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新”修炼手册 | 罗倩:靓博士的“三把刷子”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3-03-08 作者:中游局 编辑:钟兮 王静

【编者按】为进一步激励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发扬工匠精神,促进岗位能手、能工巧匠脱颖而出,2022年长江委水文局首次启动创新能手评选工作。2023年1月,水文局对10名创新能手进行了表彰。

聚焦他们深耕技术创新前沿和工作任务前线的背后故事,长江水文网策划“‘新’修炼手册”专题。让我们一起看看创新能手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作为长江委水文中游局引进的第一批博士,还是传说中的女博士,罗倩既有女生细腻的思维,也有典型的理工生特点。2013年12月,从中国农业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博士毕业入职后,罗倩凭借着“三把刷子”专注于水文分析、管理工作。“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在生产工作中”,罗倩说这是她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第一把刷:三人行必有我师

罗倩在现场维护城陵矶在线测流仪器.jpg

罗倩在现场维护城陵矶在线测流仪器

中游局有一个培训计划,机关刚入职的“萌新”们都需要到一线开展为期1年的实习,作为博士的罗倩也不例外,被安排到了岳阳分局进行基层锻炼。面对陌生的环境,罗倩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不知道有什么未知的挑战和困难等着自己。实习期间,她没有自恃自己的高学历,反而时时将“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道理刻在心里。她向身边有经验的前辈学、向实际生产任务学,测流取沙、资料整理、整编定线……到处都有罗倩忙碌的身影。刚参加水情报汛值班时,为了不耽误凌晨2点的报汛,她总是和衣而眠,提醒自己不要睡的太沉。老师傅在进行报汛参数维护时,罗倩也总是凑过去,处处留心各参数的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习的时间不长,但凭着谦虚谨慎和高度负责的态度,罗倩收获了书本中学不到的技能,也为后期水文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第二把刷:知其难而偏为之

2014年6月,罗倩回到技术管理室工作,参与的首个项目就是中游局承担的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那时正值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大规模开展此项目,预警指标计算步骤多、程序复杂,一个县需要分析评价上百处山洪防治区、填写30多类表格、绘制10多类图,外业入户调查流程、设计洪水计算、成灾水位推算、临界雨量计算、预警指标制定……这些流程都没有成熟的方法借鉴,没有已完成的项目参考。困难并没有吓倒罗倩,那段时间她满心想的都是如何提高山洪灾害内业分析评价的效率。白天,她翻山越岭深入山洪防治区逐户调查;晚上,点灯处理资料、查阅文献、编制算法……终于,凭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优势,罗倩通过一个有代表性的沿河村落,从外业调查、数据分析、暴雨计算、净雨分析、产汇流计算等环节,梳理形成了一套易操作的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该项目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2016年6月24日恩施州巴东县官渡口镇、2017年6月30日咸宁市崇阳县港口乡等地均因高强度暴雨发生山洪,经采用中游局调查评价成果与技术预警,当地及时转移2000多人。湖北省防办对中游局项目组研发的有关技术成果给出了“在我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和预警中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在防御山洪灾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我省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为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决策、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的评价。中游局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获得广泛认可,有关解决方案被全国技术组采纳,写入技术指南全国推广。

以此为基础,中游局《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关键技术》成果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了科技专著《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技术与实践》,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8项,3项成果被列入水利部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罗倩作为中坚力量,全程参与相关研究,在这块新领域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智慧。

第三把刷:“新”路方能满盘活

罗倩审查资料.jpg

罗倩审查资料

作为长江委“智慧水文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主要技术骨干和长江委水文水利智能感知创新团队成员,罗倩也有一个水文现代化的技术创新梦。从事水文工作的应该清楚,在以往的资料审查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集中审查和复审后汇编刊印,耗时耗力。作为中游水文工作的管理人员,罗倩总要求自己想深一点,对水文现代化转型的突破点思考勤一点。在和前辈的多次交流讨论中,她立足中游局实际需求,以水文监测管理的关键环节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水文整编资料审查方法,逐步研发了中游局水文整编资料审查系统。如今,应用人机交互的审查方式,实现了以水文整编资料自动审查、专家核查、小组评分、个人申诉和小组复评为核心的成果质量控制成套流程的信息化,减少了中间环节,对于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收集储存,实现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双提升。

着眼扎实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以罗倩为代表的中游局职工,依托分布于长江、汉江、洞庭湖及陆水水库的站网,汇集各种河流水情、测验条件,开展了各类非接触式、在线监测新仪器比测应用。基于电子地图的展示技术、CMS内容管理技术、二维码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统一了数据接口和设备管理接口,实现了对水文硬件终端和监测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开展数据挖掘,开发集成大数据分析、泛在智能应用为一体的水文监测平台。总结中游水文信息化和立体监测工作的宝贵经验,罗倩作为核心研发成员的《长江中游智慧水文立体监测系统》成果获得长江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获软件著作权8项,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2项,发表论文6篇。

从高学历的博士,到高效率的创新能手,罗倩见证了中游水文十年发展的大变化。“好幸运,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小贡献”,罗倩浅笑又坚定地说着。

(罗倩,长江委水文中游局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钟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