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站史站志】罗渡溪水文站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3-02-28 作者:邓荣 李刚 编辑:杨杰

编者按:水文站是长江水文工作的重要基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下简称长江委水文局)所属水文站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为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测站文化,讲好长江水文故事,长江水文网分期推出长江委国家重要水文站“站史站志”。

今天,推出“站史站志”第37期,让我们一起走近罗渡溪水文站。


罗渡溪水文站


罗渡溪水文站-1(2016年拍摄)_副本.jpg

罗渡溪水文站(2016年摄)

基本情况:罗渡溪水文站始建于1953年6月,是国家基本水文站、中央报汛站。隶属于水利部长江委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上游局)合川分局,为渠江干流下游控制站。测验项目有水位、流量、单样含沙量、悬移质输沙率、悬移质颗粒分析、降水、水质监测等,其中流量为一类精度、泥沙监测为二类精度。1962年,受嘉陵江洪水顶托出现负流量。2005年2月14日,出现建站以来最小流量。2011年9月20日,出现建站以来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1978年7月4日,出现实测最大单样含沙量。测验方式为驻巡结合。

站房和斜式水尺(2004年以前拍摄)_副本.jpg

站房和倾斜式水尺(2004年以前拍摄)

地理环境:罗渡溪水文站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罗渡镇河街。罗渡镇是广安南下重庆的必经之路,是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镇,以建设“岳池副中心、广安南组团、川渝桥头堡、重庆后花园”为目标,大力推进各项建设。

罗渡溪站位于渠江右岸,距渠江与嘉陵江汇合口(合川区渠河咀)约85千米。基本水尺断面最大洪水面宽约353米,两岸缆道为锚桩固定,跨度451米。测验江段微弯,断面上游1千米和断面下游2千米均为弯道。断面上游右岸1千米处有罗渡溪汇入,1.5千米处有富流滩水电站。断面下游约10千米,有急滩二郎滩,枯季筑成丁坝和顺坝10条,对低水水位流量关系有影响。罗渡溪站受草街电站蓄水顶托和富流滩电站放水影响,水位流量关系较紊乱。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罗渡溪站所在地为乡村,交通十分不便,到罗渡镇赶集,需要坐渡船,高水时停航,需步行1个多小时到镇上购买生产生活用品。到原重庆水文总站(现上游局),坐船大约需要1天。坐车路程为120千米,大约需要3个小时。现在,从上游局驾车到罗渡溪站,大约需要 1个半小时。

大门(2002年以前拍摄)_副本.jpg

水文站大门(2002年以前摄)

站房(2003年拍摄)_副本.jpg

站房(2003年摄)

历史沿革:设立初期领导机关为四川省水利厅。1981年1月,上迁5千米,站名为罗渡溪(二),领导机关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1989年,领导机关为长江水利委员会。2000年,实行站队结合管理模式,划归原嘉陵江水文水资源勘测队(现合川分局)管理。

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蒋德富、熊华太、潘本国、曾义华、秦联清、黄世洪、李刚等同志,先后担任罗渡溪水文站站长。

测井(2004年拍摄)_副本.jpg

测井(2004年摄)

罗渡溪水文站缆道操作室(2002年以前拍摄)_副本.jpg

缆道操作室(2002年以前拍摄)

泥沙取样(2012年拍摄)_副本.jpg

泥沙取样(2012年拍摄)

ADCP率定比测-2(2013年拍摄)_副本.jpg

ADCP率定比测(2013年摄)

技术发展:1981年1月,架设过江缆道,左右岸采用锚桩固定。1998年,配置计算机,摆脱手工制表和计算,实现微机辅助测流。2003年,安装自记水位计、遥测雨量计,实现水位和雨量自记。2005年7月1日,实现水位和雨量自动报汛。2009年,安装海信卫星,报汛从单一通讯变为多信道。2013年,采用浊度仪开展含沙量报汛。2016年,采用北斗卫星报汛。2022年6月,为解决罗渡溪站在中低水受草街电站蓄水顶托,以及富流滩电站放水影响水位流量关系较紊乱的问题,在基本水尺断面下游约50米,以滑筒式为基础,安装了水平式ADCP,经反复调式,数据采集正常,现已进入比测阶段。

调查洪水:罗渡溪调查与实测到的洪水有1847、1870、2011、2010、1903等大洪水。根据四川省水利电力厅1984年9月刊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洪水调查资料》(第三册),罗渡溪河段首大洪水在1847年,吴家岩脚大孤石刻上刻有道光二十七年水至,字下面还刻有一横线,长约30厘米。《调查资料》记载,罗渡乡双溪五营76岁的村民邹敬一回忆,道光二十七年涨水,淹到院内石阶三步半。当时门前一带能推船。他和祖父扫墓时,祖父告诉他,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初八至十八日洪水淹墓碑只剩三个字。(据渠县志记载,应为八月十四日)。1975年罗渡溪水文站基本水尺的实测水位为225.04米,村民唐华成回忆:“1975年大水淹至韩家溪大院子下面房子的楼上”。

高洪中的测井-1(2010年拍摄)_副本.jpg

高洪中的测井(2010年摄)

高洪期间连夜抢修设备(2021年拍摄)_副本.png

高洪期间连夜抢修设备(2021年摄)

难忘记忆:2010年7月、2011年9月,罗渡溪受渠江流域暴雨影响,连续两次遭遇洪水袭扰。2011年9月20日10时,罗渡溪站出现建站以来实测记录的最高水位,洪峰流量28300立方米每秒。2010年7月20日0时,罗渡溪洪峰流量27900立方米每秒,测井在洪水和漂浮物巨大冲击下倒塌。面对洪水,罗渡溪全站职工昼夜坚守,有力有序开展高洪测报,完整收集各项水文资料,为防汛抗洪胜利作出了贡献。合川区委、区政府两度向上游局致信感谢。

荣誉表彰:1997年,获四川省岳池县文明单位称号;1998年,获长江委水文局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获水利部“全国先进报汛站”称号。2007年,获岳池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抗洪先锋,为国为民”锦旗。2011年,获长江委水文局资料复审一等奖。2020年,获上游局全优水文站三等奖。其余年份成果质量均为全优。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