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水文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多因素影响下长江泥沙来源及分布变化研究”通过绩效评价

来源:技术中心 时间:2021-03-16 作者:朱玲玲 编辑:刘秀林

3月8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在武汉组织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泥沙调控及干流河道演变与治理技术研究”课题绩效评价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牵头承担课题1“多因素影响下长江泥沙来源及分布变化研究”。评价专家组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胡春宏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张建云院士和行业多位知名教授组成。项目及10个课题的专家、代表50余人参加会议。

2.jpg

课题1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课题集成了流域长历时、多源、海量的水文泥沙、气象、地形地貌和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及河道采砂、疏浚等数据;基于沉积物现场取样和年代测定,复原了长江源区典型河流历史形态,反演出河流历史输沙代表数据;建立了泥沙输移序列多重时间尺度下的分形模型,提出了泥沙序列重构方法,实现了长江源泥沙历史序列的重构。完善和丰富了长江泥沙通量变化特征数据库;揭示了不同时空尺度下长江泥沙来源和输移变化的新规律及其对自然变化、水土保持工程、水利枢纽调蓄等多重因素的响应机制,定量评估了不同阶段长江泥沙变化驱动因子的贡献率,预测了未来30年长江流域泥沙变化趋势。

专家组经讨论和质询,一致认为课题圆满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和考核指标,实现了预期目标。研究成果为项目相关课题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数据支撑,并应用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2021-2025年)、三峡水库库尾泥沙减淤调度和汛期排沙调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据了解,课题发表第一标注科技论文28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9篇;出版和待出版专著5部;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申请并获得(或受理)发明专利5项;培养研究生1名;研究成果《长江泥沙时空变异识别与主要驱动力定量研究》获2018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此外,研究工作开展期间,涌现出大批优秀青年技术骨干,多人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女性科技创新人才”“湖北省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培养人选”“长江委青年科技英才”“长江委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和称号。


责任编辑:郑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