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疾风知劲草——记第七届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胡国山

来源:机关党委 时间:2023-11-14 作者:袁静 莫登华 黄长红 编辑:杨杰

胡国山,男,1992年2月出生,工程师,中共党员。2016年6月毕业于长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同年到长江委水文中游局江汉分局工作,2020年7月任中游局常德分局主任工程师,2022年2月任中游局汉口分局主任工程师。2021年参加“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长江委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水文勘测)获第一名;2023年参加第七届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获二等奖,缆道测流、ADCP测流两个单项第一。


洪湖水美 水文情深

说起来,胡国山与水文有着不解之缘。在洪湖边长大的他,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1996年、1998年的长江洪水摧毁了他的家园,父老乡亲与人民子弟兵一道与洪灾开展一次又一次决战的场景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里,这成了他立志学习用水、治水,拼搏奋进的内生动力。“不再让家乡遭受水之苦”,这个愿望强烈地刺激着胡国山的神经,也让他坚定了学业和工作的方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微信图片_20231114171211.jpg

三等测量记录

胡国山入职后就时刻告诉自己要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工作中。2016年7月,胡国山根据工作安排去岳阳分局实习,为了更快更好地提高业务水平,他总是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习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面对不懂的问题和未接触过的仪器,他一遍遍地虚心向师傅们请教学习,总是笑着说,大家都是我的师傅。在短短的几年的工作时间里,他很快成长为技术骨干,全面熟练掌握了基层测站业务,不管是外业项目测量,还是内业资料整理,都可以看到他忙碌且认真的身影。无论是外业测量还是内业报告分析编写,胡国山都一丝不苟,以严谨、敬业的态度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

水文测报 奋勇争先

2020年6月,胡国山所在的常德分局所辖站点水位不断攀升,水文防汛测报工作进入关键期。胡国山全面负责分局所属13个站的水文测验工作。他一边统筹安排,做好每天的工作计划,一边身先力行,保证及时收集第一手水文资料,开启了连轴转的“暴走模式”。6月14日一早,天还没亮,他便带上仪器设备直奔测验一线,分析水情、安装仪器、测流、取沙,下午5点在完成了石龟山、安乡、汇口三个站的水文测验工作后,得知另外一个组面临仪器故障的问题,他即刻驱车一个半小时赶往增援,待测验完回到分局已经是晚上11点了。整个汛期,按水情的发展趋势,要安排好13个站的测流、取沙以及高水流向测验等,有时为了给第二天的测验留出时间,他和同事们选择留守在趸船或船上,以保证准确及时地收集到完整的水情资料。

微信图片_20231114171219.jpg

在自治局水文站检查缆道维护

2022年胡国山从常德分局调到汉口分局任主任工程师。2022年9月,长江流域来水量较少,历史性偏枯,汉口分局下属几个站点面临水位探头“露面”的问题。刚刚结束技能培训的胡国山,顾不上休息,从车站直奔站点,在他的带领下,2天时间完成了下属4个站点的水位探头下迁和固定工作,保证了水位观测的连续性,搜集到了宝贵的低水水位数据,为居民用水安全提供了保障。

不管是在常德分局还是到汉口分局,胡国山始终把水文成果质量放在第一位。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汉口分局下属汉口站和汉川站分别获得长江委水文中游局年终水文资料评比的水文站和水位站第一名。同时,汉口水情分中心在长江委水文局举办的评比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人生在勤 不索何获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2016年9年,刚参加工作3个月的胡国山第一次参加中游局组织的竞赛,由于经验不足,最终只取得了第12名的成绩,无缘参加中游局组织的脱产封闭训练。面对这个结果,胡国山的心情很失落,辗转反侧,一夜未眠。第二天上班,“意外”接到参加第六届全国水文技能大赛封闭训练班学习的通知。胡国山激动不已,一遍遍地告诫自己:“天道酬勤,决不能辜负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这个高手如云的群体里,从最开始50多个人的培训班,一步步地进到了最后的4人名单。但参加全国大赛的名额是3人,另可选送1人替补。最终胡国山被选定为替补队员。得知这一消息,他既兴奋又有些失落。高兴的是能在毕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机会被选送参加全国大赛,但遗憾的是未能“正式入列”。难忘的一幕幕从眼前闪过:学习培训时的“冷板凳”、选拔时的紧张刺激,孩子出生时没能第一时间陪在妻子身边的愧疚......这些都让他久久不能释怀,也进一步激发了他认真钻研、不服输的劲头,虽然那次无缘全国决赛,但平日里积累的业务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让胡国山开始在各种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在2018年到2020年中游局举办的水文勘测技能比武竞赛中他连续3年蝉联冠军,2021年11月获得“湖北工匠杯”长江委水文勘测技能竞赛第一名。

微信图片_20231114171703.jpg

在第七届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中

个人强不如团队强,团队的力量才是单位技术的保障。胡国山注重传帮带,对身边的队友倾囊相授。在备战第七届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中,作为全队唯一一个有“替补”经验的老选手,他一方面刻苦训练备战,一方面协助教练团队,帮助队友快速提升业务能力。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是他一直铭记在心的一句话。6年多的工作和技能竞赛经历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学水文,爱水文,为水文奋斗一生”这就是胡国山的水文情怀。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