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不忘初心情似海 滚滚大江见赤诚

来源:机关党委 时间:2020-07-15 作者:胡关顺 杨杰 编辑:杨杰

——长江委水文局离退休处先进事迹介绍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是一个全国文明单位,更是一个为长江水旱灾害防御提供技术支撑的功勋单位,为三峡、葛洲坝、丹江口、清江隔河岩、陆水等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防汛抗旱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推进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文局离退休职工管理处(以下简称离退处)的工作,更是一直做得扎实具体,创意连连,有声有色,成为推进长江水文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认真执行党的老干部政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数十年如一日,尽心尽力做好各种管理服务工作,受到水利部及长江委的高度评价,赢得单位领导和离退休干部职工由衷地称赞和肯定, 2020年荣获湖北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服务老干部是事业需要

水文局现有离退休职工1700多人,占全局职工总数的44%以上。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江治理开发事业中,水文局老同志拼搏在长江水文第一线,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长江水利建设做出了贡献。离退处同志始终将老同志当作功臣,将他们关心好、服务好视为水文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视为工作神圣的职责。离退处虽然仅有5名职工(含聘用司机),但他们深感重任重大,总是兢兢业业当着大事来抓。

水文局每年定期组织召开两次水文局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向老干部通报局的工作情况,并与老干部座谈,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局里召开扩大会议、民主生活和上级来调研等都有一定比例的离退休老干部参加,重大决策前也会征询老干部的意见。

服务老干部以制度支撑

离退休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个人待遇,它具有严肃的政策性,也有准确的时间性,必须严格把关。离退处着力将建立和完善离退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务支持机制放在首位,根据中央和上级文件精神,水文局把落实“两费”纳入领导目标管理责任制。离退休费由局财务实行统一管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其他各种经费,福利待遇,医疗费报销等均由离退处具体承办。

为解决好老同志看病、住院就医问题,离退处根据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在广泛征求老同志意见的基础上,协同人事部门制订了离退休职工的医疗费管理办法,这一管理办法,水文老同志比在职职工报销比例高2个百分点,报销时间、报销款进账、购药地点更为便捷。离退处为老同志免费提供就医轮椅、拐杖,发放应急爱心手环,为重病提供用车方便等。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条件的好转,有意识地将离退休干部职工一并纳入享受红利的范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以及长江水文事业的发展,水文老同志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在最近10多年中,离退处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为离退休职工中的困难户争取困难补贴;争取国家资金,帮助退休返乡定居的孤寡老职工危房改建维修;每年传统节日发送过节物资。令水文局已离休退休二、三十年的老同志惊喜的是,2018年水文局(机关)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他们也和在职职工一样人人领到奖金。

在争取特殊群体的合法待遇上下功夫

80、90岁的老人,和共和国一起经历了坎坎坷坷、风风雨雨,阳光普照的大地上,难免遗留下灰暗的角落。伸出你的手,或许老人们就能享受到阳光的温暖。离退处时刻把这一特殊群体放在心上。

水文下游局离休工人全东仁是1947年由俘虏兵转入人民解放军当战士的。在特定年代,他的离休待遇没能全部落实。离退处得知这一情况后,连续2年多次向委人劳部门反映后,终于解决了全东仁享受离休待遇问题,每月增加了护理费;年近80岁的原大通水文站副站长,于1962年受处分后回农村老家定居,一直未婚,住着干打垒的破房子,自认为是一个早已被遗忘的水文人。离退处丁德忠处长在南京出差时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赶赴安徽农村这位老同志家中了解情况,并当即掏钱帮他检修房屋。事后,经组织研究,每年给这位老同志发放特困救济金,此外每月生活费也有提高。

退休在仙桃农村的年过八旬的孤老高演明,患膀胱癌,几年卧床不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离退处知情后立即派人前往,先后18次到仙桃市照顾高老,送慰问金、慰问品、送药费、修房、购物、洗衣服样样都干,件件考虑周到。三年后,高老病故,又是离退处派员为老人办妥了后事。许多老同志深有感慨地说:“别人进的是歌舞厅,离退处进的是吊唁厅;别人办事住的是高级宾馆,离退处办事联系的是殡仪馆;别人听的是欢快的音乐,离退处常听的是哀乐。” 对此,离退处职工笑着回答:“这是党交给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在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上下功夫

