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 秦昊:奉献青春 守护长江安澜!

来源:长江水利 时间:2022-05-06 编辑:熊莹

5月4日下午,中国(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集体)颁授活动在团省委机关举行,长江委水文局秦昊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微信图片_20220506145726.jpg

秦昊,现任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水文情报预报中心情报室副主任、水文局机关第二团支部书记。在同事眼中,他有能力、有魄力、有朝气,是敢担当、有闯劲的预报中心信息化技术研发团队的领头人。

履职尽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情报室需时刻关注水雨情信息动态,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4小时值班是工作的常态,尤其汛期,报汛站数及频次大幅增加,紧张时经常半夜组织会商研判水情。汛情就是命令,他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把坚持与责任镌刻进血液中,多年来舍小家顾大家,带领团队艰苦奋战,分析大量材料与数据,及时推送预报预警信息,为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微信图片_20220506145847.jpg

保障防洪调度系统正常运行

作为情报室负责人,在应对2015年“东方之星”轮船翻沉、2018年金沙江及雅鲁藏布江两江四次堰塞湖、2021年汉江严重秋汛等重大事件中,秦昊带领团队连续鏖战,为应急处置提供了基础的信息支撑。特别是2020年,长江流域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1998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应急响应时间长达87天。他克服疫情影响,坚守工作岗位,以办公室为家,连续奋战,密切跟踪水雨情变化,强化信息共享分析,带领情报室全年共处理水雨情信息2.1亿份,发布各类分析材料近千期,为准确研判、处置灾害决策、减少社会经济损失提供有力支撑,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评为2020年长江防汛抗洪先进个人。

微信图片_20220506145850.jpg

为应对2020年长江第3号洪水值班值守

研发一线,实践是最真实考场

信息化应用的高速发展给水情预报精细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秦昊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水文深度融合,作为预报中心水文信息化技术研发团队专业骨干,和团队一起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重点信息化系统开发任务,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江防洪预报调度、四川省防洪预报调度系统、广东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长江流域河湖映射平台、水位流量智能同化系统、长江流域水库群信息共享平台、长江水情APP等。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秦昊迅速成长,他总说,精细化的水情预报是科学精准水资源调度决策的基础,奋进前行是每个预报人的必然选择。

长江防洪预报调度系统于2016年开始建设,作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一部分,兼具长江流域防洪形势分析计算和水资源优化调度决策的重任,为长江流域重要水库群的防洪调度提供关键支撑。该同志作为系统研发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跟团队一起攻坚克难,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水文预报计算模式,构建了水文水资源全链条预报预警体系,实现了基于分布式框架的流域级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将预报计算的速度提高到了“秒级”,首次实现流域内水资源逐月定量预测,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系统经团队多年持续的改进完善,已成为支撑长江流域综合管理的“利器”和行业“标杆”,取得软件著作权6项,凝练技术专著2部,纳入水利部《2021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并在广东、江西等省水文局进行推广应用,成功应用于老挝国家水资源信息数据中心,服务于“一带一路”。

勇于创新,核心技术要握手中

长期以来,秦昊积极学习数字业务新理论,紧跟信息技术前沿,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的明确要求,作为技术骨干,参与“长江流域综合调度支持系统”、“数字孪生流域”等科技创新技术攻坚,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长江水利治理方式智慧化变革。在今年汛期即将投入使用的综合调度支持系统中,他和团队一起研发的首个国产化环境下的防洪预报调度系统,攻克了流域智能圈画、预报调度体系敏捷搭建、水流向驱动的业务计算流程等关键技术,满足国产化的相关需求。

微信图片_20220506145854.jpg

系统演示汇报

此外,他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帮助基层同事减轻汛期高负荷的工作量,以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自主研发了“水雨情质量控制软件”“水情自动预警软件”“数据融合分析软件”等多款实用软件,利用机器学习等智能算法,自动监视信息收发状况、筛查异常数据,使工作智能化,将报汛数据准确率提高到99.8%,用实际行动和智慧“解难题,办实事”。

青春总有一种别样的美,它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力量。“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秦昊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会仰望星空,也能脚踏实地,奋进勃发、风华正茂,这就是青春最好的样子!

责任编辑:郑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