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站史站志】小河坝水文站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3-03-09 作者:邓荣 郭忠兵 编辑:杨杰

编者按:水文站是长江水文工作的重要基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下简称长江委水文局)所属水文站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为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测站文化,讲好长江水文故事,长江水文网分期推出长江委国家重要水文站“站史站志”。

今天,推出“站史站志”第38期,让我们一起走近小河坝水文站。


小河坝水文站

小河坝(三)站站房-1(2009年拍摄)_副本.jpg

小河坝(三)站站房(2009年摄)

基本情况:小河坝水文站设立于1951年4月,是国家基本水文站、中央报汛站、涪江干流下游控制站。隶属于水利部长江委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上游局)合川分局。测验项目有水位、流量、单样含沙量、悬移质输沙率、悬移质颗粒分析、降水、水质监测等。其中流量为一类精度、泥沙监测为二类精度。2008年6月8日,出现自2006年6月迁站以来最低水位,出现建站以来最小流量。1981年7月15日,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流量。2020年8月17日,出现迁站以来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1964年7月22日,出现实测最大单样含沙量。测验方式为驻巡结合。

大门(2003年以前拍摄)_副本.jpg

大门(2003年以前摄)

小河坝(二)站站房(2002年1月)_副本.jpg

小河坝(二)站站房(2002年1月摄)

小河坝(二)站测井(2002年拍摄)_副本.jpg

小河坝(二)站测井(2002年摄)

历史沿革:设立初期领导机关为西南军政委员会水利部。1986年1月,上迁4千米,站名为小河坝(二),领导机关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2006年6月,上迁31千米至重庆潼南,站名为小河坝(三),领导机关为长江水利委员会。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张国庆、易定嵘、王渝万、秦联清、曾义华、郭忠兵等同志,先后担任小河坝水文站站长。上世纪80年代以前,小河坝站位于重庆市合川县小河乡对岸,到太和镇赶集要坐小船,中高水停航,则步行1个多小时到镇上购买生活用品。

小河坝(三)站站房和缆道操作房(2009年拍摄)_副本.jpg

小河坝(三)站站房和缆道操作房(2009年摄)

地理环境:小河坝水文站现位于涪江左岸、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莲花社区,距涪江与嘉陵江汇合口(合川区鸭咀)约90千米。小河坝水文站测验江段顺直长约1千米,基本水尺断面最大水面宽640米(主河槽宽约263米)。缆道跨度386米,两岸分别建有主缆房。上游350米处有涪江公路大桥,高洪时可开展电波流速仪观测。下游450米低水时露出一个江心州。下游2.5千米处有潼南航电枢纽工程,中低水位时影响小河坝站水文监测。2020年7月,受暴雨影响站房区域发生地质滑坡,2021年汛前完成了加固整治。

1678343832554051900-original.jpg

小河坝(二)站水尺(2002年拍摄)

小河坝(二)站雨量场(2002年拍摄)_副本.jpg

小河坝(二)站雨量场(2002年摄)

小河坝(二)站铅鱼维护(2002年拍摄)_副本.jpg

小河坝(二)站铅鱼维护(2002年摄)

浮标测流演习(2019年拍摄)_副本.jpg

浮标测流演习(2019年摄)

技术发展:上世纪60年代,架设水文缆道,采用缆道开展测验。1998年,配置计算机,摆脱手工制表和计算,实现微机辅助测流。2003年,安装自记水位计、遥测雨量计,实现水位和雨量自记。2009年,安装海信卫星,报汛由单一通讯变为多信道。2013年,采用浊度仪开展含沙量报汛。2016年,采用北斗卫星报汛。2018年,在水尺观测道路区域新建护坡,以滑车道为基础,安装了水平式ADCP,经反复试验,2019年正式批复投产水平式ADCP,实现中低水流量实时在线监测和资料整编。目前,已实现水位、中低水流量、降水自动报汛。

难忘记忆:1981年7月中旬,四川省发生历史罕见的大面积暴雨,嘉陵江、涪江、沱江,以及岷江和渠江等多条河流同时发生大洪水。小河坝水文站是涪江的控制站,7月12日12时水位自218.45米起涨,至15日2时洪峰水位282.68米,出现1840年以来罕见的特大洪水。在洪水监测过程中,难以预料的特殊情况连续发生,站房被水淹到了窗户;电源中断、缆道不能运行,报汛线路淹没,电话电报不通,与重庆水文总站失去了联系;右岸河边树林被冲毁,左岸滩地上断面标志杆被冲得左摇右晃,浮标断面杆被冲走;江面上树枝、房屋、家具等被杂草缠绕在一起,形成很大的漂浮物,给水文监测造成了很大困难和危险。但全站职工没有丝毫退却。站长、共产党员张国庆同志带头从天窗爬进分析室转运器皿和试剂;老工人郭尚文已经离站休假,听到特大洪水来临,主动放弃休假,翻山越岭步行12小时赶回站上参加战斗;缆道动力供电中断,同志们立刻用人力手摇千斤重的铅鱼,顽强坚守,最终测得了完整的洪峰过程。

全力监测超保证大洪水(2020年拍摄)_副本.bmp

全力监测超保证大洪水(2020年摄)

1678345109886033163-original.jpg

小河坝(三)站地质滑坡险情(2020年摄)

2020年8月中旬,长江上游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洪水,重庆启动有记录以来首次I级防汛应急响应。小河坝水文站正在进行滑坡隐患整治,水文缆道等测报设施还未恢复,站房依然面临滑坡沉降风险,全站职工在外租用临时办公用房。在特大洪水和安全隐患叠加考验下,小河坝水文站启动无缆道高洪应急监测方案。工作人员开着40匹马力的冲锋舟,顶着每秒5米多的洪水流速和1米多高的汹涌波浪,在树木、竹子、棚房等漂浮物之间,左突右击,剧烈颠簸,奋力施测高洪流量。8月17日,小河坝水文站出现洪峰,流量列1981年以来最大,并出现了峰顶附近高水位持续30小时的罕见情况。小河坝水文站职工昼夜坚守,全力拼搏,先后收集17次走航式ADCP流量、30次浮标流量、37次电波流速仪流量,并通过电话和短信等方式,将监测信息实时报送给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为防汛抗洪胜利作出了贡献。

测站趣事:小河坝(二)站所在的合川太和镇,是当时的大镇。1984建立的太和区办啤酒厂,时任站长张国庆出了不少力,成功介绍和引进青岛啤酒在太和投资办厂,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更加拉近了水文站与当地的关系。小河坝水文站先后有6名职工在太和镇婚恋成家。现在,小河坝水文站已迁离太和镇16年,当地的人们谈起水文站往事时,仍记忆犹新,如数家珍。

荣誉表彰:1981年,获水利部“战胜长江特大洪水中作出贡献的水文单位和职工”嘉奖令。2006年,获长江委水文局第七届全江水文成果质量优胜杯三等奖。2017和2019年,获上游局全优水文站二等奖。2019年,站长郭忠兵获重庆市潼南区委、区政府“7.12”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