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站史站志】长沙坝水文站

来源:长江水文网 时间:2024-12-13 作者:杨华欣 编辑:钟兮

编者按:水文站是长江水文工作的重要基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下简称长江委水文局)所属水文站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为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测站文化,讲好长江水文故事,长江水文网分期推出长江委国家重要水文站“站史站志”。今天,推出“站史站志”第72期,让我们一起走近长沙坝水文站。


201607211230000351.jpg

长沙坝水文站位置示意图


基本情况

长沙坝水文站设立于1953年7月,是汉江一级支流甲河出口控制站,控制甲河集水面积5578平方千米,为国家重要水文站和重点报汛站,主要监测项目有水位、流量、含沙量、降水量等。隶属水利部长江委水文局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汉江局)十堰分局。1958年实测到该站最大流量。


image006.jpg

image008.jpg

位于长沙坝村的长沙坝水文站老站房(1998年迁往下游5公里处的陡子岭村现址) 资料图片

image010.jpg

测站职工在学习 资料图片


历史沿革

1953年7月,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湖北省郧西县赵家河村设立赵家河水位站。1956年7月改为赵家河水文站。

1965年7月,下迁7.5千米处的长沙公社,更名为长沙坝水文站,领导机关更名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

1998年1月,下迁5千米,更名为长沙坝(二)水文站,领导机关更名为长江水利委员会。


image002.jpg


201607211230002414.jpg

位于陡子岭村的长沙坝水文站新站房(1998年迁至此)


地理环境

长沙坝水文站现位于湖北省郧西县夹河镇陡岭子村,处于甲河干流下段,距甲河河口7.5千米。测验河段基本顺直,长约450米,断面形状呈“W”形,主槽宽度约100米,测验断面处于孙家滩水电站库区,无岔流、无串沟、有死水、有回流;左岸为岩石陡坡,右岸为沙石土坡。河床由卵石夹沙组成,冲淤变化较大,断面上有水生植物;基上约120米处有弯道,基下约450米处有浅滩和急弯。上游约1千米建有陡岭子水电站,下游4.8千米处建有孙家滩水电站,自2004年5月蓄水后产生变动回水,受上下游电站出流综合影响,测验河段水流特性复杂。

技术发展

建站时采用人工观测水位,到二十世纪80年代,修建了水位自记井,引进卷筒式纸质模拟水位自记仪记录。2003年采用气泡压力式水位计。2005年逐步采用长江委水文局自主研发的YAC系列自动测报设备。

建站时人工观测雨量,二十世纪80年代引进卷筒式纸质模拟雨量计在汛期进行降水自记,2003年雨量观测逐渐实现自动化,月报实现计算机软件整理。

二十世纪60年代用手摇船测流、取沙,70年代兴建了过河索,用以应对高洪测验。二十世纪80年代架设水文电动缆道使用铅鱼测流取沙,2003年配备了水文中游局研制生产的EKZ-Ⅰ型水文缆道测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缆道测流取沙智能自动化。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也在长沙坝水文站投入使用。

“一根扁担,一双草鞋”精神

image014.jpg

二十世纪50年代,汉江局大多数水文站地处偏僻地区,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尤其以长沙坝水文站最为典型,该站地处鄂西北大山深处,不通车,不通水,不通电,从测站到距离最近的郧西县夹河镇,要步行30里的羊肠山路。长沙坝水文站老站房门口上的对联“山为友水作伴春夏秋冬 迎晨曦送晚云激流飞渡”,正是老一辈基层水文人的真实写照。

某年冬天,大雪封山,寒风刺骨,长沙坝水文站时任站长张昌均靠着“一根扁担,一双草鞋”,肩挑背扛六十斤重的水文仪器设备及测报物资,翻山越岭步行200余里崎岖山路,双肩磨破,双脚磨的都是血泡,最后到达测站。“一根扁担,一双草鞋”精神,生动诠释了水文人“与水为伴、以站为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汉江局水文职工不忘初心、奋辑笃行。

难忘经历


201607211230007757.jpg

腼腆、自信、亲如兄弟的水文基层职工(2015年4月 摄)


2015年4月24-27日,水文局机关党委组织局机关23位年青同志,深入长沙坝、白河等站考察学习,实地了解测站工作生活情况,倾听可爱可敬的基层水文人讲述了许多难忘经历。

候延丹,1991年到长沙坝水文站工作至今。他说,在长沙坝村时,站里一直没有通电,都是使用煤油灯,直到1997年才通电。当时,从夹河镇到站里要翻山越岭,要花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站里有四五个和他一样的年青人,离父母都远,回去见个女朋友,往往都谈不成,因为长期不在家,一年也就回去一二次、二三次的。站上涨水时,测报工作忙,交通也不通了,有时没有菜吃,就吃白米饭,放点白糖。长沙坝站搬迁到陡子岭村现址后,条件改善了许多。

郑月光,2003年参加工作,在长沙坝水文站工作了10年。说到位于陡子岭村的长沙坝水文站的流量在线监测,郑月光特地带大家来到河床边,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长沙坝站使用水平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开展流量在线监测的有关情况。他说,经过多年的比测试验,2008年该设备在长沙坝站正式投产,有效解决了该站流态复杂的问题。

曾在长沙坝水文站工作过的李勇说,现在的长沙坝水文站相比以前未搬迁时,条件好多了,但人在站里寂寞的感受是一样的。现在的站址距离夹河镇有8千米左右,沿站址向上1千米没有老百姓居住,向下400米左右才有几户人家,平时在站里除了同事,几乎见不到什么人。他说,前些年有次一个人在站里值班,听到外面的雨滴声,害怕得睡不着。不过,现在不会了。

荣誉表彰


image018.jpg


张昌均1978年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学大庆劳动模范”。长沙坝水文站1990年获“全国水文系统先进水文站”荣誉称号,2009年获长江委水文局“水文测验技术创新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周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