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自豪,我是一名长江守护者——水文中游局罗兴在长江委青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0-06-11 作者:罗兴 编辑:郑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青年朋友:

你们好!

我叫罗兴,来自水文中游局。参加工作14年来,我切身感受到了长江委大家庭的温暖。长江委在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坚强的水利支撑保障,身为其中一员,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也让我时时充满信心,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

进入长江委工作至今,我并没有做出了不起的贡献,也无特别值得炫耀可喜的业绩,只是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2006年7月,我来到位于洞庭湖畔的城陵矶(七里山)水文站工作。作为站上近些年招入的第一个本科生,我能深切感受到领导和同事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殷切的期望。在我没来报到之前,单位就已经在办公楼的一楼,给我腾出一间房,精心装修布置,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为了让我尽快掌握工作技能,专门安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荣获过“全国技术能手”的汪卫东作为我的师傅。针对我的实际情况,量身制定了五年成长计划,一年组长,两年主测,三年内外兼修……同事间团结友爱、工作氛围融洽,让我深深爱上了水文这份工作,也让我下定决心,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我最爱的单位,矢志不渝。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的需求,我加快了学习的步伐。白天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要求参与更多的工作。晚上,在办公室翻阅从学校带来的专业书籍,寻找白天工作的理论支撑;周末的时间,我一个人拿出仪器,在办公区院子里、大堤边、趸船上,一遍一遍地操练;为了摸索一款新仪器的使用方法,我全文翻译了英文版的使用说明,为该仪器的顺利投产奠定了基础;为了试验GPS参数转换的正确性,我骑着自行车,沿着螺山水文站大堤,冒着烈日和风尘寻找控制点去测试。积极学习,让我在多个项目中,开始独当一面。荒凉的草原戈壁、凶险的山峰河流、改革开放的繁华都市、远离城市喧嚣的穷乡僻壤、辽阔的神州大地、遥远的异国他乡,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和汗水。在工作中,每次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抑或遇到任何的挫折,我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因为我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长江委人,一名长江水文人。

2007年10月,入职刚满一年,我有幸作为长江委三名选手之一代表长江委参加第四届全国水文勘测工技能竞赛,收获了综合成绩三等奖和一个单项第一。水文局各级领导对我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我将本次比赛的经验带回工作岗位,扎实工作,筑牢基础。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让我备受鼓舞。接下来的几年,我把压力化为动力,立足岗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勤思考、勤学习,潜心钻研水文勘测知识,努力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积极向老师傅们虚心请教,不断磨砺自己、充实自己。

2012年,通过选拔,我参加了全国水文勘测大赛的备赛工作。相比5年前,2012年备战全国大赛的条件和五年前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工作上的责任、孩子出生需要人照顾、较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都给备战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身体上的病痛,让我夜不能寐。但是内心那个坚定而明确的目标,让我信心百倍。

全国大赛如期而至,全国各省市75名优秀的水文选手齐聚广西南宁水文站。热闹的比赛氛围、热情的工作人员、友善的比赛选手,我都无暇顾及,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是长江委选手,我要展现长江委人的精神风貌和风采。比赛中,我和团队成员相互鼓励、打气,顽强拼搏,沉着应对,最终收获综合成绩第一名和一个单项第一。

2016年、2017年,长江流域连续发生了大洪水,此时我正坚守在汉口水文站。汉口水文站作为中游流域防汛节点水文站,精准的水雨情资料,关系到水文预报的准确度和整个防汛大局,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防汛的关键时刻,我经常吃住在单位,和分局干部职工并肩作战,加强监测,为水文预报提供“新鲜”“精准”的水雨情信息,为夺取防汛胜利做出了水文工作者的贡献。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游局的各项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疫情期间,马主任多次到中游局看望慰问基层水文干部职工,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和信心。作为一名基层水文青年,我将牢记马主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不负韶华、不负长江”的嘱托,发奋学习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努力做出一名长江守护者应有的贡献。

谢谢!

责任编辑:郑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