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青年文明号】水资源中心三室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2-06-20 作者:欧阳硕 熊莹 编辑:杨杰


编者按: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广大长江水文青年立足岗位、开拓进取,积极投身新时期长江水利事业,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青年典型,在防汛测报一线、科研攻关前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展现了长江水文青年群体的良好风貌。让我们来看看水文局首届“青年文明号”的风采吧。


磨练技术水平 强化科研创新 书写青春篇章

——记水文局“青年文明号”长江水文水资源分析研究中心三室


长江委水文局长江水文水资源分析研究中心三室(以下简称“水资源中心三室”)长期致力于水文水资源分析技术研究及实践应用工作,先后承担、完成了流域综合规划、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分析计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项目,并大力开拓“社会水文”服务领域,积极承接市场服务项目。

水资源中心三室现有职工7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71.4%,平均年龄35岁,是一支高学历年轻化的队伍。在工作中,水资源中心三室的同志们各司其职,有着自己业务上的“绝活”,同时又相互交流学习,争当“多面手”,在面临重大紧急工作时,能相互补位,相互帮助,凝心协力共渡难关。


磨练专业技术本领 服务长江大保护

一直以来,团队扎根工程水文工作,锤炼工作技能,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乌东德水库、滇中引水工程等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在承担全国各类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同时,每年联系各流域省市水文部门牵头编制完成长江流域水资源公报。积极适应水资源管理新形势要求,承担了全国省界和重要控制断面、重点河湖的生态流量监测信息通报每年30余期编制工作,并全程参与取水工程核查、用水统计管理等,为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三室2.jpg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


水资源中心3.png

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汇总


提升科研创新水平 助力长江水文高质量发展

面对“十四五”时期治江事业和长江水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该团队通过主题党日、审查会、学习讨论会等开展了多形式的线上线下交流研讨,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工作中主动衔接国家发展战略,加紧步伐学习智能方法、大数据理论、数据孪生技术,提升科研与技术服务水平,积极助力长江水文“五大体系”建设。团队深耕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成功申报并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水库群调度的水文数值模拟与预测技术》等1个课题和3个专题,完成了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北同枯多方用水需求对水库汛末蓄水水位的累积影响效应》,承担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专题工作“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径流变化事实及原因分析”。发表SCI/E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与完成了水文分析计算成果标准化输出、成果归档及成果校审等模块开发,被认定为水利先进实用技术,于2021年7月列入水利部《2021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

三室5.jpg

欧阳硕博士在长江委青年创新创效创优大赛上作现场展示


拓展技术服务领域 做好“社会水文”服务

团队抢抓扩大内需的机遇,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丰富服务种类,拓展服务范围,以可靠的技术支撑,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不放松。从数量来看,近年来,团队每年新签合同保持在30项以上;从项目种类来看,不仅以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设计为立身之本,还积极开拓市政、交通、航运、核电等新领域;从服务范围来看,在传统的水文水资源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展到水资源中长期预测、水电站水资源调度规程、水库群生态联合调度研究等方面,社会水文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

水资源中心4.png

李立平博士在尼泊尔上阿润水电项目查勘


团队始终秉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和引领作用,随时准备着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当中去。与时间赛跑,做好堰塞湖抢险应急分析计算工作,为2018年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抢险救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武汉疫情期间,组建“江河无恙小队”,筹款采购防护服300套,参加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等活动,多人次被评为社区“优秀下沉党员”,为武汉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水资源中心三室将秉承青年文明号“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的精神,夯实业务能力,提升创新水平,扬起青春的风帆,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新篇章。


责任编辑:熊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