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上海滩风云(二)

来源:水环境处 时间:2019-08-05 作者:赵起超 编辑:赵旻

层层选拔,出征上海滩

通往上海滩的准考证只有6张,全委那么多从事水质监测的单位、人员,名额怎么分?集训开始不久,我们接到通知:2019年长江委职工职业(水环境监测)技能竞赛将于6月3日-6日在荆州举行,竞赛成绩作为参加长江经济带技能竞赛的选拔依据。

本次竞赛,水文局既是协办单位,又是参赛单位,可谓付出了双份的努力。这边,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和后勤保障,确保竞赛顺利进行。那边,培训也不能放松,自己家的选手要拿到尽量好的名次。教练们白天指导实验操作练习,举办专题讲座帮助选手梳理理论知识复习要点、讲解练习中发现的典型问题,晚上则加班加点编制实验操作考核标准,确保评分规则贴近长江经济带技能竞赛考核内容,同时兼顾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荆江局在物资、场地、后勤保障和人员发动上不遗余力,局领导多次主持专题会议,制定了详细的竞赛筹备工作方案,举全局之力,为竞赛的顺利举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1.jpg

荆江局为长江委2019年技能竞赛准备竞赛场地

在20天的集训过程中,选手们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备战状态,周末加班练习实验操作,每天晚饭后还进行2小时的集中晚自习用于复习理论知识。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时,选手们互相当裁判,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终,大家的付出也获得了回报。在长江委技能竞赛的赛场上,中游局彭恋等21名选手包揽了一、二、三等奖,荆江局汪梦琪等3名选手包揽了4个单项奖。成绩公布后,我长出了一口气,继2013年、2016年后,水文局再次在长江委水环境监测技能竞赛中获得佳绩,自从我们水文人参赛,第一名从未旁落。尽管我们的目标瞄得更远,但是首战告捷,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2-2.jpg

中游局彭恋作为获奖选手代表发言

短暂的休整后,在长江委技能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9位选手于6月12日再聚荆州,进行参加长江经济带水质技能竞赛赛前集训和选拔组队。水文局水环境监测管理处汪金成处长任总教练,率5名教练在集训现场负责培训和选拔的技术指导。

与前一期的大班集训相比,这次集训教练们站得更近、盯得更紧,选手也更清晰地感受到竞赛即将到来的压力。为确保选手们在赛场上的表现,教练们在深入研究竞赛指南后,指导选手操作流程和技术进行改进。一开始,选手们对规则有不同的解读,对改变操作习惯也有抵触,练得不顺时压力堆积、爆表、外泄,难免会溅到教练身上。我有时对选手们打趣说,你们今天练高锰酸盐指数的时候火力挺足啊,怼得教练饭都吃不下了。亲自坐镇前线的汪处与选手们谈心、交流,化解了大家的顾虑,选手们也渐渐体会到教练的苦心,站到实验台前,该练的继续练、该改的抓紧改,最终大家都较好地适应了竞赛规则。

复习理论知识时,选手们按照“竞赛关键在理论,理论重点在大题”的思路,全身心投入,抓紧一切时间认真复习理论知识。有一天中午我走进会议室准备午休,发现好几位选手没回酒店休息,而是打算小憩一番后继续看书。被大家的拼搏精神感动之余,我觉得跟这么多女生睡在一间屋子里会有点紧张,于是悄悄地离开了。随着集训的深入,选手们的复习材料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有时看书看累了,大家还会互相提问、作答,建立了“比学赶帮”的良好团队氛围。

有时选手们状态出现起伏,我会找他们单独谈话,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不曾想,有一次我找选手谈话时,还没说几句,她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好多内容掌握得不熟练、感觉压力很大,让我很是手足无措,安抚了半天才止住眼泪。从那之后,我找选手们谈话再也不敢像原来那么“简单粗暴”了,在讨论技术问题之余,还要帮助他们舒缓心理压力,戏称要把他们当“祖宗”一样供着。

2-3.jpg

选手练习采样项目实验操作

一晃眼,就到了要出发的日子。6月28日,经过严格的内部选拔考核后,最终入选长江委代表队的6位选手,将自己实验器材清点、打包好,整装待发,准备赴上海参赛。即将在长江经济带技能竞赛赛场上,等待他们的将是陌生的实验操作场地、严格的裁判,以及来自太湖局和流域各省市,同样潜心备战、精挑细选出的72名选手。届时,这6位在集训中付出了辛勤和汗水、从层层选拔中杀出重围的“祖宗”们,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