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水文长江口局开展汛期断面定线比测工作

来源:长江水利网 时间:2019-07-16 作者:赵昱婷 王君立 曾庆州 图:张静 编辑:卢兴祥

7月9日至10日,长江委水文局长江口局徐六泾分局组织开展定线比测工作,实测丰水期该控制断面各类水文要素,收集汛期逐时潮流量含沙量基本资料。

7月9日中午,天气阴沉,江风阵阵,徐六泾分局近30名测量人员抵达徐六泾断面,紧张有序地为定线比测工作做准备。徐六泾断面宽约5公里,是长江下游干流距离入海口最近的一个控制节点。一望无垠的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来往穿行在长江黄金水道,附近就是气势恢宏的苏通大桥。

1.jpg

俯瞰徐六泾断面

徐六泾站是综合性水文站,观测项目齐全,涵盖了潮水位、潮流量、含沙量、颗分、盐度、水质、地下水、降雨量、水温、波浪、风速风向等,其水情信息对防洪安全和长江口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江中央的水文平台和4个直径3米的大型浮标系统组成了在线监测系统。平台和浮标内安装了ADCP、OBS等先进的测流测沙仪器,实时自动监测着整个徐六泾断面的流速、含沙量等各类水文要素的特征值。每隔半小时,这些自动采集的数据就通过数字电台和GPRS传输到徐六泾水情测报分中心的信息数据库里。

2.jpg

测量人员进行取沙作业

受潮汐和长江径流交互影响,徐六泾测验开展起来较上游复杂得多。定线比测是在5公里的江面上,用4艘水文测船自北向南同步进行ADCP走航测量,每半小时定点取沙。一个完整全潮测验连续测流28小时。定线比测收集的实测资料,为率定和校核在线监测系统,优化测验方案提供了依据。

3.jpg

夜间测量

完整流量测验少不了夜测环节。夜晚8点,暮色沉沉,宽阔的江面上风平浪静、星光点点,长江南岸的常熟兴华码头灯火通明。测量人员开始了本次定线比测的第13次走航测量。因为测船要横越航道,测验人员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此时,在距离比测断面约10公里的徐六泾分局的水情测报中心,值班人员正在查看徐六泾水文信息综合应用系统,检查各水文数据是否有异常。夜里2点,他们还要重复这项工作。徐六泾站的报汛信息将同步发送到长江委水文局和上级防汛部门。

4.jpg

夜晚的徐六泾分局水情测报中心

定线比测工作持续到10日下午6点,在不间断的28小时全潮测验里,长江口水文人克服恶劣天气,不分昼夜、精准测量,取得了宝贵的水文基础资料。

5.jpg

徐六泾水文平台、测量船

徐六泾在线监测系统自2005年建成,如今已经运行了10余年,历史性地实现了长江入海控制站流量与输沙率自动监测,获得大禹水利奖。2017年,又新增水质60余个参数在线监测,并与地方水利、交通、环保、海洋等多部门共建共享,为防汛防台和长江大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责任编辑:郑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