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请听他们说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0-11-08 作者:水文网 编辑:周明

微信图片_20201108174830.jpg


【编者按】2020年11月8日,是第21个记者节。宣传工作是长江水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专兼职宣传人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记职责使命,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不同的岗位上,用手中的笔、镜头记录长江水文人倾力服务长江大保护、治江中心工作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担当,讲述一个又一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推出了大量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今天,长江水文网特别策划,邀请内外业专兼职宣传人员分享他们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感悟,从中感受他们对长江母亲河、对水文事业的热爱,感受他们坚守初心和使命、对做好宣传工作的孜孜追求。请听他们说---


杨秀川(水文上游局党群办)

我们宣传工作者,是长江水文改革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记录者,有辛酸苦辣,也有自豪荣光。作为基层宣传工作人员,我认为自己需要切实提升四个方面的能力:提升脚力,走勤一些,跑快一点;提升眼力,跟踪动态,聚焦重点,见微知著,敏锐发现宣传事件和素材;提升脑力,严谨审慎,深思明辨,与时俱进,唱响好声音、讲出好故事;提升笔力,勤写多写,斟字酌句,改进文风。

吴奎(水文上游局涪陵分局)

作为兼职通讯员,在全面报道单位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习记者优秀职业素养、崇高职业道德、积极营造正能量的社会担当,从中找差距,细观察、多思考,练内功、多报道,为单位发展鼓与呼,营造良好氛围。

莫登华(水文中游局党群办)

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宣传舆论导向。中游局点多线长面广,扎根基层,深入测报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讲好身边水文故事。做到敏锐观察,勤于动手,用心、用情。突出重点,展示亮点,关注焦点,主动作为,传播正能量。积极与主流媒体沟通联系,树立良好水文形象。

卓思佳(水文中游局党群办)

从事宣传工作后,有机会更多地到一线,经历过强风大雨中的抢测洪峰、高温下的应急监测演练、凌晨时分的接力设备抢修,也时常在深夜、凌晨甚至是清晨收到来自一线的稿件。向奋战在各个岗位上的同事致敬,我也将竭力、用心去讲好身边这些感人故事。

刘丰(水文下游局党群办)

宣传工作让我深知其中苦中有乐,品尝到那至苦至难后的至甜。肩负的职责让我必须把大局当作舞台,努力把握长江水文发展脉搏,坚持把镜头对准一线,力求掌握“要点”,提高舆论引导力;挖掘“亮点”,提高新闻洞察力;提炼“特点”,提高新闻感染力;打造“精点”,提高新闻品质力,当好行业“喉舌”,传播长江水文好声音。

胡名汇(水文三峡局党群办)

在当今新媒体浪潮下,宣传报道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面临机遇与挑战,需要我们内修外化,日积月累,也需要我们充满热爱,保持敏锐度与兴奋感,笃定前行。对生活永怀好奇之心,对待工作永保赤诚之心。以更加专业的态度和奉献精神,记录下新时代水文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精彩瞬间,担负起宣传工作者应尽的责任与使命!

张释今(水文荆江局党群办)

做宣传工作需要思路清晰,有高度敏锐性,在平凡工作中发现亮点,不让有价值的信息从手中流走。有时候觉得才思枯竭、茫然无措,为了保证时效性,还要加班加点,但当一个个作品发布出去,成果获得大家的认可,心里又会洋溢着无法言说的快乐,这应该就是宣传工作者的苦与甜吧!

李强(水文荆江局党群办)

以前一直从事技术工作,最近这几个月宣传工作给我的一些感悟就是,宣传工作需要增强三力:一是“眼力”,多角度看待问题,从习以为常的日常工作中挖掘闪光点;二是“笔力”,练好笔头子,把身边的好素材转化为一个个好故事,打动读者;三是“心力”,心力专凝,弱者亦强,要有一颗愿意去干好宣传工作的心,勤思考、想对策、重落实,不断提升自己的宣传工作能力。

张静(水文长江口局党群办)

当我来到长江口局,跟随着身边同事的步伐,记录下他们每一个辛勤耕耘的瞬间,感到十分充实。当写作的文字变成铅块字,心情是愉悦的。水文基层是新闻宣传的富矿,我相信那里有无比广阔的天地,因为热爱是源于心的。

杨华欣(水文汉江局党群办)

做新闻宣传工作是一个充满学习、充满挑战、充满机会的过程。需要不断锻炼自己思路清晰,擦亮眼睛,拿起笔和相机,发挥出宣传报道的重要作用,展示单位的每一点进步,记录身边同事的辛勤付出。

胡文波(水文汉江局丹江口分局)

