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站史站志】乌东德水文站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2-06-10 作者:吴君朴 蒋波 梅同单 编辑:杨杰

编者按:水文站是长江水文工作的重要基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下简称长江委水文局)所属水文站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为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测站文化,讲好长江水文故事,长江水文网分期推出长江委国家重要水文站“站史站志”。

今天,推出“站史站志”第10期,让我们一起走近乌东德水文站。


乌东德水文站


二站全景.jpg

乌东德(二)水文站(2022年拍摄)

基本情况:乌东德站设立于1998年7月,隶属水利部长江委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上游局)攀枝花分局。监测项目有水位、降水量、流量、悬移质泥沙、颗粒分析、水质等。2020年4月23日,出现建站以来最小流量。2005年8月12日,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流量。

乌东德(二)水文站基本水尺断面水面宽约240米。距长江河口3444千米;距上游乌东德水电站约5千米,距三堆子水文站约197千米;距下游白鹤滩水电站约175千米,距白鹤滩水文站约180千米。同时承担乌东德、白鹤滩库区部分水位站点测报任务。目前测验方式为驻测。

建站查勘1.jpg

建站查勘(2003年拍摄)

一站2011.jpg

乌东德水文站(2011年拍摄)

全景.jpg

乌东德(二)水文站全貌(2018年拍摄)

历史沿革:设立之初为乌东德水位站,委托当地观测员观测。2003年3月,适应金沙江乌东德水利枢纽建设需要,升级为专用水文站,即乌东德水文站。2005年1月专用站改为国家基本水文站。2015年1月,下迁7.5千米,更名为乌东德(二)水文站。张云、宋华康、梅同单、程平、杨义华、吴君朴等同志先后担任站长。

水电站.jpg

乌东德水电站

电站工程:乌东德水电站位于云南省禄劝县和四川省会东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共安装12台单机容量8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是金沙江下游四个大型梯级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的第一梯级,是中国第四座、世界第七座,跨入千万千瓦级行列的巨型水电站。

2003全景.jpg

乌东德水文站(2003年拍摄)

地理环境:乌东德,彝语意为五谷丰登的坪子,苗语意为云雾缭绕的地方。乌东德(二)水文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乌东德镇施期村,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年平均气温23摄氏度左右,高程约860米。距上游局(重庆)约1000千米,车程约12个小时。距最近的四川省会东县城约50千米,距云南省禄劝县城约130千米。距攀枝花分局高速公路里程约350千米(走云南方向),非高速公路里程约190千米(走四川方向),两者车程均需5个小时左右。电站建成以前,乌东德水文站位于大松树乡金江村,进出道路条件较差,职工步行30多千米的崎岖山路,去乌东德镇(原大松树乡)购买生活用品。2014年6月,因乌东德水电站蓄水淹没影响,乌东德水文站下迁7.5千米至施期村,20千米外建有乌东德移民小镇,一周可以赶一次集,职工解决日常生活之需方便了许多。

铅鱼.jpg

乌东德水文站测流用铅鱼(2003年拍摄)

气象场2016.jpg

乌东德(二)水文站气象场(2016年拍摄)

技术发展:2003年,配置计算机、气泵式自记水位计、翻斗式自记雨量计,水位和雨量实现自记,并通过北斗卫星自动报汛。2015年增加泥沙测验项目,实现微机测流取沙。2021年,北斗卫星报汛模块升级。成果质量在上游局评比中,年年保持全优。

1655102836657050669-original.jpg

乌东德(二)水文站水位观测悬梯(2019年拍摄)

观测悬梯:乌东德(二)水文站站房,到江边水面高差57米,约19层楼高,共314步阶梯。其中临江部分为悬挑楼梯,高约45米,水尺刻画在悬梯的混凝土柱子上。从江边观测水位返回站房,一般需要停下来休息几次。

建站查勘2.jpg

建站查勘(2003年拍摄)

sendpix19.jpg

乌东德水文站(2003年拍摄)

2012.jpg

乌东德水文站(2014年拍摄)

建站故事: 乌东德水文站位于乌东德水利枢纽坝址上游4千米处。2003年,设立乌东德水利枢纽专用水文站。当年,水文局、上游局组成12人查勘组,携带多种测量仪器,克服多种困难,完成多处拟选站址查勘。最后确定站址在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大松树乡金江村。

金江村距大松树乡有30多千米,建站人员每天奔波于两地之间,经常是午餐和晚餐合在一起,吃干粮对付。站房位置距金江村傣族农家有近1千米路程,高差400米左右。下坡走半个小时,上坡需爬一个小时。上游局工作人员每天至少上下坡两次,气候炎热,时常全身大汗淋漓,晚上只能冲冷水澡。没有新鲜蔬菜,主要以当地自制干菜下饭。时间一长,嘴唇干裂,甚至解便困难。

站房所在地偏僻,交通不便,加之方言难懂,缆道架设遇到许多困难。建站的9名同志当时挤住在两间20多平方米的土屋里,屋内潮湿闷热。当时正值金沙江雨季,架设循环绳时,水位一晚猛涨3米多。在高水位、大流速的乱石河床架缆道,施工难度非常大。现场工作人员反复推敲方案,最后用准载8人的人力铁壳渡船,由4名船工操桨,200多米宽的江面,不到两分钟斜冲到对岸,场面惊心动魄。经过艰苦努力,缆道架设安全顺利完成。

sendpix18.jpg

乌东德水文站(2012年拍摄)

难忘岁月:乌东德水文站运行初期,从禄劝县到乌东德水文站没有公路。从水文站出发到队部,一般是提前几天联系当地司机和水文站对岸码头,从水尺断面处过江后,爬到对面山顶,再搭乘农用车到会理县城,然后坐客车到位于攀枝花的原金勘队队部。水文站职工常常是一年一次探亲假,平时基本都是驻站。职工常开玩笑说:“出去就不想进来,进来就不想出去”。

乌东德水文站建成后,一般安排2人驻站,如有支援工作人员,就在仓库或缆道房搭临时用的简易床。生活物资需在30多千米外购买,一般7至10天去一次。往往是凌晨3点多,打着手电筒,沿着陡峭小路,攀爬几百米高的山坡到村里,再坐车子去镇上,往返需1整天时间。如果物资多,就从村里借骡子送到站上。少的话,职工搭把手接回站上。老站饮用水含硝比较多,而且经常断水,久喝容易患结石。夏季断水,只能从金沙江背水上来,用明矾澄清,烧开后饮用。照明和测验,用的是农村小水电,压力不稳,灯泡昏暗闪烁。测验缆车无法带动时,常常需要手动摇车。到所属的几个水位站,要经过悬崖绝壁上的栈道。水位站无食宿条件,去一趟需在观测员家里搭伙吃饭和借宿。

荣誉表彰: 2018年,吴君朴荣获长江委水文局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水文应急监测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乌东德水文站被评为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文明单位。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