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

“创”解难题,“能”显身手——记第二届水文局创新能手(一)

来源:人劳处 时间:2025-03-17 作者:王静 编辑:蒋纯

长江委水文局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长江委关于人才工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局战略,持续加大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涌现出了一批业绩突出的青年创新人才。为选树典型,强化示范引领,水文局评选出第二届水文局创新能手10名。号召全局广大青年职工以获得荣誉称号的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勇于创新,为新阶段长江水文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邓山.png

邓山

邓山,1989年11月生,硕士,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水文局水文监测管理处水文监测科科长,获全国技术能手、长江委技能大奖、长江委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委会水文观测分委员会副秘书长,长江委水文水利智能感知创新团队成员,长江委党员防汛抗旱应急突击队成员。

该同志主要从事水文监测方面的技术技能工作。开展了流量在线监测、量子点光谱测沙、智慧水文监测系统等技术创新工作,完成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水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参与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三峡科学调度、丹江口水质安全保障、南水北调水量监测研究等工作。

2022年末正值长江智慧水文监测系统(WISH系统)技术攻关的关键阶段,其中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海量数据的浏览器端(Web端)精细解析技术成为制约项目推进的瓶颈。面对这一技术难题,邓山带领工作小组开启攻坚战:从零开始构建坐标转换模型,系统性研究不同型号ADCP设备的底层协议;为突破算法通用性难题,夜以继日研读各种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比全局数十种数据解析方案;带领小组平均每天早中晚三次视频研讨,通过不断的试错、对比、迭代,最终构建起"坐标转换-数据解析-改算概化-垂线合并-要素提取"的四阶处理技术体系,解决了ADCP数据通用解析的技术难题,保障了WISH系统的应用进程,使系统智能性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2023年入选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

此外,该同志参编国家、行业标准指南10余部,7项成果列入水利部推广目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长江委科学技术一等奖、中部六省专利大赛三等奖等奖项。


秦昊.png

秦昊

秦昊,1988年10月生,硕士,高级工程师,水文局长江水文情报预报中心情报室主任,长江委“智慧长江创新团队”成员。获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水文局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该同志主要从事流域报汛信息管理、水利信息化、智慧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牵头开展预报调度系统、综合调度系统等水利信息化和数字孪生项目20余项。

在近年数字孪生长江建设过程中,秦昊同志积极推进业务系统的智能化。牵头研发的长江流域数字孪生模型平台,已作为长江委的通用模型平台底座。在数字孪生三峡的建设过程中,创新了预报调度体系敏捷搭建技术,实现将物理流域快速映射到孪生平台,突破了基于知识图谱的调度方案智能推荐,为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水工程联合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其成果入选水利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典型案例名录以及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十大样板。

此外,该同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参编专著4部,5项成果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或“智慧水利先行先试成果目录”。获“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银奖、长江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6项。


邓鹏鑫.png

邓鹏鑫

邓鹏鑫,1988年11月生,硕士,高级工程师,水文局长江水文水资源分析研究中心二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分析、极端气候变化、工程水文设计、洪水资源化利用、河湖治理与保护等方面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重大建设项目设计与论证20余项。

近年来,该同志重点聚焦洪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水文设计及河湖治理与保护,研发了多源降水信息综合挖掘及洪水资源时变模拟等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复杂环境变化下流域洪水资源高效利用;提出的水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全生命周期水文序列一致性重构方法,解决了流域大规模梯级水库群相继投运显著影响实测洪水序列一致性难题;创新的河湖生态流量动态制定与保障成套关键技术,实现了目标断面生态流量预报预警与实时保障。相关成果已应用于流域水资源及水工程运行管理等,为流域水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该同志还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软件著作权5项。主编或参编专著5部,标准3部,1项成果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获湖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长江委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技奖励4项。


原松工作照.jpg

原松

原松,1982年5月生,硕士,正高级工程师,水文局长江水文技术研究中心第四研究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水文泥沙信息系统、数字孪生系统、人工智能应用的研究开发与大中型用水企业、灌区的水平衡测试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等重大科研项目8项。先后主持或参与研发长江水文泥沙信息系统,梯级水库水文泥沙信息分析管理系统、九派OpenHI水文通用平台,崩岸预警系统与数字孪生水文站等系统与平台20余项。主持大型灌区、重点大型用水企业水平衡测试20余项。

原松同志创新设计了大范围、长河段河道地形数据组织方法与脱密使用方法,数倍提高大数据量下河道地形相关应用的计算效率,并实现了河道地形相关应用软件的在线脱密使用。提高断面法河道(水库)槽蓄量(库容)计算精度,较地形法计算差距在3%以内。创新实践了“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开展灌区水平衡测试方法,提高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量算精度。

此外,该同志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1项、4项成果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参与编写专著 3部。获得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湖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长江委科学技术奖等科技奖励9项。


左新宇.png

左新宇

左新宇,1988年3月生,硕士,高级工程师,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环境监测分析室副主任,水文局“水生态环境研究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水文局“天空地水”立体化生态感知创新团队成员。获全国水利技术能手、长江委技能人才大奖、长江委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该同志主要从事水生态水环境监测和评价研究。致力于长江上游地区三峡库区、金沙江下游流域梯级水库等大型水电工程水质水生态监测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了向家坝、溪洛渡水华监测、白鹤滩蓄水监测、乌东德库尾生态环境监测试验站运行等项目20余项。

该同志主持长江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水生态监测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先后牵头组建了攀枝花、宜宾、重庆、万州、合川等5个水生态监测室,从无到有,由小做大,初步建立了上游地区水生态监测站网,开展了水生态监测参数的认证工作。参与共建了三堆子生态环境监测试验站、三峡库区环境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科研创新平台,助力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构建。主持的“长江上游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与提升管理”在第二届全国水利职工创新成果大赛中获奖。针对金沙江复杂水文情势,改进了鱼探仪支架、水质采样器、水质在线监测装置、智能浮标等投入监测实践,主持的“长江上游大型梯级水库水质水生态监测及评价技术研究”在长江委青年“创新创效创优”大赛中获奖。

此外,该同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编写行业或地方标准5部。作为水生态专家先后在湖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西藏等省级水文部门进行授课。获全国水质监测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个人第五名,长江委水生态职业竞赛一等奖等奖项。在全国水利职工创新成果大赛、长江委青年“创新创效创优”大赛中获奖。2023年,带领创新工作室在湖北省青年创新工作室风采展示大赛中获奖。


责任编辑:郑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