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青年文明号】中游局技术室科技科

来源:机关党委 时间:2022-06-23 作者:袁静 金晶 编辑:熊莹


编者按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广大长江水文青年立足岗位、开拓进取,积极投身新时期长江水利事业,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青年典型,在防汛测报一线、科研攻关前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展现了长江水文青年群体的良好风貌。让我们来看看水文局首届“青年文明号”的风采吧。



迈出坚实的脚印 扬起青春的风帆

——记水文局“青年文明号”中游局技术室科技科


时代的华章,总是在奋斗中书写。长江委水文中游局技术管理室科技科是一个活力四射的青年集体,科室一共13人,平均年纪不到35岁。这样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团队,集中了中游局的精尖力量,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70%。团队多年来埋头苦干、潜心经营、奋力拼搏,承担了技术咨询、科技创新、打造特色、开拓市场的重担,业务涉及水文分析、河床演变分析、洪水影响评价、水文监测影响分析、工程技术咨询等方面。近年来,该团队完成了中俄管道、西气东输三线、川气东送二线、沪渝蓉高速铁路等国家重点项目技术咨询工作,参与了各类区域防洪规划及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咨询项目,在经济浪潮中主动适应市场,拓展发展空间,为中游局经济创收贡献了重要力量!

立足本职岗位,彰显青年担当。基层是当代青年学习的沃土,成长的摇篮,科室刚入职的青年职工都要在基层实习满一年,认真学习基础工作,为以后的技术报告编制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培养了爱岗敬业、珍惜岗位的作风,即使碰到突发状况,也能努力解决问题,快速应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家的工作节奏,大量纸质资料留在办公室,科室成员们拧成一股绳,积极商讨对策。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经小伙伴们互帮互助,全体实现居家办公。疫情后,为把疫情耽误的时间和损失抢回来,参与分析项目青年成员主动加班加点、埋头苦干,确保了项目按时完成。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越是风高浪急,越能体现科技科职工的专业、敬业拼搏精神。科室职工多次担起重担,积极参与各类应急抢险工作中,参与了2011年、2017年、2021年汉江秋汛应急抢险,虾子沟、潘湾崩岸应急抢险等工作,为及时精准掌握关键数据,与洪水赛跑,和风浪搏斗,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汇聚了一个个拼搏奋进的时刻,交出了一次次来之不易的合格答卷。

中游局1.jpg

加强党建教育,凸显青年作用。科技科重视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素质,积极组织青年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用新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的思想,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同向发展。科室13人中,10人是党员,另有2人也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同时,科技科同志积极参与党员下沉志愿服务,在疫情期间多次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值守任务,从凌晨开始协助社区进行扩面核酸检测,积极响应单位开展的疫情防控宣传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其中科室有2人获水文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人获水文局优秀团员称号,3人获评中游局“十佳职工”。

中游局2.jpg

参与科技创新,展现青年风采。科技科以长江委科技创新基地“智慧水文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水文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组织了历届中游局青年论坛、科技成果申报、科技讲座交流研讨等活动,推动着中游局各部门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将创新活动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鼓励引导职工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参与科技交流活动,多名青年职工在实践与合作中提升成长,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发挥了应有作用。近年来,团队科技成果硕果累累,获3项软件著作权,1项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证书,长江委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青年文明号号长邹振华获水文局“青年科技英才”称号。

中游局3.jpg

开展特色活动,丰富青年生活。该团队除认真开好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先后带领职工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碑、耿传公祠等红色场馆。曾赴长江科学院沌口科研基地、城陵矶水文站、汉口分局测船、四唯码头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通过丰富的集体活动,与业主单位开展团建交流,不仅增长了知识,也扩大了业务“朋友圈”。

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科技科在长江水文这个大家庭中,秉承青年文明号“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的精神内涵,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优秀的工作业绩。他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他们创先争优,立足本职,争创一流,成为部门标杆;他们奉献社会,发挥岗位技能和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实践;他们独当一面,带动着中游局一批批优秀干部职工快速成长。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青年文明号”的承诺,用坚定的决心持之以恒地走在文明创建的路上。青春的脚步不会停歇,扬起的风帆志在远行。为了光荣与梦想,伴着热血与汗水,相信这个优秀的青年集体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属于他们的广阔天地!


责任编辑:熊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