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水文连线] 在援疆援藏的路上

来源:机关党委 时间:2022-01-13 作者:杨杰 刘月 董章内 编辑:杨杰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说:“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过去的一年,长江水文人用坚守铸就不凡,用果敢应对挑战,用耕耘把握机遇,用步步用心的实干书写了开局之年的精彩答卷。长江水文网今起推出“水文连线”专栏,刊发不同岗位上长江水文人的平凡故事。致广大而尽精微。让我们共同努力,发扬好作风,续写新故事,争取新成绩,推动新发展。

祝福长江水文!


在援疆援藏的路上

2021年,根据受援单位实际需求,水文局王立海、汉江局丁丹、上游局董章内3位同志被派往新疆、西藏,接续进行援疆援藏工作。他们告别亲人,远赴他乡,义无反顾地投身援扶事业,发挥业务专长解决实际问题,用行动展示了水文人的责任与担当。


王立海:和女儿一起成长

指导奎屯河流域水文监测站点建设.jpg

王立海(右三)在奎屯河流域水文监测站点建设现场

王立海,长江委水文局网信中心副主任,现作为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挂职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水资源管理处副处长。

元旦前电话采访的时候,王立海表示年底很忙,怕没时间回答我的问题。过了假期,他发来了女儿的短文《我的爸爸》和他的“读后感”。我很理解作为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的缺憾,也理解他的忙碌,就说要不你发个工作日程表吧,让我们感受一下你挂职期间的工作,也让你女儿看看爸爸在干什么。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流水账”和女儿的《我的爸爸》。由此可以大致推出王立海每天工作的“轮廓”,以及他所说的“与女儿一起成长”。

女儿:《我的爸爸》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眼间爸爸的援疆工作已经一年多了。我成了一名初二的学生,而妹妹也进入了幼儿园。

在过去的7年里,我的数学一直都是由爸爸辅导,而现在尽管他远在新疆,但还是会关心着我有没有还未能弄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视频讲解题目。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我们家茶余饭后谈论的东西。每当在群里打家庭通话时,妹妹的一声奶声奶气的“爸爸”,便会让爸爸一身的疲倦烟消云散。虽然爸爸没守在我们身边,但我和妹妹人生路上迈出去的每一步,他都从不缺席。

又是新的一年了,希望爸爸工作顺利,天天开心^_^。

王立海:2022年新年的钟声响起,大女儿写了一篇《我的爸爸》的短文。看完,眼眶不禁湿润。爸爸想对你说,女儿,让我们一起成长。

以下是王立海近期某天的工作日程(新疆作息时间):

7:40,起床。

8:25-8:55,乘班车抵达兵团机关大院。

9:00-9:10,食堂早餐。

9:10-9:28,步行18分钟到达办公室。

9:30-10:00,上班前准备。

10:30-13:20,交流讨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实施方案编制;组织召开2022年兵团水文业务系统初步设计审查会;电话沟通2022年兵团3个水文站建设项目审查的意见、兵团水文现代化规划审查意见;了解正在开展的项目进展情况,与项目施工单位沟通需要解决的问题。

13:20-14:20,步行往返兵团机关食堂,午餐。

15:20-19:20,按照上级要求,编写2021年4季度援疆工作季报;电话了解水库雨水情与大坝安全监测项目的雨水情、视频、大坝安全接入情况,督促落实,明确时间表;校核兵团水文现代化规划的审查意见,协调相关单位修改完善报告。内部会议,准备有关工作材料并汇报。

19:20,步行18分钟到兵团机关大院,乘班车回援疆公寓。

20:30,晚餐。

20:50,进行三地家庭视频,看看大小女儿今天的情况。


丁丹:坚守是水文工作的一部分

丁丹在索朗嘎咕水文站修复水尺、安装水位自记探头.jpg

丁丹在索朗嘎咕水文站修复水尺、安装水位自记探头

丁丹,长江委水文汉江局职工,目前正在西藏专用水文站驻守,主要负责专用水文站和水位站的水文测验工作。

2008年起,汉江局承担了西藏怒江干流等多条河流的水文测验任务,丁丹前后多次进藏,累积在西藏时间有7年左右。

在西藏开展水文测验不同于平原地区,水文测验多采用传统测验方式,而且山区性河流落差大、流速急,经常要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测区,对身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流量测验,没有电动缆道设备,是靠人站在桥上,手拉铅鱼的方式进行,桥离水面20多米,高原山区河流流速大,几十公斤重的铅鱼拉上拉下,一个回合下来,经常累的喘不过气来。丁丹驻守的西藏专用水文站点,一到汛期地质灾害频发,时常会把水位计探头冲毁,这时就要打临时水尺和固定水位计探头,才能确保水位观测正常,这让他在夏天也得忍受刺骨的雪水。

专用水文站实行巡测管理模式,汛期汉江局会派人支援,平时就只有丁丹一个人值守。身体的考验都能克服,孤独才是最为难熬的。丁丹驻扎的地方较为偏僻,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还经常停电断网。每当夜幕降临,孤独也随之而来,有电有网时,与家人朋友的视频通话成为丁丹坚守的动力和期盼。

丁丹的父亲也是水文人,他是个水文“二代”,从小就受水文工作的熏陶,深知“坚守”也是水文工作的一部分。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丁丹说,他会一如既往完成好本职工作,并祝愿属于长江水文人的幸福向格桑花一样美丽绽放。


董章内:不负韶华,为雪域高原水利发展奉献微薄之力

9.jpg

董章内(右一)设计安装水尺

董章内,长江水文上游局攀枝花分局职工,2021年7月~9月在西藏阿里水利局援助工作。

2021年7月初,董章内接到参加西藏阿里地区水利援助工作的通知,当时内心充满激动与期待。激动的是即将挑战超过4500米高海拔工作环境,期待的是能到美丽青藏高原的“世界屋脊、天上阿里”看看蔚蓝的天空与巍峨的雪山,更期待自己的专业技能在雪域高原有用武之地,为阿里水利贡献微薄之力。

7月~9月,15名“援阿团”成员融入阿里水利局,圆满完成了拟定的工作任务。

董章内对接的是水政水资源科。3个月的工作中,他根据实际需求,编制了阿里地区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技术导则、阿里地区灌区水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申报书以及水资源论证模板等,完成了狮泉河取水口流量计量设施的设计安装,确定水位流量关系线等工作。工作中,董章内深切感受到水文水资源管理定向援助的意义所在。

董章内说,3个月,时间短暂,但这对他来说是一段宝贵的经历。此次援藏,他开拓了视野,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水利专家和新朋友;“援阿团”成员各有所长,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对专业精益求精、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品质,也锻炼了团队工作能力和协作能力。在以后生活工作中,他将继续发扬援藏精神,勇往直前,为长江水文事业发展、为更加美好的明天,撸起袖子加油干!


责任编辑:钟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