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站史站志】沙头水文站

来源:中游局 时间:2023-12-05 作者:莫登华 杨劲 戴小群 编辑:莫登华

编者按:水文站是长江水文工作的重要基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下简称长江委水文局)所属水文站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为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测站文化,讲好长江水文故事,长江水文网分期推出长江委国家重要水文站“站史站志”。

今天,推出“站史站志”第58期,让我们一起走近沙头水文站。


沙头水文站

图片1.png

沙头水文站(2022年7月摄)

基本情况:沙头水文站设立于1953年,是监测资水尾闾入湖水情的国家重要水文站,隶属于水利部长江委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中游局”)益阳分局。现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降水量等,流量测验为二类精度。资水干流在测验断面上游约5千米处分出资水(西支),经甘溪港流入万子湖;下游约5千米的毛角口处分出资水(东支),经杨堤至临资口与湘水汇合;资水经杨柳潭汇入南洞庭湖。

该站警戒水位34.50米,保证水位36.50米。历年最高水位出现于1996年7月21日,最低水位出现于2022年11月16日。历年最大流量出现于2017年7月1日,最大负流量-1240立方米每秒(1999年7月23日)(受民主垸溃垸影响而出现负流)。

图片2.png

自记台(1997年摄)

历史沿革:1953年1月由湖南省水利局洞庭湖工程处在毛角口设立毛角口水位站,同年5月改为毛角口水文站,施测资水主流和资水(东支)两个断面。1955年底,因资水主流断面控制不好,毛角口水文站于1956年1月迁至上游6千米处的沙头镇,改名为沙头水文站,测验项目有水位、流量、悬移质输沙率、悬移质单位含沙量等,同年交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管理。沙头水文站分别于1960年12月、1961年1月停测悬移质输沙率、悬移质单位含沙量监测项目,2004年增加降水量观测项目。1999年,为便于巡测,于当年4月将基本水尺断面由左岸迁至右岸,更名为沙头(二)水文站,2008年5月基本水尺断面下迁90米。2008年9月流量测验方式由船测改为缆道测量。

图片3.png

老站房(2007年摄)

图片4.png

自记台(2007年摄)

图片5.png

沙头站观测水位(1996年摄)

地理环境:沙头(二)水文站现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小河口村,过去由长沙乘益阳班客轮直达沙头或由长沙乘汽车到益阳再乘益阳至长沙到南湖洲、西林港等班轮到达沙头,再步行到测站。2012年12月洞庭湖水文水资源勘测队迁至益阳市城区,与益阳水文水环境监测站合并成立益阳分局。益阳分局现已实现全面水文巡测,由分局至测站约50分钟车程,可当天往返。

图片6.png

益阳水文水环境监测站(2007年摄)

图片7.png

益阳分局办公楼(2014年摄)

技术发展:沙头水文站水位观测在2004年以前采用浮子式模拟自记,2004年起水位观测采用浮子式水位计,降水量观测采用翻斗式自记雨量计,实现水位和降雨自动采集、固态存储等并用于资料整编。1999年配置了测船微机测流系统,2008年水文缆道投产使用,2010年起先后配备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超声波测深仪、电子水准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先进仪器。

图片8.png

沙头水位站缆道测验(2023年4月摄)

现在沙头水文站的水位、雨量信息均实现了自动采集、存贮和传输。1987年沙头水文站水位流量单值化方案获批用于流量测验与资料整编,2007年根据水文测验方式方法技术创新要求,对沙头水文站开展水位流量单值化方案优化研究,于2008年获批投产。

主要荣誉:沙头水文站获得2004年度水文局报汛工作表现突出报汛单位称号。


责任编辑:郑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