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程海云:加快推进长江水文现代化建设 为水安全保障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4-04-29 作者:程海云 编辑:钟兮

加快推进长江水文现代化建设

为水安全保障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城陵矶水文站六周年之际

程局长署名_副本.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系统、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治水的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为我们做好水文工作提供了总遵循、总纲领。特别是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被誉为洞庭湖及长江流域水情“晴雨表”的城陵矶水文站,对水文工作饱含关怀、寄予厚望,让长江委水文局干部职工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守护一江碧水的初心、信心和决心。

牢记使命书写优答卷

殷切嘱托,声声入耳;阔步向前,力量倍增。六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的正确指引下,在水利部、长江委的坚强领导下,长江委水文局作为我国第一大河的流域水文机构,始终坚持忠诚尽责为重,实干担当为本,改革创新为要,努力把新要求新任务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步履铿锵,强化事业履职。果敢直面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新老水交织的紧迫问题,极端气候带来的风险挑战,全局上下尽锐出战,精准预报、精细监测、精确分析,成功应对了2020年流域性大洪水,2021年历时最长的汉江秋汛,2022年流域性极端干旱和严重咸潮;高水平服务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大力开展水华发生机制、监测预警及原型调控抑制试验方案研究,主编行业首部《河湖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试行)》,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等重点区域供水安全,有力支撑了治江事业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勤耕不辍,强化能力建设。主动融入现代化建设浪潮,“十四五”基建投资规模实现超10亿的量级跨越,打造了汉口、沙市、城陵矶等一批标杆测站,填补了西南诸河的站网空白;水位、降水、水温、蒸发全部自记,流量在线监测提升至60%,泥沙在线监测取得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江防洪预报调度系统、长江智慧水文监测(WISH)系统、在线整编系统等一批代表性数字产品广泛应用,初步构建长江水文大数据中心、水文数字孪生平台、公众服务和专业服务门户的“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两个门户”水文信息服务体系。

积厚成势,强化内核塑造。坚持以“软实力”推动“硬发展”,科学基础研究取得新成绩,编制国标、行标3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余项、专利110余项;多措并举激活人才“蓄水池”,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人才引进力度屡创新高,50余人次荣获国家、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或荣誉;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率先成为全国水文行业取得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体系证书单位。

奋楫扬帆,强化党建领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不断加强基层治理,着力打造党建品牌,持续提升作风建设,干事创业的氛围愈加浓厚。坚持守正与创新、传承与弘扬交融碰撞,测站文化提升工程稳步实施,群众性活动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增强。

赓续前行展现新作为

六年的奋进之路,长江委水文局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谋篇布局、狠抓落实,取得突出成绩,发挥积极作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行实干,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必须把握一个核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不断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三力”,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组织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位。要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层层传达压力,努力将“红色力量”转化为推动长江委水文局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必须树牢一条主线。要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坚决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以预为先,以防为主,发挥好水文“尖兵”“耳目”和“参谋”的作用,全力保障流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始终牢记为民造福的宗旨,在拓展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上下功夫,在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水平上做文章,让水文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流域人民。

必须坚持一张蓝图。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找准水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公益性事业这个根本定位,做好顶层设计、厘清发展思路、细化目标举措,全面深化社会水文、绿色水文、智慧水文、和谐水文,加快推进建设功能完备的综合站网体系、透彻感知的立体监测体系、智慧协同的专业支撑体系、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体系、科学规范的管理保障体系。

久久为功推进现代化

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是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水利肩负的重大使命。水利现代化,水文必须先行,我们要加快建设技术上与时代发展同步、服务能力上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水文体系,为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四个统一”、推动落实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贡献水文智慧和水文力量。

加快综合测报能力提升。聚焦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2024年水利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四种能力”,积极主动补短板、筑底板、锻长板。在站网建设方面,要结合构建国家水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需求,抢抓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立足长江委水文局点多、线长、面广优势,着力构建集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水文站网。在监测体系方面,要按照“应设尽设、应测尽测、应在线尽在线”原则,提高全要素、全变幅、全天候、全自动水平,深化与气象、环保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加快建设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在数智赋能方面,要全面推进水文算据、算力、算法研究,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打造集分析计算、预警预测、决策支持、协同管理、展示演示于一体的水文业务应用集群,推动形成“一站式”支撑服务能力。

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先立后破,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努力探索发展水文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注重创新引领,积极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各级基金项目,扎实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推动科技奖励成果落地开花,优化科技创新保障,持续提升发展动能。加强技术攻关,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过程中涌现出的高科技,集中力量破解流量泥沙自动监测、数字孪生建设等关键技术瓶颈,实现生产作业从高能耗高强度向低能耗高效率转变。搭建创新平台,依托“智慧水文”专委会和局级科技委、科协,广泛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做实长江水文-华为盘古大模型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团队,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加快内部管理能力提升。要把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现代管理体系作为推动发展的基础优势。筑牢安全屏障,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注重防范和化解影响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风险,持续开展水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抓好网络安全、保密安全、治安保卫和信访维稳。培育新质人才,新型劳动者队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和关键要素,要突出协调兼顾,挑好苗子、配好资源、给好平台,打通跨专业、多岗位流转通道,持续完善体系建设,畅通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服务环节,打造一批能够适应新业态的新质水文人才。推进文化建设,在深挖长江水文文化上持续发力,加强学习研究和实践创新,进一步做好百年老站的保护利用宣传工作;深化水情教育,夯实阵地管理,充分发挥各级水情教育基地作用,讲好长江水文故事,为现代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江委水文局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为光荣。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不断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培育新动能,为水安全保障,为中国式水利现代化提供更坚实的支撑保障。



责任编辑:钟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