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新”修炼手册 | 杨松:阿松的“数字山水”梦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3-03-02 作者:汉江局 编辑:钟兮 王静

【编者按】为进一步激励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发扬工匠精神,促进岗位能手、能工巧匠脱颖而出,2022年长江委水文局首次启动创新能手评选工作。2023年1月,水文局对10名创新能手进行了表彰。

聚焦他们深耕技术创新前沿和工作任务前线的背后故事,长江水文网策划“‘新’修炼手册”专题。让我们一起看看创新能手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熟悉他的人都爱叫他“阿松”。阿松言语不多,沉稳内敛,工作专注,特爱钻研。

“2013年河海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时,导师在我的推荐表上‘研究方向’一栏中写下‘今后可进行水利信息化方面工作’,正是这句话决定了自己未来工作奋斗的方向,那时候的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在这个行业中闯出一片新天地”,杨松说。

扎根到水文汉江局从事河道勘测工作,一干就是十个春秋,他钟情于用数字描绘汉江流域的山山水水,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敢挑重担,彰显了新一代长江水文青年的担当和风采。

乐在“山水之间

2014年冬天,在汉江局工作一年多以后,杨松被推荐去水文局技术中心交流学习。有了各路高手、大咖的悉心指导,不仅填补了杨松专业知识上的短板,也使他领悟到可以更好发挥自己掌握的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优势,并逐渐成功延伸运用到河道冲淤量计算及分析、电子地形图数据标准化、库容曲线计算等诸多业务工作领域。一年的学习,让杨松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让他收获了专业创新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微信图片_20230302092918_副本.jpg

杨松进行河道测绘数据处理系统交流汇报

随着空间信息技术从信息化测绘向智能化测绘方向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GIS技术成为数据治理升维的必然选择。杨松结合汉江河道测绘项目,积极开展测绘技术创新,苦熬了数不清的白昼与暗夜,自创编写近10万行的代码,研发出“河道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同时建立适用于河道勘测数据处理的算法库。这项科研成果得到专家一致认证和肯定,对于提高河道测绘成果质量和保证工作效率具有积极意义,获得2021年度水文局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飞机虽小,跨越巨大

20.jpg

杨松(左二)在西藏湖泊测量中操作无人船试验

2016年夏天,杨松参加了汉江局承担的鹤峰县溇水航道测绘项目。在领略了山路“十八弯”、水路“美如画”的原始森林般秘境,又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查勘后,项目组决定采用无人机航测技术。考虑到该项目地形条件极其复杂,初步选用市场上最为先进的无人机型。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测试的时候,三架无人机先后炸机。最后,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一架非常不起眼的小飞机。

硬件暂时确定了,软件方面还没头绪。这个重担落在了杨松的肩上。一个小小的办公间,一张一米长的小书桌,一台计算机,在简单的办公环境中,杨松专精覃思,不断试验,反复查阅案头堆积如山的文献和历史资料,画了大量的图纸和模型。白天黑夜,他在电脑旁一坐就是10几个小时,连续工作二十天之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鹰隼展翼,风尘翕张,小飞机顺利起飞了,同时无人机航测数据处理及地图制图的全流程操作也顺利实现了。这真是汉江局河道勘测路上一步大跨越!

2018年,汉江局又引入了一台新型无人机,逐步形成了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规定规程,将无人机航测技术全面进行了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外业勘测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020年,杨松作为水文局教练团队成员参加了长江委职工职业(无人机监测)技能竞赛。赛前进行了不下百次的不同条件测试与训练,和教练团队、选手们一起制定包括航摄计划、航飞高度、航飞速度、处理流程等航测竞赛方案。但临近比赛,面对未知的地域、天气、环境,杨松还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好在,凭借超强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杨松和弟子们勇敢闯过重重关卡,15名参赛选手全部登上了领奖台。2021年5月,杨松继续承担了全国“助推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长江”无人机竞赛长江委代表队的教练工作,最终长江委选手包揽了前四名的佳绩。

破瓶颈,突出重围

“丹江口水库好比是一个盆,我们水文人的职责就是弄清盛水的盆有多大,盆里来了多少水、能装多少水?”这是2020年丹江口水库库区地形观测与库容复核项目开展时,水文局给汉江局布置的新任务。难点就在于需要对复杂水域的大水深测量精度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早在2018年,作为张振军创新工作室的一员,杨松就把“汉江河道地形复杂、水位波动大、流场及水面线形态多变等条件下的水深测量精度”这样的技术瓶颈作为研究主攻方向。他虚心请教专家,找理论依据,编写算法和软件,不停地大胆设想、推导和求证,实时、高效、高精度的GNSS三维水深测量技术的雏形构建完成。该技术被列入《2020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

在丹江口水库库区地形观测与库容复核项目中,GNSS三维水深测量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与检验,在丹江口水库沟汊密布、宽窄相间的复杂测量条件下,较传统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内外业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为丹江口水库运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参加工作以来,杨松积极总结提炼创新研究成果,“河道空间地理信息数据整编系统”获得2019-2021年水利职工创新成果遴选一等奖、 “丹江口水库地形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获2022年水文局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篇;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申报发明专利1项等。

十年之间,杨松不记得处理过多少数据,描绘过多少山水了,但他心中那个“数字梦”俨然越来越清晰了……

(杨松,长江委水文汉江局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钟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