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学习贯彻水文工作视频会精神---提能力 谋发展 绘蓝图

时间:2020-03-10 作者:中国水利报 编辑:周明

七大关键词看清水文工作“小目标”——

提能力 谋发展 绘蓝图


关键词一:水文现代化建设

深化水文改革创新,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加快水文提档升级,努力做到监测手段自动化、信息采集立体化、数据处理智能化、服务产品多样化,建立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现代水文业务体系。

水文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无人值守为主体的自动测报方式和精兵高效的现代管理模式,水文测报水平显著提高,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监测分析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公共服务不断拓展,基本建成满足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水文业务和管理体系。

水文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加快水文站网体系布局调整,实现大江大河主要支流、重点中小河流和小型水库水文监测全覆盖,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水文监测站网体系;加快水文测报体系提档升级,水位、雨量、地下水等要素自动监测率达到100%,流量、泥沙等要素自动监测率达到50%;加快水文信息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实施国家水文数据库工程,构建水资源动态分析评价预警系统,推进全国洪水预报调度业务一体化,实现水文产品多样化和信息服务便捷化。

关键词二:强监管服务支撑

针对水生态问题突出的重点河湖,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试点河段生态流量监测。组织做好新一批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省界和重要控制断面水资源监测前期工作。完成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生态补水水文监测及分析工作,全面开展补水区21个河湖水文监测及分析评估。进一步开展内蒙古西辽河流域“量水而行”水资源监测分析。继续做好水质监测工作,把水利部已颁布的4455个重点水质站作为水质监测基本任务。

关键词三:防汛抗旱水文测报

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防强台,做细做实汛前准备,优化完善测报方案,抓好监测预报预警,努力延长预见期,提高精准度,坚持讲实话,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旱水文测报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要结合大江大河治理主要矛盾发生的重大变化,重点围绕水工程防洪抗旱调度,实施防洪重点区域水库群及重点蓄滞洪区水工程联合预报调度,加强河道径流预报和旱情综合评估,开展中小河流及小型水库水雨情快速预警,积极应用省级山洪灾害预警平台信息,加快预报调度业务一体化发展。要切实增强水害忧患意识,系统分析历史大洪水和特大干旱特点、水工程安全运行状况,研究制定现状测报条件下的流域特大洪水水文应急预案,充分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做好应对措施,着力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关键词四:防控测报两手抓

要按照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要求,分类施策,精准施策。要不等不靠,克服困难,在保障职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水雨情信息报送工作,确保水文测报不中断。

关键词五:加强行业管理

加快理顺机构改革后的水文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水利厅局水文职能部门要履行好行政管理的职责,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水文投入和运行长效机制。水利厅局直属水文机构要转变工作思路、加快能力建设,抢抓机遇补齐水文基础设施体系短板,多措并举做好水利行业监管支撑。要根据水文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转变,持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与行政区划管理相协调的水文机构,加快推进县域水文发展;积极创新水文运行机制,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实践,培育基层水文服务体系,加强面向社会的水文行业管理。

关键词六: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开展科技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快提升支撑能力。各级水文部门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积极装备先进仪器设备,以问题为导向,集中力量对流量、泥沙自动监测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要在技术装备国产化上下功夫。要紧跟现代科技发展和监测对象需求变化,加快水文技术标准体系和制度法规的更新完善和监督实施,提升水文基础保障能力。

关键词七:党建引领保持战斗力

结合水文工作点多面广特点,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行业转变思想观念,推动水文工作创新发展;要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应用,做好问题整改落实,用好水文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树立廉政风险意识,深入基层水文测站调查研究,做到坚持务实高效,推进水文事业发展。要坚持党建引领,开展符合水文工作、水文队伍实际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基层水文职工的人文关怀,要加大力度宣传那些意志坚定、科学务实、无私奉献的水文系统先进事迹、优秀职工。要以新时期水利行业精神引导广大水文职工,努力保持水文队伍风清气正、严谨务实、朝气蓬勃。



责任编辑:周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