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听青年科技英才说④】水资源中心邴建平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2-03-31 作者:邴建平 编辑:钟兮

【编者按】为切实加强水文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与选拔工作,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激励广大青年职工奋发有为,长江委水文局于2022年1月首次开展了水文局青年科技英才评选活动,6位青年才俊入选长江委水文局首届青年科技英才。

长江水文网策划推出“听青年科技英才说”专题,分六期推出牛文静、刘世振、李雨、邴建平、邹振华、钱宝等6位同志的感悟体会。让我们随着他们生动的笔触和难忘的故事,去感悟属于他们的精彩、属于水文人的精彩、属于长江水文人的精彩!

邴建平:勤学苦练 担当作为

邴建平(右三)在厄瓜多尔流域规划项目现场与当地水文部门交流技术.jpg

邴建平(右三)在厄瓜多尔流域规划项目现场与当地水文部门交流技术

我主要从事国内外江河流域规划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水文分析、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水文水资源分析论证、洪水影响评价等方面研究工作。

水资源中心的日常工作涉及规划设计、防汛抗旱、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市场服务、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业务,纵横向任务量一直都非常饱满,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实践成长平台。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没学过、没接触过的各种项目接踵而来,我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变压力为动力,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做到“眼勤、嘴勤、脑勤、手勤、腿勤”五勤,用了半年的时间完成从一片茫然到快速入门的转变。在之后的工作中,我勇于主动迎接挑战,积极承担急难重的工作任务,结合项目坚持不懈学习各方面业务知识,时刻保持着紧迫感,改进工作方式,加快工作效率,高速旋转的车轮几乎没有停过,常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周末和节假日经常是在加班中度过的。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实践中自己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成长,最多的一年独立编写和作为主要编写者的生产报告就达五十余个。

工程水文分析计算是水资源中心的传统核心业务,在国内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我不断研读学习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设计规范和以往成果报告,先后精心设计完成了汉江流域综合规划及乌东德水电站、鄱阳湖水利枢纽、珠海小林联围海堤工程等数十项国内流域规划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设计,还数次远赴多个国家服务“一带一路”有关项目,完成了三十余项国外流域规划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设计与评估。

记忆最深的是厄瓜多尔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流域综合规划,这是中心首次承担国外大范围水利规划项目,由我具体牵头承担。由于欠缺类似经验,遇到资料收集整理难度大、语言不通、技术差异大等诸多困难,我多次远赴南美收资与沟通汇报,其中有一次到了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海拔2850米)就不停地咳嗽,加上我三个月前进行西藏项目外业勘测时高原反应得了急性肺水肿,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到了厄瓜多尔没几天眼睛和牙龈都发炎变肿了,但还是坚持了十几天完成阶段成果后才回国。在具体做项目的过程中,利用在线翻译平台研读了数百GB的西班牙文电子资料,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方法,改进提出了适用于南美洲资料短缺地区水资源评价方法论,并将我国水文计算标准推广应用于规划中。由于两国技术方法的差异,西班牙监理公司多次对我们的技术方案提出质疑,通过反复艰难的交流沟通与解释回复,水文成果最终通过审查被厄瓜多尔水利部采纳,为后续开展其他南美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

除了精心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我还将工程水文专业优势拓展到公路、铁路、电力、核电等其它行业的水文勘测设计服务工作中,每年都优质高效完成十余个水文专题报告。对于金沙江银江水电站复杂水位流量关系等项目中遇到的复杂技术难题,沉下心、钻进去深入研究,提出改进方法并自主研发软件模拟,确保了计算结果的精度。项目结题后及时总结提炼相关成果,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也申报了多项软著。由于承担过众多国内外工程的水文设计,积累了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起草了《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工程水文专业水平。

微信图片_20220331170946_副本.jpg

邴建平(左三)带队到有关单位开展《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工作调研

工作多年承担最多的横向任务就是防洪评价、水资源论证和排污口论证等行政审批的评价论证项目,一般要求完成的时间都很紧,也常常遇到各种技术难题,通过自身努力学习钻研和虚心请教,熟练掌握了河演分析、水流水环境数值模拟、岩土力学计算、水资源调度与配置计算等多专业关键技术和计算软件,不断提高了自己各项业务技能,每年都能高效优质完成二三十项报告,感觉就是将一类报告编制技术思路学通悟透,就会一通百通。记忆最深的是,我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水资源论证报告编制与审批难度加大,但我加强学习迎难而上,牵头承担的江苏和江西两个水资源论证从开始编制报告,经过审查、复审,到最终获得批复,总共用时不到一个月,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委内的水文分析技术支撑部门,我全力做好长江委防汛抗旱、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水文分析专业技术工作,近年来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多项流域暴雨洪水与泄流能力分析、堰塞湖及水库溃坝应急处置洪水分析、洪水影响评价、水量分配方案和生态流量保障方案制定项目,并将研究成果向纵深挖掘,发表了多篇论文,也申请授权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软著,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技术工作经验。

工作时间越长愈发感觉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单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时常也自感科研能力还有欠缺,为了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补齐科研短板,我攻读了在武汉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在职博士学位,工作之余抓紧一切可能的时间学习专业前沿技术,开展创新研究撰写论文,于2018年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在努力完成众多横向咨询服务项目的同时,利用所学知识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参加完成了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工作中重视团队交流学习与合作,及时总结生产和科研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最大程度发挥创新效益,取得了一定实效。近五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8项,2项成果列入水利部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起草行业规范2部,主参编著作5部,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论文33篇(SCI/EI论文15篇),获长江委科技进步奖2项。

作为一名党员,我会永葆初心、常怀感恩,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传帮带的作用,坚定不移地带动团队成员结合生产和科研项目走科技创新之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出更多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培养年轻人成长成才,助力长江水文事业高质量发展。

(邴建平,长江委水文局长江水文水资源分析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钟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