全党始终都要重视学习并不断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延安精神告诉我们,在工作中不能放弃学习,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联系实际不断创新,要与时俱进,提高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要时刻铭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推动单位发展,书写人生精彩。

学习延安精神,继承发扬延安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并且持之以恒地用延安精神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与时俱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责任编辑:钟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