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站史站志】巴塘水文站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2-04-11 作者:张斌 伍松林 编辑:杨杰

编者按:水文站是长江水文工作的重要基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下简称长江委水文局)所属水文站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为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测站文化,讲好长江水文故事,长江水文网分期推出长江委国家重要水文站“站史站志”。

今天,推出“站史站志”第2期,让我们一起走近巴塘水文站。


巴塘水文站


巴塘(五)水文站.jpg

巴塘(五)水文站

巴塘(二)水文站.jpg

第一次迁建后的巴塘(二)水文站

基本情况:巴塘水文站设立于1952年12月,隶属于水利部长江委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上游局)攀枝花分局。监测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水温等。1974年1月4日,巴塘水文站出现建站以来最小流量149立方米每秒。2018年11月14日,巴塘水文站出现最大流量21200立方米每秒。

巴塘水文站距河口4554千米,基本水尺断面水面宽约250米。距上游金沙江岗拖水文站276千米,距下游奔子栏水文站209千米。

历史沿革:巴塘水文站设立时隶属西康省水利局。1956年3月停测,领导机关变更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1959年4月恢复。1966年4月,下迁13千米,更名为巴塘(二)水文站。1972年1月,下迁123.4米,更名为巴塘(三)水文站。2005年1月,下迁3千米,更名为巴塘(四)水文站,领导机关更名为长江水利委员会。2018年12月,上迁15千米,更名为巴塘(五)水文站,位于始建断面下游约200米。

巴塘(三)水文站-.jpg

巴塘(三)水文站

巴塘(四)水文站(2004年摄).jpg

巴塘(四)水文站(2004年摄)

地理环境:巴塘水文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竹巴笼乡水磨沟村,高程约2502米。以往,职工去巴塘县城购买生活用品,需要步行3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往返整整一天。现在,从巴塘水文站到巴塘县城,开车只需15分钟。从巴塘县城开车到攀枝花市,也只需要1天半左右的时间。

181114124556864.jpg

2018年“11.3”白格堰塞湖过流洪水过后的巴塘(四)水文站

“11.3白格堰塞湖”巴塘应急监测小组.jpg

2018年“11.3”白格堰塞湖巴塘应急监测小组

技术发展:2005年,巴塘水文站配置了计算机,气泵式自记水位计和翻斗式自记雨量计投入使用,从此水位、雨量实现自记并通过北斗卫星自动报汛。2006年,巴塘水文站编写了取沙测量程序,摆脱手工制表和计算,实现微机测流。2016年,安装了卫星小站,单一通讯变成多信道报汛。2018年,水文缆道升级为变频缆道。2021年,北斗卫星报汛模块升级,水温实现自记。巴塘水文站常年被评为成果资料全优水文站。目前,测验方式为驻测,同时还承担岗拖水文站巡测任务。

主要荣誉:1996年,巴塘水文站被中共巴塘县委、巴塘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1997年,被授予长江委水文局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4年9月,巴塘水文站站长蒲政平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2015年1月,蒲政平被授予长江委第一届“最美一线职工”荣誉称号。2018年,傲次乃参加金沙江“11·3”白格堰塞湖应急监测工作,被长江委授予“两江”堰塞湖处置暨防汛抗旱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汉藏水文职工“一家亲”――蒲政平、傲次乃、雷招弟(摄于2014年).jpg

老站长蒲政平与藏族职工傲次乃、雷招弟进行技术交流(摄于2014年)

巴塘水文站职工合影.jpg

巴塘水文站职工“全家福”(摄于2022年)

民族团结:巴塘水文站一直有藏族职工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达尼玛、傲次乃、扎西平错,爷孙三代都是水文人,雷康明、雷招弟父女先后都在巴塘水文站工作了30年。2010年3月,达尼玛、傲次乃父子还应邀参加了在湖北武汉举行的长江委水文局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在巴塘水文站工作30年的蒲政平退休后,张斌于2022年3月接任巴塘水文站站长。汉藏职工把水文站当成自己的家园,共同建设着团结和睦、心心相印的幸福水文之家。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