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研究成果

关于水文职工心理咨询与心理干预的思考

来源:长江委水文长江口局 时间:2013-01-05 作者:曹平 等 编辑:周明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既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也给人们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一些问题,如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增大等,水文职工也不例外地面临各种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包括竞聘上岗、分配制度改革和子女上学、就业困难等。同时,由于水文行业工作性质所限,大部分职工常年在外参与野外勘测,职工同时又面临着施工工期紧,技术要求高,条件比较艰苦、与家人分居等行业带来的压力。在激烈的竞争和过重的压力面前,职工或多或少地出现了紧张、压抑、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由此导致的工作效率下降、士气低落、安全事故增加、成本上升等问题逐渐凸现。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关注职工心理健康,建立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就是一个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努力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实现个人、单位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构筑和谐水文。

一、长江水文职工心理健康状况

(一)长江水文发展现状与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水文行业立足实际,加快发展,实现了水文事业的跨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仅从水文长江口局来讲,水情、雨情逐步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自动传输,一大批新技术在水文生产中得到不断应用,水文信息化、自动化条件不断提高,水文勘测的技术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职工的生产、生活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为防汛抗旱和经济社会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的效果和作用进一步显现,可以说,水文行业和勘测工作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另一方面,随着水文行业逐渐走进市场,水文在中国经济文化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彰显,相应的,水文人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水文人的担子也越来越重。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已成为困扰水文职工的一个普遍问题。

(二)水文行业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缺失及带来的不利因素

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还没有对水文行业职工的心理健康进行一次系统的调查和统计,但现实中,水文行业职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是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工作过于繁忙,身心疲惫不堪,时常烦躁易怒,心情沮丧,疑虑重重,挫折感强等等。

水文行业特性决定其行业特征和局限性,水文勘测是一个随机多变的过程,水文数据具有不可重复、不可复制性,缺测、漏测一次降雨、来水过程,将造成无法弥补的资料中断的后果。这就决定了水文职工必须时时坚守在工作岗位,为可能出现的雨情水情随时待命。水文站点大都依河而建,地处穷乡僻壤、山间、湖汊和库区,且高度分散,条件十分艰苦,责任又十分重大;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生活清贫,工作环境单一;大多水文站点远离城镇,偏居一隅,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生活不便,环境不佳…… 上述特殊性和局限性,以及行业内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缺失必然产生一些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具体表现在:

1.认识不到位,思想重视不够。多年来,水文行业从领导到广大职工,始终习惯于一种规范指导下的机械的重复操作的工作模式,对于在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解决职工思想问题颇感陌生,不仅思想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认识上完全不知有其概念。

2.重业务技术工作,轻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多数情况下,职工由于生活困难、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矛盾长期不能解决,而影响工作情绪,“说教式”、“填鸭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不能奏效。

3.长时期的在单一环境中工作生活,在老水文职工中普遍存在,现在新职工中也为数不少的现象是交往面不广,朋友少,年轻人谈对象难,享受爱情少,夫妻、儿女团聚难,亲情少。

4.传统的水文工作状态,使老水文职工养成了思想僵化、性格孤僻、社会活动不参与,根本没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这也往往影响着新一代的水文人。

二、影响水文职工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水文行业发展的因素

传统水文行业模式,“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一天一个点,一年一条线”,科技含量低,管理是粗放式管理,行业也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因此,职工虽然辛苦,但精神压力小,得心理疾病的很少。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水文事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以知识应用和创新为基础的新时期水文战略,加大了科技含量,使得水文职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级知识分子比例越来越大,水文职工也被新形势从简单的程序化工作中拉出来,置于社会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压力与挑战之中。这种情况迫使水文职工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以使自己胜任本职工作。这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新形势,这种学习、创新、变化的新需求,必然会对水文职工产生持续的压力,是导致焦虑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社会发展的因素

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种情况下,职工的思想、情绪等也免不了受到各种社会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压力和波动。这种信息是什么状态呢?是全社会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利益分配的多样化以及社会价值的多元化。身在社会中,身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之中,职工自然也接触了各种文化思潮,因而,各种形式的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定向能力较差者随着社会价值观多样化,个人价值也在动摇,部分人身心准备不足,对复杂冲突的价值取向困惑不解,元所适从,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徘徊不前,长此以往,造成焦虑。

