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天山脚下水文人

来源:中游局 时间:2019-05-17 作者:舒灏 编辑:莫登华

8.jpg

19.jpg

IMG_6617.jpg

自3月27日踏上新疆天山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以来,参加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地区一河一策的中游水文职工们,面对雪山、戈壁、沙漠和急流的考验,再一次以无畏的精神气概和实际行动展现了水文人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天山一日四季风,冷暖只在谈笑中。新疆博州地处天山脚下,这里的天气就像是一个神奇童话世界,每当睛空万里的天空飘来一片云彩的时候,当地牧民就能准确地知道是雪、是雨还是冰雹,而本次测量的50多条河流的起止点就基本都在海拔700-3200米之间的雪域高原,所以,测量队员们每天都要经历从春夏到秋冬的天气变化。

18E25D23F9DFA04F693928619AC7FD19.jpg

新疆的河流,一半在雪山,一半在戈壁;每一次山洪来袭都像脱缰的野马,导致山脚附近河床千疮百孔,河槽宽处能达数公里,水流则顺着戈壁滩或沙漠地质潜入地下,形成隐形河,使河流的下游只能见到涓涓的细流。

04580F9DA17DD280BC0AF3508C63365F.jpg

最让测量人员感到心有余悸的是反反复复翻越的雪山口,穿越这些危险区域,就是当地牧民也要到每年6月初才敢进山,9月底就必须出山躲避恶劣天气,而我们的水文测量人员,却从3月底就开始不断地从这个山口翻越到那条河流,又从那条河流穿越到另一个山口。每当越野车困在雪地的时候,大家都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全力自救!无论山口积雪路段多长,积雪厚度多深,都会齐心协力铲除公路上的积雪。在一次穿越奈楞格勒到冬都精河之间的山口的时候,在通讯完全中断无人区,在交通车辆被困在进退两难的下山积雪公路段的危急时刻,两个测量组共10人,从中午12点钟除雪至次日凌晨1点半钟,用了13个多小时的时间,才终于将被困的车辆从公路1米多深的积雪中救出。在铲除积雪过积中,累了就轮换,工具不够就用双手挖,饿了就啃干粮,虽然山口寒风凛冽,但是大家为了走出困境,那颗相互碰撞的信任之心还是火热的,就是这样,大家战胜了一次又一次艰难险阻。"冷吧?"“还行!“这类温暖的对话大家每天都能听到好几次。在山溪性河流测量,除了雨雪无常外,大家每天都要踏着齐膝的雪水穿越在峡谷的溪流河道里。不过,新疆的太阳紫外线还是特别强,太阳的温度非常灼热,所以大家又乐观地形容自己"头顶烈日黑汗流,脚踏冬雪刺骨寒。"

在河流测量的40余天的艰苦工作,有两位老同志腿部摔伤,却从未休息过一天;有多名同志被不名毒虫叮咬后皮肤溃烂,也依然坚持在汗水和雨雪中浸泡。本以为圆满完成了任务可以与家人团聚了,却再次接到上级的指令,要求大家继续完成新疆博州地区50多条河流的确权测量工作,大家虽然有些意外,但是,同志们毫无怨言,斗罢艰险又出发,他们不怕困难,连续作战,发扬忠诚、担当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又一次投入到新的测量工作中。

18425A4B928EE1AD9CDB6F7D0893E4FA_爱奇艺.jpg

在完成外业测量的同时,测量队员们晚上还加班加点进行内业资料整理和成图,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他们放弃休息,每天坚持到深夜……

责任编辑:郑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