因为热爱,所以才会全身心投入。作为一位图片记者,用手中的镜头客观、真实讲述身边的水文故事,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今后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的把镜头聚焦长江水文,聚焦基层测站,聚焦身边的先进人物,创作更多精品佳作。

甘坤(水文西诸局办公室)

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一个人的知识面也很有限,如果大家都动起手来,多途径多渠道广泛地宣传我们长江水文,那么就会形成一股洪亮的声音,唱响我们的主旋律,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长江委精神、长江水文核心价值体系,向社会展现我们长江水文独特的风采。

张伟革(水文三峡局)

过节真好,虽然退休了,但我仍然有一种特别的荣誉感;在这个记者专属的节日里,我仍然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责任感。做了20年的新闻宣传工作,今天我最想说的是,过去、现在、将来还有很多很多的精彩瞬间、动人故事,需要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去拍摄、记叙和报道,用心了就会有写不完的故事,尽责了才能当个好记者。作为一个老水文新闻宣传工作者,我还想和我的同行们同事们一起继续续写美丽、辉煌的长江水利、长江水文故事。我很怀念过去做记者的艰辛,我更期待今后讲故事的快乐。祝同事们节日快乐,祝长江水文宣传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熊莹(水文局办公室)

今年“抗疫”、“抗洪”两次大考,长江水文交出合格答卷,宣传工作也有出色表现,讲述的许多故事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我将加倍努力,加强学习研究,保持激情与干劲,认真履职,敢担当勤作为,为讲好长江水文故事贡献应有的力量,写好青春的答卷,无愧使命,不负韶华。

陈春华(水文局办公室)

长江水文的专兼职宣传人员,以敏锐的观察,生动的采写和对精彩瞬间的捕捉,及时传播长江水文好声音。作为一名通讯员,将和内外业专兼职宣传人员一道,以记者的职业素养要求自己,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持续不断练内功,及时出图文报道精品,用心记录,传递感动,传播正能量。

刘迪(水文局网信中心)

网信中心担负着长江水文网、长江水文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的技术支撑职责。今年,《人民日报》等媒体对长江水文网给予关注,长江水文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也创新高。这些,都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我们将紧盯融媒体技术发展,结合长江水文实际,做好长江水文门户网站和官微的技术服务工作,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杨杰(水文局机关党委)

节日快乐!和大家一样,一直感动中。回顾走过的岁月,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幸运的,从2002年加入长江水文大家庭,到目击118个中央报汛站实现自动报汛的激动时刻,再到水文测验方式方法技术创新、水质能力提升、水文信息化建设等,我们共同见证了长江水文的改革发展,也一起在风风雨雨中走过,并且用心记录着。我将继续前行并用心记录、讲好身边故事。

刘文艳(水文局机关党委)

我理解的记者更像是战士,需要内练本领更需要冲锋陷阵!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从用心采、编的每篇稿件中收获很多,还有从新闻宣传角度看迎战每次洪水,还有抗击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感动常在!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历练积累,在经历的大事件中成长进步,在坚持用心中笃定前行。

郑力(水文局机关党委)

记者节是属于所有新闻工作者的节日,也是属于长江水文每一位专兼职宣传工作者的节日。在这里,衷心地向大家道一句,记者节快乐!

长江水文网上每一篇新闻作品的发表,都离不开作者的辛勤付出,离不开编辑的认真审阅校核,离不开支持长江水文的网友们。

每一张生动、精彩的照片,每一篇公众号、订阅号的推文,每一部微视频、微电影、微动画的制作,背后都有专兼职宣传人员的辛劳与汗水。

日常宣传工作中,有的人在江水湍急的岸边举起了相机,有的人在机场火车站的候车厅P起了照片,有的人在亲友聚会的饭桌上翻开了笔记本,有时是凌晨4点,有时是春节除夕,需要他们在哪里,他们就会在那里。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还有创造力,都得有!采、写、摄、录、编,还有网络技能,都要会!然而,时代在变、技术在变,多媒体新媒体的工作方式也在变,但专兼职宣传人员与长江水文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初心不变!

钟兮(水文局机关党委)

文字与镜头总是有穿透时间的力量。作为一名长江水文的宣传人员,跨越四季与南北,可以是发展大潮的见证者,可以是憧憬未来的推动者,也可以是急难险重的逆行者。每一次的采访,每一次的拍摄,每一次的伏案,都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和读懂长江。用笔尖书写那些看似平凡却丰盈的故事,用镜头定格那些须臾之间让人感动的点滴,用热血与温暖记录长江水文的精彩与美好,掷地有声、步伐坚定。


责任编辑:刘文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