(三)行业管理的因素

随着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职工的群体需要越来越表现为对成就需要的强烈性,也越来越关注由此带来的自尊和荣誉,而行业管理却在一定程度上与部分职工的自尊和荣誉产生冲突。近年来,长江水文以“构建和谐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目标,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加大管理力度,在劳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等工作中推出了很多变革和举措。无庸置疑,这些变革和举措,一方面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使其在经济收入、住房条件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职工的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在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变革和举措大多是以加强对职工的约束和管制为前提的,如果这种约束和管理力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就会对职工产生过重的精神压力,危害职工的身心健康。虽然这种源于外部环境因素所带来的精神压力是促进水文职工不断提高、完善自我的动力,有助于工作的推进和发展,但同时,这种源于外部环境因素的改革措施,可能给职工带来不习惯,还可能触及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使得职工的精神压力越来越重,特别是在改革实践中某些探索式的措施、某些不当政策的执行,造成职工心理上的挫折感,更是加重了职工的心理压力。

(四)职工个体的因素

职工个体在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方面的差异,造成在同样外界环境下,个体感受到的心理压力不同及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这是造成影响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个体差异主要源于个体先天的心理遗传因素以及个体后天学习、修养不同而形成的不同人格品质。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体的性格、情绪反应及人际交往方面的差异。后天因素的影响,则表现为有的职工平时不注意思想理论的学习与提高,对改革发展的形势不适应而产生的不理解。有的职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不正确的看法,不能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得失而产生不健康心理,有些人自身素质偏低,看待问题的视野不够开阔,对工作、生活以及交往中的挫折难以豁达的态度对待,易于产生挫折感,这些不良的情绪及心理,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也不能忽视。

三、加强职工心理健康干预机制的构建举措

近年来,长江水文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注重人文关怀,坚持人性化管理,创造条件努力满足职工的各种需要,使之生存的质量不断提高,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展,在工作、生活中都体现出职工的主体地位。多层面展现对职工的关心、爱护、尊重、帮助大大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人文素质,思想问题、不良行为大为减少。

另一方面,对职工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干预这方面做的工作还较为薄弱。心理疏导,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将开展职工心理健康疏导和构建心理干预机制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的一个有效途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

1.心理失衡的调节

(1)加强形势和政策宣传,让广大职工掌握实情,看到前途。这是调节心理不平衡的根本途径。我们经常说,要教育职工更新观念,识大局,顾大体,从根本利益上看问题,而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职工掌握实情,看到前途。那种空洞说教或者空头许愿的做法,只能加剧理论与现实的反差;而一味夸大“狼来了”,也会使职工更加感到心里没底,人为地制造心理不平衡。要提高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前提是通过宣传教育使他们懂政策,懂形势,在此基础上改变过去那种职工对单位的人身依附和心理依赖,使之顺应趋势,把握个人命运。

(2)加强“三观”教育,提高职工自我调节心理平衡的能力

所谓心理健康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就是指一个人能够自觉地运用辩证法,正确地看待社会和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价利弊得失,正确地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妥善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决定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因素,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保持健康心态具有重要作用。

(3)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职工的心理压力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冲淡种种的不平衡,减少产生不平衡的土壤。良好的工作环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压力适度,二是管理公正公开,三是人际关系和谐。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这三方面都有传统优势,可以也应当有所作为。

(4)加强情感交流,满足职工的心理需要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与别人沟通思想和感情,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需要。交流与沟通是缓解精神紧张、消除内心苦闷的有效方式。建立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渠道,对于融洽干群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冲突,提高单位凝聚力和向心力,平衡人们心理,保持单位稳定,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多做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创造单位内部良好的情感氛围。

2.逆反心理的防范

(1)变远为近,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以情感人

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前提是必须抓好工作作风的转变。思想政治工作最广大的对象在基层,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必须由远程遥控改为近距离操作,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去贴近基层,带着浓厚的感情去了解我们工作对象的思想、观念、心理和兴趣,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要在以理服人的前提下,以情感人。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只有近距离的工作才能奏效。

