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小荷才露尖尖角——记第七届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冠军杜思源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3-11-13 作者:杨秀川、黄河、范贤平、杜小兵、文奇方、胡国山 编辑:郑力

95后的杜思源,参加工作刚三年多,清秀的容貌,白净的皮肤,美丽恬静,朴素大方,神情举止间,透露出自信、坚定、勇敢,不服输的一股劲儿。站在面前,说她就是第七届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冠军,或许有些让人惊讶。然而,巾帼不让须眉,大赛黑马,月中折桂,她实至名归。

杜思源在巫溪水文站做三等水准测量记录_副本.jpg

杜思源在巫溪水文站做三等水准测量记录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台上三分钟,台下是三五年或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厚积薄发。

杜思源是重庆万州人,这里是长江三峡库区腹地,具有浓厚的巴渝文化。出生那年,发生长江1998年大洪水,父亲杜小兵在长江奉节水文站昼夜防汛抗洪。在水文站长大的杜思源,从小就对“小风车”流速仪、“望远镜”水准仪、“大鱼”铅鱼、“小舰艇”测量船等感兴趣。常常被父亲起早摸黑、一丝不苟的精神感动,心想今后也要成为像父亲那样的水文人。

2016年,她从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毕业。档案记载着她的毕业自我鉴定,有一段这样写道:“高中三年,诚实不说谎话,不弄虚作假,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许诺别人的正当事情总是尽力去做。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生活中以节俭朴素为美,不以追求物质享受为荣,热爱观察自然,领略它的无限美。”对于未来的学习和目标,她清秀而坚定的笔迹写道:“要挖掘潜力,培养吃苦精神,一定要用努力和汗水,使自己的明天变得更加辉煌和美好。”

高中期间,杜思源的学习成绩全为优秀等级,特别是关于学习与创新方面,学校和老师认为:“有一颗对知识无限好奇、渴求的心,喜欢摸索新方法,并将成果和心得与同学们分享,并在此过程中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

高考那年,父母希望她选择教师或医学类专业,杜思源却坚决要填报水文类专业。她考入西安理工大学,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就读水文相关专业。她不气馁,认准的事儿和目标,一定要去拼搏和实现。大学第二年,她以原专业前五名的成绩,获得转入该校水利水电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习机会。从此,她更加发奋努力,2017-2019年,连续三年荣获西安理工大学“尚真笃学”先进个人荣誉及奖学金。

2019年,她大学毕业。自我鉴定写道:“即将踏入社会,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走出大学,翻开人生新的一页,聪明自信、努力拼搏的杜思源也正在继续散发光芒。


水文新兵初露锋芒

2020年8月,杜思源进入上游局万州分局工作。入职初期,她就在长江万县站、大宁河巫溪站,从最基础的水位观测、流量测验、资料整理等工作做起,分局还为她制定了新职工见习期培训计划,明确了辅导老师。期间,她参与高洪监测、大宁河巫溪片区13个雨量站资料整编等工作,参与编制《万县水文站超标洪水测报预案》,以及河道划界等多个社会服务项目,在实战中摸爬滚打、刻苦历练。

杜思源参加2021年长江委水文上游局第七届水文勘测技能大赛 .jpg

杜思源参加2021年长江委水文上游局第七届水文勘测技能大赛

2021年3月,上游局举办第七届水文勘测技能大赛。参加工作半年多的杜思源,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敢报名参赛。

她白天向老同志学习技术技能,晚上在家学习理论知识和技术规范,她心里暗暗较劲,自己还是新手,必须比其他人多花更多时间,多下更多功夫。

那次比赛,其他选手见她柔弱消瘦,认为不是有力竞争对手。比赛准备阶段,由于力气小,她近乎“拖”着一二十斤重的全站仪脚架。令人惊叹的是,比赛口令下达后的瞬间,笨重的脚架在她手里,解扣、翻转、升降、架设、对中、整平,一气呵成,像是魔法一般变轻了。大家啧啧称赞:“这小女生深藏不露啊!”大赛结果揭晓,杜思源荣获个人二等奖。小荷试水,第一次勇敢地露出了漂亮的尖芽。此后,她又参加2021年湖北省“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荣获水文勘测专业二等奖、理论知识单项第一名。


关关难过关关突破

前两次技能大赛表现出色,增强了杜思源的自信和底气。随后,她又勇敢地踏上了第七届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选拔、集训的艰辛历程。

在上游局前期选拔期间,杜思源是集训班的学习委员,不仅自己刻苦,也严格要求其他选手,并帮助大家制定集训计划。在一次理论和内业考试后,有位选手发挥不理想,杜思源主动找他谈心解闷:“别垂头丧气,抬起头、跑起来,后面还很多机会!”说完,就推着他往前跑。听了她的欢声笑语,队友又鼓起了劲。

