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站史站志】万县水文站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2-07-29 作者:游佩燃 黄河 芦意平 编辑:杨杰

编者按:水文站是长江水文工作的重要基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下简称长江委水文局)所属水文站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为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测站文化,讲好长江水文故事,长江水文网分期推出长江委国家重要水文站“站史站志”。

今天,推出“站史站志”第16期,让我们一起走近万县水文站。


万县水文站


20040.jpg

万县水文站与万州分局共同办公(2004年拍摄)

全景2022.jpg

万县水文站(2022年拍摄)

基本情况:万县水文站设立于1951年3月,是国家基本水文站、中央报汛站。隶属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上游局)万州分局。测验项目有水位、流量、降水、含沙量、卵石推移质、颗粒分析、水质监测等,其中流量、泥沙监测为一类精度。1952年3月29日,出现建站以来(三峡库区蓄水前)最低水位98.69米。1979年3月7日,出现最小流量。1981年7月17日,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流量。1959年7月24日,出现最大含沙量12.4千克每立方米。

万县站基本水尺断面最大水面宽790米。距长江河口约2179千米。距上游清溪场水文站约186千米;距下游夔门峡约140千米,距黄陵庙水文站约350千米。万县站现有长30米、宽7米的趸船1艘,水文水测船2艘。测验方式为驻测。

地理环境: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因“万川毕汇”而得名,因“万商云集”“万客来游”而扬名,已有1800多年建城历史。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交融发展,是著名的三峡移民城市。

万县站基本水尺断面位于万州区牌楼街道牌楼水厂,距万州分局约1千米。测验河段顺直长约5千米,基本水尺断面左岸为陡峭石崖,观测悬梯230多阶,上游约70米有万州长江三桥。测流断面位于基本水尺断面上游2.1千米,上游约600米处有万利铁路大桥。

万县站距重庆市约270千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万县站到原重庆水文总站(现上游局),乘车至少要12个小时,坐船一般要2天时间。如今,随着沪渝高速、银百高速、渝万高铁的建成通车,从万州到重庆驾车约3个半小时,乘坐高铁仅需1个多小时。

国庆茶话会(1990).jpg

万县水文站沱口老站房(上世纪90年代拍摄)

2004.jpg

万县水文站(2004年拍摄)

趸船和测船2022.jpg

趸船和测船(2022年拍摄)

历史沿革:万县水文站于1951年3月设立,领导机关为长江水利委员会。1953年2月,上迁7000米至万县沱口。2003年5月,下迁2300米,更名为万县(二)水文站。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谢凤楼、周信亨、薛兴江、刘小来、周幸初、芦意平先后担任万县水文站站长。

测船90年拍摄.jpg

测船(上世纪90年代拍摄)

1.jpg

水文测船驾驶舱操控台(2002年拍摄)

1659076157855096280-original.jpg

设计与改进的AZC-3型深水干容重采样器(2019年拍摄)

汛前准备2020.jpg

汛前率定横式采样器容积(2020年拍摄)

2.jpg

汛前三等水准测量(2020年拍摄)

技术发展:1953年2月,架设跨江缆道,采用过河索吊船开展测验。2000年,配置计算机,摆脱手工制表和计算,实现微机辅助测流。同年,建造新型水文测船050,引入GNSS与罗经,使用卫星定位技术辅助测验,结束木筏、小船测验方式。2003年起,开展大量ADCP测流试验。2009年ADCP正式投产,是上游局首个正式投产ADCP测流的水文站,并自主研发ADCP探头自动支架,在上游局其它站推广应用。1998年起,推移质采用Y64型采样器取样。2005年7月1日,实现水位和雨量自记并通过北斗卫星自动报汛。2018-2019年,为研究三峡库区底泥特性,对AZC-3型插管式深水干容重采样器进行设计改进。2021年,北斗卫星报汛模块升级。近年来,还开展ADCP测沙、浊度仪测沙、流量单值化等多项水文监测创新试验。

81.7洪水过程线.jpg

“81.7”洪水过程线

“81.7”洪水:据《中国历史大洪水》(下卷)记载,1981年7月9-14日,四川省境内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大面积暴雨,嘉陵江、涪江、沱江,以及岷江和渠江部分地区均为暴雨所笼罩。万县灾情严重,武陵、新乡、大周等8个场镇受淹。7月17日18时,万县站出现洪峰流量7640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涨幅23.68米。

全站职工分成流量、含沙量、推移质3个测验组,使用两条木船交替测验。每次测验大约需要4-5个小时,一个垂线测到的推移质重达100多千克,在岸上都能听到江底卵石摩擦滚动的哗哗声。江面漂满竹子、枯树、油桶、草堆。有一次船舵被漂浮的树枝缠住,情况危急。船长背着砍刀跳进江中,潜到船舵位置处理树枝,由于费时费力,多次浮出水面呼吸换气,最终消除了险情。大家吃住在船上,连续奋战一个星期,完整抢测到洪水水文资料。

水文测验2016年拍摄.jpg

输沙率测验(2016年拍摄)

服务三峡工程:万县站处在三峡库区腹地,防汛测报地位和功能突出。库区蓄水至175米后,万县站水位较原来天然江段上涨了五六十米,原站房、水尺、基准点等临江测报基本设施淹没江底,并拆除过江缆道,确保通航安全。现常年为库区水位流量关系站,为更好服务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万县站积极开展水文测验方式方法创新,经过大量比测,现采用走航式ADCP开展常规流量监测,精度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三峡库区135米、156米、175米蓄水阶段,万县站承担了系列专项水文测验,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信息支撑。

应急监测1.jpg

应急监测(2018年10月拍摄)

应急监测: 2018年10月28日,万州一辆公交车行至长江二桥时,冲破护栏坠入江中。事故地点位于万县站下游约4.2千米处。接到指令,万县站迅速开展沉车江段流速、水深等应急监测,并配合上游局开展多波束水下扫测,确定了沉车具体位置,为事故搜救提供了技术支撑。万州分局受到长江委水文局通报表彰。

荣誉表彰:1997-1998年度,被长江委水文局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00年,被长江委水文局授予先进集体称号。2002年,获长江委水文局资料复审评比二等奖;2004年,获长江委水文局成果质量评定优胜二等奖。

1998年,站长刘小来同志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文系统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黄河同志获长江委第八届职业技能竞赛水文勘测专业一等奖,被长江委授予技术能手称号。2021年,万县站退休老党员吴光荣同志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难忘记忆:

合影1987.jpg

职工及家属合影(1987年拍摄)

合影1989.jpg

职工及家属合影(1989年拍摄)

国庆茶话会(1990).jpg

国庆茶话会(上世纪90年代拍摄)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