离退处针对老干部的特点和需求,想方设法创新载体,创造条件,努力将老干部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设计好、维护好、发展好。

很多老同志是党员,对党组织有深厚感情,离退处在全江上下共建起14个党支部。一直以来,由离退处具体承办党支部活动。考虑到部分老同志不熟悉电脑,离退处还将长江水文网站上下载的重要新闻和信息,及时送到各离退休党支部、各水文老年活动室,让老同志传阅了解。在党员教育学习活动中,原水文局党务工作者高克勤、许先进、鄂德龙等人被选派参加长江委和水文局督导组、巡视组,帮助基层党委搞好党员教育学习和考核工作。

水文局离退休职工中有不少老专家、老技师、老政工,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同志人员就有600余人。在工作需要,身体条件允许,在不同阶段把他们的余热发挥起来,也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离退处多次组织了离退休局级干部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到重庆、宜昌、丹江、荆州、南京、河口等地参观考察水文站网建设和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局迁址可行性研究工作。

让老同志老有所乐,不断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也是离退处工作的重要一环。多年来,水文局及下属各局投入资金,分别在重庆、宜昌、丹江、荆州、武汉、南京、太仓等地建起11个水文老年活动室,订有多种书刊画册,配有电视、电脑、空调、健身器材、乒乓球台和棋牌等娱乐用品,常年免费开放。这些投入为老年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在职时忙于工作的老同志,退下来参加了老年时装队、舞蹈队、合唱团,穿着时髦的运动服和演出服,亮相多个舞台和公园街头。还先后多次代表长江委参加水利部和湖北省、重庆市、武汉市、南京市、上海市举办的文艺、体育、书法、摄影、知识竞赛和棋牌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离退处多次获得组织奖。在长江委举办的历届老年运动会上,水文代表队都取得优良成绩。

近年来在水利部组织文艺调演活动中,由水文老同志编排的歌舞《九九女儿红》、湖北渔鼓《歌唱水文》、曲艺《我们是长江人》、舞蹈《峡江二嫂》《三峡恋》从武汉演到北京,深受水利部部长和部机关同志称赞。有的节目还分别上了省、市多个电视台。

长江水文点多线长,许多老同志干了一辈子水文,为兴建长江三峡工程服务了一辈子,却没有能看过建成的三峡大坝,也有的想去革命圣地和改革开放发展的大都市观光,享受一下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劳动成果。在离退处努力下,老同志的心愿得到了满足。72岁的徐惠玲老人在重庆红岩纪念馆参观时突发心脏病,离退处职工及时将她送往医重庆市急救中心,并组织专人每天24小时护理。3天后,徐老平安无事回到武汉。对老同志的热情温暖关怀,细致照顾,给每位老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情厚谊。

感悟联络不松懈

水文局离退休工作之所以取得很大成绩,满意度、信誉度、点赞度总是那么高,与历届党委党组及行政领导高度重视分不开,也与离退处工作人员的素质、爱心和敬业分不开。他们人人口袋里装的一份单位离退休干部姓名、住址、电话表,手机上有老干部或家人的电话、微信,QQ等,并建有台账、微信群,QQ群等。

30多年来,在他们的努力下,龙昌洪等10多个危重病人救治成功,为300多病亡退休职工办理后事,先后出差到10多个省市,20多个县,数千公里看望慰问老干部。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他们上门慰问去世老同志家属,越洋电话慰问在海外的退休职工,服务工作更加细致贴心,为此收到感谢信、电话、短信、qq微信留言数以万计。旅居法国的退休职工闵丹平微信上真情留言:我在异国他乡,能收到单位的问候,感激不尽;有强大的祖国,好的单位作后盾,又有这么体贴的同事,我真幸运。把你们的慰问告诉了我的老公,他说中国真好!

年年岁岁、朝朝暮暮、分分秒秒联系着一个个老干部或者家人。他们是离退休老干部的依靠,是支柱,是亲人,是贴心人,是知心朋友。这是一种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透、做漂亮后的自然反应,也是丰收的果实,更是温馨快乐的同志关系的升华与快乐。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