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站史站志】岗拖水文站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2-04-06 作者:伍松林 杨秀川 编辑:杨杰

编者按:水文站是长江水文工作的重要基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下简称长江委水文局)所属水文站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为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测站文化,讲好长江水文故事,长江水文网策划分期推出长江委国家重要水文站“站史站志”。

今天,推出“站史站志”第1期,让我们一起走近岗拖水文站。


岗拖水文站


sendpix2.jpg

岗拖水文站站房(2020年拍摄)

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岗拖水文站缆道房.jpg

岗拖水文站缆道房(上世纪90年代拍摄)


基本情况:岗拖水文站设立于1956年6月,是监测金沙江上段水文控制站,隶属于水利部长江委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上游局)攀枝花分局。监测项目有水位、流量、降水、蒸发、水温、岸温等。流量测验方法是流速仪法、浮标法;渡河方式是水文缆道。1960年1月28日,岗拖水文站出现最小流量63立方米每秒。2005年8月4日,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流量3800立方米每秒。

岗拖水文站距河口4830千米,基本水尺断面最大水面宽约120米。断面上游150米、600米、1.1公里处分别是公路桥金沙江大桥、报废的公路桥及由左岸汇入的德格河。断面下游右岸约460米处有矮拉沟汇入。岗拖水文站距上游青海玉树州巴塘河与通天河汇合口(金沙江起点)约270千米,距下游的金沙江巴塘水文站276千米。

历史沿革:岗拖水文站设立时领导机关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1957年1月,上迁40米。1982年1月,上迁200米,更名为岗拖(二)水文站。2004年1月,下迁100米,更名为岗拖(三)水文站,领导机关更名为长江水利委员会。岗拖水文站蒸发量于1957年5月起开始观测,已收集系列资料60余年。岗拖水文站附近的德格气象站收集的蒸发资料,可作为该系列延长的参考与补充。2019年起,岗拖水文站蒸发量项目停测。

地理环境:岗拖水文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龚垭乡康公村,高程约3025米,距德格县城约30千米,距右岸的西藏自治区江达县城约80千米。长期以来,上游局机关的同志到岗拖水文站出差,从重庆乘坐班车出发,经成都、雅安,翻越二郎山到康定,再经“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到新都桥、炉霍县、甘孜县,翻越川藏第一险雀儿山(垭口海拔5050米),然后才到德格县城、岗拖水文站。更早的年代,大概要坐一星期的汽车,骑几天的马,再走几天崎岖山路才能到达,有时往返一趟需要1个多月。现在,从上游局机关到攀枝花分局,开车需要1天,然后从攀枝花分局到岗拖水文站,开车需要2天。如果乘坐班车,重庆到攀枝花,需要1天,攀枝花到德格县、再转车到岗拖水文站需要3天。

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岗拖水文站缆道保养维护情景.jpg

岗拖水文站进行缆道保养维护(1990年拍摄)

技术发展:2004年,岗拖水文站配置计算机,从此摆脱手工制表和计算,实现微机测流。2005年7月1日,长江水文118个中央报汛站实现自动报汛,岗拖水文站的水位和雨量实现自记并通过北斗卫星自动报汛。2016年,安装了卫星小站,单一通讯变为多信道报汛。2021年,北斗卫星报汛模块升级,报汛技术再次提档升级。岗拖水文站坚持狠抓成果质量。2013、2017、2018年获上游局成果质量全优水文站(岸缆站)一等奖,2014、2015、2020年获二等奖;2018年获全江优胜奖评比水文B组一等奖;其余年份成果质量均为全优。目前,岗拖水文站测验方式为驻巡结合,流量项目实现间测,水温、岸温项目实行间测,间测频次与流量间测同步。

张斌操作设备监测流量.jpg

岗拖水文站职工张斌操作水文缆道系统进行测流

主要荣誉:岗拖水文站被中共德格县委、德格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岗拖水文站职工张斌2017年荣获长江委第二届“最美一线职工”荣誉称号。2018年,张斌参加金沙江“11·3”白格堰塞湖应急监测工作,被长江委授予“两江”堰塞湖处置暨防汛抗旱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9年6-7月,湖南广播电视台摄制组专程前往岗拖水文站,深入采访张斌,制作了《一江一站一生情》专题视频报道,并于2019年7月29日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可爱的中国》第一季第五集播出。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