(2)改虚为实,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取信于人

如何将上级的决策结合本局的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贯彻落实,这是对基层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我们着眼于群众中的大多数,考虑和解决群众最急需的事情,就能在我们的水文事业和水文职工的利益之间找到结合点和共鸣点。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将思想政治工作中“虚”的成分转变为“实”的因素,即将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等无形的东西通过实实在在的办实事的载体体现出来,使人们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中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所说的一切都不是空的和假的。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取信于人。因此我们要善于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得人心;善于将远景目标宣传与正在做的事情相结合,以便稳人心;善于将正面宣传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达到温暖人心的效果。

(3)强化事业感,刻苦学习,率先垂范,以德服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以身作则的标准,最根本的是必须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必须首先练就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奋求知,深入钻研,不断地开拓工作的领域和空间。尽快完成由被动应付向主动进取的转变,由单纯的职务权威向综合的人格魅力的进步,由职业感向事业感的升华。

3.掌握个体差异理论,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针对性不强,“一刀切”、“一锅煮”现象比较普遍。运用心理学中的个体差异理论,是解决针对性不强的一种有效办法。我们知道,在实际工作中,被教育者都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人,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个性心理差异。所谓个性心理差异,是指人在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三方面。只有了解和掌握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首先要注意了解人的气质特征,进行因人施教。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气质有多种。懂得了不同气质类型的特 就可以在教育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使各种类型气质的人的积极方面得到发展,消极方面得到克服。

4.加强职工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提高职工沟通减压的能力,解决人际关系沟通给职工带来的心理问题

每一位职工不仅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与上下级和同事之间和谐相处,也要善于和外协关系及亲朋好友交流。缺乏良好的工作友谊与心情交流,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管理学中将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列为职工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针对职工在人际关系沟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水文单位有必要引进心理培训,疏导职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单位培训时,需要认真地分析职工在人际沟通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合理地选择培训的类型和方法,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合理地评估与反馈,以达到调适职工的心态,改善职工心理模式的目的。例如,通过人际沟通情境模拟培训中的若干训练,使职工在开放的环境中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培养职工乐观积极的心态、宽容的品质、良好的情绪控制和压力管理的能力,树立起健全的心智思考模式,从而消除职工在人际沟通中所产生的不必要的心理问题。同时单位可以采取要求职工定期上交工作汇报、管理者与职工的定期双向面谈、与职工进行团队会谈等管理措施,以了解职工的工作情况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当单位通过以上各种途径提供的信息了解到职工在人际沟通中遇到的问题时,管理者就应该及时地指导职工,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单位还应该与职工共同分享各类与单位内部和外部沟通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的信息、职工工作中的潜在障碍和问题的信息、各种可能的解决措施等。通过加强对职工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培训,帮助他们从对人际沟通的质疑、怀疑、质难的情绪中摆脱出来,从而达到破除职工人际沟通方面心理障碍的目的。

5.成立比较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体系,解决职工个人问题带来的心理问题

心理的科学引导,对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必须的。职工心理问题的形成,有的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得到缓解,有的却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和客观原因难以解决。心理引导机构的引入就能及时根据职工的心理状况加以适当的心理疏导,以减少心理焦虑的发生。因此,单位应充分发挥党支部、行政、工会、共青团的合力作用,关注一线困难职工和弱势职工,关注职工中的特殊情况,经常进行人性化的交流和谈话,及时疏导一些可能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矛盾;组织政工干部培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能胜任简单的心理咨询和引导工作,在项目生产和测量工作一线为职工服务;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用完善的薪酬体系增强职工的安全感和较为稳定的就业心理;解决好各种福利和保险,为职工在为单位效劳和退休后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在职工结婚、生育、患病、家庭遇到困难等特殊情况时给予额外的关注和假期;鼓励职工健康的生活方式,向职工提供保健或健康项目,可以建立专门的保健室和内部健身中心,让职工免费使用,配备专职的健康指导员监督锻炼计划和活动;举办集体活动,如唱歌、绘画、体育比赛等,在单位内部成立职工兴趣爱好团体,以高雅的氛围提高职工心理健康的层次和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又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结合水文事业发展的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已成为新时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长江水文人具有丰富情感和奋斗精神,我们只有不断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人性化管理的原则,使水文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永葆工作的活力和昂扬的斗志,我们的水文事业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该成果获2010年度长江委政研会、党建研究会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

课题负责人:曹平
             课题组成员:周才扬 董漪 卢兴祥 杨广益

 

责任编辑:周明
关闭