不知不觉间,大家喜欢称她“小杜老师”。有的选手说,她有时喜欢静静地听大家说,不时拿出兜里的纸和笔快速地写。操作起来轻手轻脚,生怕把仪器“弄疼”了。有的选手说,她力量有限,外业操作速度有劣势,但善于观察总结,特别注意取长补短。有一次,某选手示范雨量计底座螺丝安装与拆卸,比大家快20多秒。她仔细对比差距,反复练习,进步很快。又一次,分解练习全站仪脚架,预定计时19秒,教练用时9秒。她又缠着教练反复学习操练,补上了这块短板。为了跟上男选手的训练强度,她经常悄悄地给自己加练。三等测量速度快不起来,就把水尺绑在树上,一个人拿仪器来回测量。无人机降停位置不精准,就一遍遍地练习升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杜思源外业操作很刻苦,理论和内业也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大功夫。面对几十本水文规范和数十门专业教材,她认真拟定学习计划,学习笔记和重点“秘籍”写了很多本,内容密密麻麻,字迹工工整整,书本中的各类彩色注记近万行,并经常与大家交流分享。

在数次集训和选拔中,她的优势逐渐凸显,理论和内业两项大幅领先。外业操作她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没有大家快,但是差得不多,更快意味着失误率更大;要跟着自己的节奏,不该丢的细节分坚决不丢。”

事实也是如此,每次选拔考试,外业速度从来都不是她的优势,但细节方面往往是满分,从而比速度快的选手总分高。有次三等水准测量考试,她近乎超时,裁判说除此之外,她的规范操作、如同打印的手工记录,让人无从扣分。她还有个特点,不惧赛场和比拼,对手和观众越多,她也越兴奋,每次考试成绩总是优于平时训练。

杜思源还先后参加了长江委水文局水文勘测技能业务培训班、2022年全国水文勘测中高级技能强化班并荣获“优秀学员”称号。参加无人机操作技能培训,拿到了III类多旋翼驾驶员执照,并被授予长江委水文局技术能手称号。

选拔集训期间,她还积极参与单位的生产任务,按时完成多个水文站、省界断面、雨量站的资料整编审查工作,参与上游局年度水文资料集中审查,做到工作和备赛相互促进。

随着全国大赛临近,集训选手的压力倍增。长江委水文局组织选手在万州分局集训,杜思源每天可以回家。她身体素质有一定的短板,集训负责人让她多锻炼。杜思源听了认真照做。一次取沙练习,采样器伤到手指,去医院处理没怎么吭声,回家后边哭边说:“我参加不了比赛,该怎么办呀?”父母心疼地开导了一阵。深夜,她在自己的房间看书,第二天一早又去集训了。她说:“我左手不行,还有右手呀!”

就是这样一个柔弱坚强、刻苦自律、乐观聪慧的女选手,以顽强的意志和不惧挑战的勇敢,鼓足不服输的一股劲儿,一路走到了全国大赛的决战关头。

11月的广东韶关,全国水文群英荟萃,共襄五年一次的擂台盛举。

经历漫长的集训考验,第一次身临其境全国大赛,杜思源说还是很紧张。最先开考的是理论,她对一些知识点有些模糊,有些题型没见过;接着是内业考试,题量很大,勉强做完,考完后心里没有底。她很快调整情绪,把前两项考试统统忘掉,心无旁骛地应对三天的外业操作。

第一天上午的外业操作,她遭遇了小打击,因流速仪装得太紧,她力气较小,拆流速仪花了不少的时间,导致该操作项目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于是更加谨慎地对待接下来的比赛。

下午幸运抽中1号,在下午2点前就完成了当天所有项目,为第二天比赛留有更多的准备时间。第二天上午,早早完成无人机测流,之后收到可以提前参加水文测量组操作的通知,她犹豫一会就决定去参加,下午一点半完成当天操作,又为第三天的比赛留下了较为充足的准备时间。第三天下起了大雨,上下午的操作项目抽签都靠后,全天大部分时间在等待,她保持耐心和冷静,在雨中完成了最后的赛程。

杜思源说,长江水文选手白天各自为战,晚上大家相互交流鼓励。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些失误,说没有压力是假的,但始终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大家,就是要尽最大努力,甩开膀子去拼搏,为长江水文赢得荣誉。

杜思源参加第七届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_副本.jpg

杜思源参加第七届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

11月11日,大赛尘埃落定,杜思源问鼎桂冠,一举创造了女选手在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的最好成绩,站上了水文行业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那一刻,美丽灿烂,光彩夺目。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


责任编辑:郑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