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听青年科技英才说①】预报中心牛文静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2-03-28 作者:牛文静 编辑:杨杰


【编者按】为切实加强水文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与选拔工作,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激励广大青年职工奋发有为,长江委水文局于2022年1月首次开展了水文局青年科技英才评选活动,6位青年才俊入选长江委水文局首届青年科技英才。

长江水文网策划推出“听青年科技英才说”专题,分别推出牛文静、刘世振、李雨、邴建平、邹振华、钱宝等6位同志的感悟体会。让我们随着他们生动的笔触和难忘的故事,去感悟属于他们的精彩、属于水文人的精彩、属于长江水文的精彩!

牛文静:唯有水滴石穿、方能水到渠成

0.jpg

2022年3月,牛文静在乌东德水电站做现场工程服务

入职多年,依然时常听人提起当年在河海大学面试时的趣事:由于误解了规则,某位同志一口气回答了本应在半小时完成的所有问题,全场目瞪口呆、鸦雀无声。面对此情此景,该同志一时万念俱灰,心想“完了、凉了”,却未曾想意外获得录取资格。故事中的主角便是我,也正是这次充满“失误”的邂逅,让我这个北方女孩与长江水文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生为水文人,勇担水文事。

“三心二意”,方得始终

本科毕业时,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无措,懵懂中保研母校大连理工大学。“要读研,就要跟大牛求学问道”,不知何时植入脑海的想法,让我慕名找到了学识渊博、为人和蔼的程春田老师。程老师培养学生注重鱼渔双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澜沧江下游的反调节优化和蓄能调度”是我接触的第一个课题,作为菜鸟的我毫无经验、手足无措,迷茫中程老师指点“碰到问题是好事,首先要保持平常心,明确难点所在,而后找找其他流域是否有类似问题,不同之处在哪里,别人是怎么解决的......”,看似不起眼的几句话,让我捕捉到了“查资料-做对比-想办法-勤验证”的科研实践方式,最终顺利完成分派科研任务。工作多年,我愈发体会到“平常心、好奇心、责任心”的重要性:平常心可以让人保持头脑清醒、做事条理清晰;好奇心可以让人对未知充满期待、不断思考创新;责任心可以让人小心谨慎、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三心”也让我充满求真务实之意、锐气进取之意,这也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力法宝。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我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学习新知识总会比常人需要更多的时间,面对新问题只能多下苦功夫,看一遍不懂,就看两遍,做一遍不会,就做十遍百遍......汉江流域水文预报是我工作后承担的第一份任务,与博士期间“水电调度”关联甚小,可以说是未曾接触的全新课题。汉江流域开发程度高、河道槽蓄化凸显,梯级水库调度严重影响天然流量传播过程,而且南北两岸产流特性差异大,雨洪关系对应性差,预报作业难度极大,一度让我无从入手、充满畏惧和惶恐,但是“不能给团队丢人”的朴素认知让我屡败屡战、越挫越勇。为了掌握汉江流域水文过程,我完全复刻了读博期间的生活节奏,反复查阅数据资料、认真研读水文手册、提升专业知识储备,进而梳理工程实际难点、深入开展理论分析、思考可能解决方案,最后仔细揣摩水文规律、不断开展模拟分析、逐步完善预报方法......不知道多少个日夜,我都是踩着家人规定的“宵禁”时间点回家。不知不觉中,我的预报方案从雾里观花、不知所云,走到了举重若轻、驾轻就熟。

心怀感恩、携手同行

MI4A3451.jpg

2021年8月26日,牛文静(左一)和同事们做汉江中下游洪水预报

如果有人问起工作以后最幸运的事是什么?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加入了长江水文情报预报中心这个大家庭。长期以来,办公室才是我和同事们“真正的家”,只要水旱灾害号角响起,我就会和这群可亲可爱的“家人”第一时间重整装备、迅速集结、奔赴战场。面对突如其来的2020年流域性大洪水、2021年汉江严重秋汛等特大洪魔,我和“家人们”连续数月彻夜鏖战,滚动制作长江上游、汉江河段水情预报及三峡、丹江口等水库实时预报调度方案,甚至对1厘米的偏差都会反复校核、仔细复盘。 “水文无小事,不能有丝毫差错,任何偏差便有可能影响数十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正是这样的精益求精,我和“家人们”实现精准预报、助力科学调度,成功降低高洪期间重点河段最高水位、缩短重要测站超警超保时间,显著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相关工作得到水利部、应急管理部和长江委等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正是这样的执着坚守,我和“家人们”每年365天无间断发布精准水雨情预报信息,工作以来累计高质量完成各类水文服务产品3000余期,为长江流域水文气象情势研判、水工程科学调度决策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和“家人们”继续乘风破浪,奋楫前行,勇敢追梦!

(牛文静,长江委水文局长江水文情报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