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攀登——综调系统集中开发小记

来源:预报中心 时间:2022-01-27 作者:张潇 邱辉 顾丽 编辑:秦昊

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综合调度支持系统(以下简称“综调系统”)是服务长江大保护、提升流域综合调度管理能力的重要支撑,项目建设涉及七大功能,涵盖九项调度业务,调度对象覆盖长江流域165座重要控制性水利工程。该项目是长江委重点督办项目,周期紧、难度高、任务重、投入大。长江委水文局作为项目建设牵头单位,长江水文情报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作为系统研发主要承担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全力以赴投入系统的研发攻关当中。

上下同欲者胜

刚刚结束了与长江上游及汉江超长期严重秋汛洪水的多番交战,预报中心全体上下还未来得及停歇,便立即转身投入到了下一个战场……

2021年11月18日上午,预报中心副主任兼总工冯宝飞及时传达了局长专题办公会会议精神,要求加快推进综调系统开发工作,并指出要把本项工作作为预报中心当前头等大事来抓。会后,开发团队即刻清理手头工作并进行交接,全体取消休假,开始集中封闭开发。

镜头拉回至11月16日,中心领导班子意识到综调系统的开发难度,针对以什么模式开发、如何更好更快地推动、搭建什么样的队伍等多个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讨论的焦点在于:中心年底事业、科研、生产项目面临审查、验收、阶段成果检查等多项关键节点,若采用集中脱产方式,意味抽调人员之外的其他骨干将承担起更繁重的任务,中心每个人未来较长时间都将超负荷运转,若不集中开发,则综调系统工作仍难以快速推进。“综调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后期中心发展,一定要克服困难集中脱产,尽最大力度保障综调系统研发,务必要顾全大局、提高站位。”预报中心牵头负责人冯宝飞看着梳理出来的项目清单坚定地说道。由此,围绕综调系统集中研发,预报中心相关工作加速推进。

其实,抽调技术骨干脱产、封闭集中的模式开发,部署和协调难度最大的还是在各科室,因为其他各项生产任务将直接下压到各科室主任和业务骨干。在传达预报中心决策部署时,本以为各科室会提出人员不足、工作量大、任务饱和等各种困难,出人意料的是水情室、气象室、情报室无一例外的表达出了克服困难、应对压力的决心,并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完成了工作交接,保障了团队队员心无旁骛、集中攻关。

至此,为加快推动综调系统研发工作,预报中心全体职工形成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真正印证了“上下同欲者胜”。

2021年11月18日,综调系统集中封闭研发团队正式成立,3个开发室包含外部协作单位共计30多号人的研发队伍,融合了水文、气象、计算机等多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发室的墙壁上挂着各项分解任务的作战图,整个团队组织有序、分工明确,按照“897”的工作模式封闭集中,大家都只为一个目标,那就是确保综调系统2022年汛前投入试运行。

“不破楼兰终不还”

集中研发期间,程海云、官学文等局领导多次到预报中心指导、看望和慰问。集中伊始,团队成员在业务交流方面就遇到了瓶颈。由于团队由预报中心业务骨干和软件公司开发人员组成,专业不同,在沟通方面遇到不少问题。为使大家尽快进入角色、形成合力,预报中心想了不少办法。副主任李玉荣多次召集大家进行专题研讨,并通过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知名教授进行交流、组队调研考察多个相关智慧水利高新企业等措施,拓展思路、增进互动;预报中心副总工程师陈瑜彬做了大量内部沟通协调工作,耐心为团队介绍系统开发思路,与开发人员沟通水文气象研发需求。研发团队指派专人每日跟踪项目进度和安排团队日常生活,尽全力保障团队开发顺利推进。

随着研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前后端负载均衡、演算体系联动、智能算法集成、算力优化提升、多业务跨平台融合等研发难题,在集体的智慧下被一一攻克,系统功能逐步完善,综调系统的主轮廓也日渐清晰。11月下旬至12月期间,系统中间成果相继通过了长江委、各建设方的阶段成果审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有成果,必然有牺牲和奉献。邱辉作为气象模块研发的技术骨干,在集中初期,她也曾焦虑过,因为小孩刚上一年级,接送娃上下学、辅导功课……怕同样是搞IT的爱人做不来。幸好孩子爸爸全力支持她,主动承担起大量家里的后勤工作,从开始的手忙脚乱逐渐适应,后来竟也得心应手起来。最让她愧疚的是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深夜检查小孩作业时看到本子上有关妈妈的字眼,都略带伤感。偶尔碰到孩子爸爸实在抽不开身,晚上只能到她办公室时,娃反而表现的异常开心,这让邱辉愈感愧疚了。她也暗自下定决心,等任务结束后,一定抽出时间好好陪陪孩子。像这样的情况,在开发团队中还有很多,田逸飞刚晋升为奶爸,刚集中时孩子尚在襁褓,每天早晨出门时孩子还未睡醒,晚上10点之后到家,孩子已经睡着;张潇的孩子周岁生日当天,即使是周六,他也没有请假,趁中午一点短暂的时间,陪专门远道驱车来汉看望孩子的老家亲戚们吃了顿便饭,又匆匆赶回办公室投入继续战斗。

因长期持续劳累,外加气温突变,元旦刚过,王乐就身体不适。他在家休息时,仍然关注系统研发的进展,认真思考开发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一旦有了好的想法便及时与同事电话视频交流,远程配合完成项目开发。在满足防疫要求的前提下,他拖着还未痊愈的身体返回岗位,及时追赶工作进度。项目技术助理顾丽在集中准备期间,加班加点搭建了3个集中开发室的开发运行环境,也曾一度病倒住院,病情稍有好转便立马返岗投入到了攻关当中。

像上面提到这些抛开个人得失的人,在团队里还有很多,他们铆足了干劲,拧成了一股绳,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和决心,去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咬定青山不放松”

元旦之后,虎年年关将近,街边道路上的红灯笼也逐步亮了起来,电视广播中关于春运、团聚的各类消息也逐渐多了起来,年味儿愈发浓烈。但综调系统开发室的气氛却愈发紧张,尽管按工期倒排的时间节点,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部分重点功能和模块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大家深知仍有很多硬骨头要啃,比如系统的集成、优化、测试,新增需求的对接与研发等。

作为水模拟研发小组的骨干,张涛深知责任重大,水模拟作为支撑调度业务的基础,其庞大体系结构计算的稳定性、准确性和高效性,以及数据传输的通畅性和规范性是后期业务开展的“基石”。在水模拟功能研发测试期间,除了对接开发人员、反复打磨每个细节之外,他还肩负起一些新增模型的研发任务。为了能在年前完成既定任务,除了在工作方式上挖潜优化外,他也将原定的“897”模式,改为“797“模式,把早上8点提前到了7点。

秦昊作为系统研发技术骨干,在负责系统功能迁移、系统安全、界面设计的同时,还需统筹考虑系统架构和功能集成,以及与另一项重点任务流域孪生工程的协调实施。为了解决系统研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他常常夜以继日的思考与实践,每天穿梭在各个开发室之间,集中攻关应对了孪生三峡库区等多个阶段成果检查汇报工作,面对如此繁忙的工作,他并未有丝毫松懈,反而以分秒必争的状态投入到后续的任务当中。

集中伊始,周例会多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总结和安排,随着年关将近,周例会的讨论风格也悄然发生了转变,大家上来就谈“增量”和问题,遇到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大家会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会议效率和效果大幅提升。因为大家都十分清楚,汛前系统主体功能即将投入试运行,时间十分紧迫。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著奋斗,才能实现既定目标。

目前,系统研发工作仍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开发室的讨论声、键盘的敲击声此起彼伏,整个团队就像一艘航行在波涛汹涌中的大船一样,有人把向、有人撑帆、有人执桨,紧张有序,一刻不敢放松,一切都只为抵达目的地而加速奋进。


责任编辑:钟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